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崩盘!又一巨头倒下!创始人套现百亿离场
7月27日,百丽国际控股(以下简称“百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被撤销,“鞋王”百丽正式退市。百丽国际也以531亿港元的收购总额刷新了港交所纪录。
7月27日,百丽国际控股(以下简称“百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被撤销,“鞋王”百丽正式退市。百丽国际也以531亿港元的收购总额刷新了港交所纪录。
“女鞋大王”百丽正式退市
“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这句霸气的口号出自百丽国际CEO盛百椒,巅峰时期的百丽也确实做到了。
1992年刚创立时,百丽只是一家资产200万港元的小厂!
它凭着迅速占领商场和街边店等渠道,经过短短15年的发展,2007年5月百丽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上市之初市值便高达670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百丽国际鞋类业务的自有品牌主要包括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oy&Peace、Millie‘s等。
除了自有品牌外,百丽还代理包括Bata、Clarks等在内的品牌。有市场观点认为,百丽国际的存在,涵盖了国内鞋服行业的一大部分、尤其是占据女士鞋类市场的半壁江山。
▲图片来源:百丽官网
纵观百丽当年的发展史,其实也是快速开店的扩张史。
2009年其新增鞋类自营零售网点681家;
2010年到2012年,百丽每年净增门店数目都在1500至2000家;
2011年,百丽最为巅峰,最为疯狂!这一年,百丽公司平均不到两天便会开设一家新店。
在百丽最辉煌的2013年,其市值一度超过1500亿港元,成为中国最大鞋履零售商。而此次退市时百丽的估值仅为531.35亿港元,与巅峰时期相比缩水超过了62%。
退市的背后是业绩的大幅下滑,2017年5月,百丽发布了退市前最后一份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百丽集团净利润为24.03亿元,同比下降18.1%。而这个业绩表现并不是个案。近年来,中国时尚服装、鞋类、配饰行业普遍面临增长乏力、利润下滑的困难局面。
▲百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自2014年开始下跌
业绩下滑的同时,百丽迎来了“关店潮”。2016财年,百丽净减少700家门店,平均1天大约关闭2家,这和此前迅速扩张时的“平均不到2天开1家”的火热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线下市场饱和,供给过剩,加上电商崛起,消费者品味提升等多重因素,最终让这位昔日的王者日渐没落,多渠道多网店这些过去的巨大优势也成为负担。
资料图:邓耀(左)盛百椒(右)
创始人、CEO套现百亿离场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邓耀和CEO盛百椒均不参与此次私有化要约收购,而是选择出售他们所持有的、占比25.74%的百丽股份。
在此前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CEO盛百椒公开表示自己已经65岁,“能力及价值观上难以再为公司带来大贡献”。盛百椒承诺,若此次私有化成功,自己将再工作两三年,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公司顺利转型过渡。
而百丽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邓耀则年事更高。公开资料显示,邓耀出生于1934年,目前已经83岁。其曾在2011年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当时位列港台富豪第九位。
据新闻晨报,以百丽国际此次退市正常步骤估算,待私有化完成后,公司创始人和CEO二人将套现百亿港元。
达芙妮业绩同样惨淡
女鞋行业持续低迷
百丽的退市再次将众人的目光聚焦到中国女鞋行业上来。事实上,女鞋行业近年来持续低迷,业绩不如意的企业又何止百丽一家。
品牌定位比百丽低端的达芙妮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达芙妮同名品牌“达芙妮”和“鞋柜”品牌于中国内地的业务同店销售增长率同比下滑10.7%。而在门店方面,达芙妮上半年净减少门店306家,几乎达到了平均1天关2店的程度。
品牌女鞋千百度的日子同样不好过,虽然公司2016年在营收上实现了5.3%的增幅,但净利润出现了近20%的下滑;而此前一直推进转型的星期六,也在2016年出现了营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者俱跌的情况,而且期内净关店233家。
此外,另一个此前大刀阔斧搞转型的鞋履品牌星期六,业绩同样不景气。公司从2014年开始,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负增长。2016年,营收、利润总额、净利润三者全部下跌,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下降9.61%,至14.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滑了7.52%,至2083.96万元,同时期净关门店233家。
鞋类企业如何生存?
百丽国际作为一代鞋王最终日渐没落,对比过往,人们不禁唏嘘。国内鞋企从百丽国际中可以得到何种启发,未来又该如何生存?
天风证券分析指出,从2014年开始,鞋类产品销售已出现负增长,而市场仍在继续以高于市场需求的增速持续开店,因此在2015 年时,市场经历大规模关店,鞋类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减价。我国女鞋市场进入了量价齐跌的状态。在目前这个瓶颈期,整个鞋业产能过剩,而产能的消化需要一定时间,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整。
除了电商的冲击,百丽还缺少对消费者体验和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在百丽2015/2016年度业绩会上,百丽CEO盛百椒就表示,自己在上海总公司搭电梯,20个人中只有两个人穿正装鞋,他就是其中之一。而他儿子的鞋柜里,同样清一色的运动鞋,只有一双正装鞋。他说,很明显,消费者对正装鞋的需求在不断降低。
进一步地说,百丽自身设计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从产品本身来看,虽然品牌众多,但是无论从年龄、风格来看都并没有太大区分,已难以满足追求个性化和需求更细分的消费群体。从定位定价来看,百丽定位中端但价格却越卖越贵,在质量和款式有所退步的情况下缺乏性价比,与国外部分品牌相比更是缺乏竞争力。随着产品长时间没有突破,性价比低再加上近年来海外品牌强势侵市,致使公司原有消费群体被进一步分流。
百丽国际给予国内鞋企的启发是重大而深远的。百丽作为国内鞋业龙头企业,也终究难逃私有化退市的命运,在鞋类市场同质化严重、产品研发设计能力滞后的情况下,我国鞋企将会迎来一轮大洗牌。
综合央视财经、每日经济新闻、东方财富网、21世纪商业评论、中国商网等
转载请标明: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