扎牢制度笼子防范债转股背离政策初衷

孙璐璐 | 2017-08-09 11:49 3481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孙璐璐债转股并不是简单地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股权投资,这个过程涉及到转股资金来源、交易过程中的税费处理、股权退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孙璐璐

  

债转股并不是简单地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股权投资,这个过程涉及到转股资金来源、交易过程中的税费处理、股权退出时的转让监管等多个环节,这些都需要有配套政策予以明确。东方资产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银行受访者对债转股持“观望”态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政策不明朗,导致市场不敢放手去干。

  

银监会出台的银行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就是从债转股实施机构经营管理的角度,对银行从事债转股业务进行规范。从最新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银行从事债转股业务的态度是鼓励且审慎的,审慎原则在以下几点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是对发起设立实施机构的股东资质设定的门槛较高,如要求注册资本应当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最低限额100亿元,主出资人必须是银行且出资比例不低于50%等。对发起股东资本实力设置高门槛,就是为了保证参与机构能有较高的风险承担能力,避免“一哄而上”。

  

二是明确了实施机构的主业是债转股,并设定主业占比或营收不低于总业务50%的红线。此外,还要求实施机构收购银行债权实现真实出售,不得协助银行掩盖风险、规避监管。这些要求都是为了防止银行在获得债转股的金融牌照后,出现不聚焦主业,借债转股牌照从事帮助母行掩盖不良资产、规避监管的套利行为,异化了实施机构成立的初衷。

  

三是对转股企业设置“红黑名单”,明确僵尸企业、恶意逃废债的失信企业等四类企业不得实施债转股,防止债转股成为企业拖延债务偿还、无效“续命”的手段。

  

不少银行业人士曾向记者透露,在国家提出债转股的想法后,就有一些僵尸企业游说地方政府,想借债转股的机会恶意逃废债,为自己“输血续命”。这种做法不仅挤占了符合转股条件的企业资源,更是存在破坏社会信用体系、助长企业逃废债风气、将债务风险后延等危害,可谓后患无穷。

  

不过,严防债转股的大门向僵尸企业敞开,除了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债转股项目监管把关外,更需要其他相关部门出台政策,严堵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行为,真正实现银行和企业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这也是此轮债转股与上一轮的最大区别。

  

债转股的政策初衷,是帮助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缓解债务负担,同时帮助银行化解潜在的信贷资产风险,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出台激励措施的同时,更应注意防范银行和企业等参与主体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扎牢制度的笼子,保障债转股能按政策设立的初衷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而不是异化成银行和企业借机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

6
标签: 债转股 股权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