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低利润、没有想象力!全球银行业深陷泥潭

陈龙 | 2017-07-05 21:51 9914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陈龙来源:意见领袖(ID:kopleader)全球银行业已经成了一个强监管、低利润、没有想象力的行业。随着未来监管的松绑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陈龙

来源:意见领袖(ID:kopleader)


全球银行业已经成了一个强监管、低利润、没有想象力的行业。随着未来监管的松绑,金融与技术的融合将会给银行带来深刻变革。

图一:近10年标普500的银行股和欧洲斯托克600的银行股指数平均回报率(来源:《经济学人》)

图二:近15年美日欧加澳银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来源:《经济学人》)图二:近15年美日欧加澳银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来源:《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的这两张图总结出了全球银行业过去10年的经历,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估值低迷:如果把2007年1月做100的基数,10年以后,虽然美国股市相对那时候已经涨了50%以上,标普500的银行股只有2007年的70%多,远远落后于大盘;欧洲的银行更惨,600家银行的估值只有2007年的30%;

(2)盈利困难:之所以估值那么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银行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太赚钱的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已经从2003年的15%左右跌到了10%以下,欧洲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只有5%左右;

(3)监管压力:银行已经从轻监管变成了重监管的行业,为了应付这样的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和压力测试成了非常重要的负担,另外还有系统性风险重要机构的额外负担,这些都是收入低的重要原因。

总结起来,全球银行业已经成了一个强监管、低利润、没有想象力的行业。中国的银行业有所不同,中国的5大行在过去10年中已经变成了全世界的5大行,十几个上市银行的利润占了中国所有行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5%的高位。虽然利润可观,但是估值低、增速低、没有想象力,即使在14年7月到15年6月股票表现最好的时候,银行股依然表现低迷,面临转型的特点和全世界类似。


图三:银行股2014年7月-2015年6月累计股价升幅 (来源:普华永道)

到今天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技术都没有给银行业带来很直接的冲击,大部分的金融资产仍然牢牢掌握在传统银行手中,并没有发生因为技术带来的大量资产流失或失业。银行业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来自技术的直接冲击,而是上面提到的行业自身的因为危机带来的监管负担很重的问题,这是一个有钱但必须转型的行业。

可以预见,银行未来会往两个维度同时出发。一个是监管松绑,在合理的情况下给银行一个创新发展的空间,这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在谋求的方向;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方向,是金融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成本效率的改变,以及想象力的改变。银行和金融科技从业务到资本的深度结合,今后几年中会在全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应该说正在发生。

(本文作者介绍:阿里巴巴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曾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DBA及校友事务副院长。) 


9
标签: 监管 银行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