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毅:寻踪金牌基金经理基金圈最可爱的人!
作者:赵学毅 来源: 号外财经网
作者:赵学毅 来源: 号外财经网
“寻踪金牌基金经理”对基金行业15位符合筛选条件的“金牌”基金经理做专访,讲述了这些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投资风格,更有基金经理对投资人的建议,在业内引起很大的反响。近日,《证券日报》金融机构部主编、该专栏主创赵学毅,应邀做客CCTV证券资讯频道《投资理财》栏目,讲述了寻踪15位金牌基金经理的的“背后故事”,以及尚未写进稿件的内容。
访谈实录如下:
主持人:策划这样一个专栏,至少要写15篇稿子,才能把这15位基金经理的故事都讲一遍,当初制作这个专栏的初衷是怎样的?
嘉宾:这个专栏是在今年2月份开始的,开始选定的是12位基金经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的更新,又有3名符合条件的基金经理入围。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对这个优秀群体进行综合分析,并分享给大家。
谈到开辟这个专栏的初衷,背景很迫切,意愿蛮强烈。偏股型基金从诞生以来平均每年收益率超过17%,但是所有基金投资人的总回报趋近于0,这是基金行业一个最大的痛点。普通投资者怎样选到好基金?好的基金管理人到底长什么样?我就是想通过这一组稿件,挖掘一批赚钱“狠准稳”的基金经理,让他们的成熟理念形成市场榜样效应;另外,能让投资者学会选择一个有能力的基金经理,能让投资者明白做基金投资应该做好哪些功课。
主持人:现在市场公募基金近4000只,在管理层备案的基金经理也有数1500多人,用什么规则选出这15人来详细采访?
嘉宾:1500多人选出15人,真正是百里挑一的。选择的过程是很纠结的,有的人风格持续但业绩难持续,有的人业绩能持续但风格漂移。最终我用了三个指标来遴选:1.管理代表基金的时间已经超过3年。在1500多人中,仅有370人符合这一条件。2.任职以来,其年化收益率超过20%。在370人中,符合这一条件仅有45人,自然多是管理主动偏股基金的基金经理。3.管理的代表基金近三年业绩持续排同类前1/2。最终选定了15人。
这三个条件涉及了基金经理的管理经验、业绩优异性、业绩持续性等方方面面,基本保证了这个名单的客观、公平、公正性。
我还想特别说明一点:2014年、15年、16年三年间,A股市场环境复杂,经历了多次系统性行情,所以基金经理能取得20%的年化回报率,其风格不能太稳健,需要激进的成分;然而,业绩持续三年跻身前半营,就需要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不能太激进,不能有太大回撤。如何拿捏这个度,需要的是智慧和胆量,也正是这些基金经理的可贵之处。
主持人:这15位基金经理,在北京的有民生加银、国金通用、新华基金,在上海的有交银施罗德、华安,深圳的有南方基金、大成基金,涵盖了北京、上海、深圳,从报道中看,你都是做了面对面的采访,和基金经理当面交流,与发采访提纲采访有何不同?
嘉宾:金牌基金经理的地域方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征,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入围的基金经理数量完全一致,均有5人。这15名基金经理中,除了有一人实在调不开时间进行面访改为电话交流外,其余14人均做到了面对面沟通。
面对面的交流,不但需要提前准备详尽的采访提纲,还要大致了解采访对象的性格特点,决定采访时犀利一点还是温和一点,是按部就班按预设提纲来,还是抛开提纲现场发挥。不过,实地采访现场发挥的概率很大,不断抓住基金经理的关键观点做深入探讨。所以,面访的过程经常有意外收获。这是面访的优势,是书面采访无法企及的。相对书面及电话采访,面访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我在上个月去了趟深圳,一天面访四家基金经理,累并快乐着。
在整个沟通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批基金经理其实不止是职业投资经理,不止是谋生的一份工作,他们对中国基金业的爱护和热恋,上升为一种情怀,一种担当,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他们骨子里想把投资做到极致,真正把投资者利益放当中,想尽一切办法提升投资收益。走进他们的世界,我才知道基金经理的艰辛,不断地调研,不断的分析,其间充斥着各种纠结、各种选择,还有一种天然的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摩擦,各种信任的考验,但是这一切,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言谈中没有一丝抱怨。这是最打动我的。
主持人:这些基金经理年龄都不是很大,但多数都是有着深厚行业研究经验的积累,每篇文章之前,都通过数据分析对基金持股、持仓做了分析,这些金牌基金经理,持股持仓有何共性,某些有啥个性?
嘉宾:这15名基金经理年龄集中35岁左右,80后成为主力。所以,他们既不是老腊肉也不是小鲜肉。资历太深的基金经理,要么已经进入基金公司管理层,不再管理基金产品,要么是自我突破不强,很难实现业绩持续。而小鲜肉从业时间短,难以形成稳定的风格和策略。
这个系列的每篇文章都在第一部分,通过研究比对数据,对基金半年报、年报的持股特征做分析,并跟踪所持股票的下个半年度涨跌情况。这项工作其实在采访前就要做,以便能对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有个提前了解。虽然采访仅有两个小时左右,但提前准备数据这项工作可能需要5个小时,要对六七个定期报告做比对,同时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等。
如果说选股共性的话,这些基金经理选股都强调安全边际,几乎不参与讲故事的股票,注重基本面选股、估值的合理性;另外业绩回撤能力的控制普遍高于业内平均,能做到知错必改。通过对三年的持股数据分析,整体来看,这些基金经理持股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怎么理解呢?他们持有的股票,既有创业板也有主板大蓝筹,行业分布也不集中,看似没有任何主线可循。其实,他们选股还是遵循着投资本源的,看重企业真成长,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多采取“此消彼涨”的调仓手法,讲究的是一种均衡配置,组合打法。
当然,因为经历不同,身处环境各异,这些基金经理也有各自独特的打法,最终形成不同特色的投资秘笈。我还要强调一点:历史不代表未来。常胜将军太罕见,常胜基金经理更稀有,但选择思路有借鉴价值。
主持人:除了做研究,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论也很重要,各自独门秘籍有哪些?
嘉宾:通过综合分析,找到这些基金经理的思维共性很重要,但各自“一招鲜”式的投资方法也值得研究。他们的投资秘笈是与自己的经历及身处环境有关的。
比如民生加银孙伟,有着4年的军校学习生涯和5年的军工工作背景,纪律性要求很高,在投资生涯中也始终坚持这种纪律性,买卖股票像军人一样守纪律懂取舍;国金基金徐艳芳在2012年从保险行业转换到基金行业,资产配置、风险控制在她心中的分量很重,也比别人理解得更深一些,所以,能“玩转”资产配置,风险来临前股票仓位“急刹车”;国泰基金周伟锋更有代表性,经历了从行业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助理再到基金经理这样一条典型的成长路径,他更重视调研,更重视行业研究。
还有一些特别的招式,也十分接地气。
比如新华基金崔建波,他最看重投资效率,正如他所说,选股没有一条主线,唯一的主线就是这只股票能不能涨,这是他的选股标准。
再比如,南方基金史博,选好股票就得与市场打预期差,选股时的边际思维是他的基础思路,他每买一只股票都会思考能挣到什么钱。当市场对这家上市公司的认知比较充分的时候,可能的超额收益便很难获取了,他就考虑退出。
天弘基金肖志刚,选股思路注重两点,一是财务比较单一,二是有行业、政策等背景支持。并且还提出了“现价即成本”的观点,拒绝背负历史收益的包袱。他的交易系统的界面上没有买入成本、盈亏比率等指标,只有现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