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资本流出是新常态 避免一窝蜂式对外投资
三个方面做一个阐述:一个是什么,第二个是怎么看,第三个是怎么办。
来源:《财经》杂志
6月17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在2017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分析了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趋势变化和战略。
“中国最近这两三年,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中国资本流出的渠道,我们发现境内的机构和家庭,资产全球化配置是导致中国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管涛表示。
管涛提醒,汇率风险不是对外投资的全部,更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不能把海外资产配置简单等同于炒外汇。从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来看,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开放以后,由于突然可控制的资源大大增加,但是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跟不上,往往会出现问题。刚开始,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会被掩盖下来,一旦市场转入下行周期,这些风险会暴露。因此要避免一窝蜂式的、运动式的对外投资。
以下为管涛发言节选。
三个方面做一个阐述:一个是什么,第二个是怎么看,第三个是怎么办。
第一个是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最近这两三年,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中国资本流出的渠道,我们发现境内的机构和家庭,资产全球化配置是导致中国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现在,实际上我们利用外资方面,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已经重新恢复了净流入。
第二个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要一分为二地看。首先,无论从改革开放的发展需要,还是从宏观调控的需要来看,应该说资本流出,对中国来讲都将成为一个新常态。为什么是新常态呢?大家知道,汇改方向是市场化,央行退出市场干预。那么,贸易顺差就必然是资本流出的,否则央行不可能退出市场干预。其次,对于资本流出,在2014年以前,政府一直是鼓励的,就是今天上午方主席讲的,政府一直鼓励藏汇于民,拓宽资本流出渠道。2014年以前,人民币长期汇率单边升值,大家这方面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所以很多资本流出都是政策性的外汇资金利用,如通过储备注资、设立主权财富资金、委托贷款、货币掉期等形式来输出资本。2014年以后,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汇率发生变化以后,市场开始主动做这个事情。也就是说,以前政府一直在做,只不过现在市场自发性增强了这方面的配置。第三个事情,我们看到在2015年三季度以前和三季度以后资本流出情况有了不同的性质。2015年二季度以前,市场预期比较平静的情况下,是正常的资本流出,反映了国内经济下行、外部美元走强的基本面变化。但是2015年三季度以后,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对市场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出现了集中、大规模的流出。甚至本来应该是长期的资本流动,结果出现了短期化的趋势。在2015年三季度以后,从国际收支口径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项下资本净流出出现了成倍的增长,这反映了市场情绪的波动。
这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的问题是快就容易出错。麦肯锡今年4月份发了一个报告,2000年代后期,中国很多海外的能源项目的收购,84%以上都是亏损了10%以上,快了就容易出错。还有一个问题是,可能对于对外投资的风险认识不够全面,仅仅由于市场恐慌,把这个钱投出去,可能会带来其它的风险,这可能反映我们这方面意识的不足。
第三个是怎么办。我想有四个方面可能是需要强调的。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对外投资意识,不能把海外资产配置简单等同于炒外汇。汇率风险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汇率风险不是对外投资的全部,更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
第二,要投你熟悉的产品、熟悉的市场,只有你熟悉,你才知道怎么怎么控制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在资本账户开放以后,有一个定律,就是本土投资偏好。没有看到任何国家出现过非常极端的情况,把所有资产都配置在海外市场的。所以不存在中国的M2超过美国,就可以把美国买下来,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刚刚走向海外市场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这个市场,了解这个产品,做出投资决策。当然,如果我们不是专业人士,有很多的专业机构,比如说姚首席所在的大成基金就可以帮助大家,待会儿他可以介绍一些产品给大家。
第三,要管控好我们的风险。现在是一个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坏的时代。今天上午很多嘉宾提到有很多的内部、外部的不确定性,所以意味着投资有风险,所以根据风险,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去选择投资的产品。同时,如果有能力的话,还可以运用一定的工具去管理这方面的风险。
最后要讲的就是要避免一窝蜂式的、运动式的对外投资。从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来看,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开放以后,由于突然可控制的资源大大增加,但是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跟不上,往往会出现问题。刚开始,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会被掩盖下来,一旦市场转入下行周期,这些风险会暴露。这是很多其它国家付出很多的教训。当然,中国的企业和老百姓在这方面可能原来也有这方面的教训,但以前海外市场的风险暴露不多,教训不是那么深刻,将来越来越走向海外市场资产配置,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