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的外来方向在哪里?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的运用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让供应链金融服务更直接、更简单、更有效。银行需要依靠数据运用的科技力量和变革决心,从海量数据中提取价值信息,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来源:aqh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的运用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让供应链金融服务更直接、更简单、更有效。银行需要依靠数据运用的科技力量和变革决心,从海量数据中提取价值信息,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如今,供应链金融踏着创新的脚步而来,体现更广阔的市场生命力,在改善行业生态环境、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机会、改善银行金融服务模式方面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的三个发展趋势
1. 产品竞争转变为服务平台的竞争
从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角度看,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产品,但在银行间市场,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供应链金融仅依靠产品竞争难以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为提高竞争力和客户黏度,银行开始搭建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服务平台,用以整合供应链上的资金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利用科技手段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提升业务操作的便利性和作业效率,降低业务运营成本。
线上化系统的信息交互和整合,为银行提供了客户日常生产经营和销售信息,有助于银行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通过互联网或直联技术,让客户快速链接供应链,链接一切相关的行业、贸易、交易服务等信息集群,这种改变让供应链金融公司的客户体验呈现“零售客户化”,操作体验出现根本变化。可以预见的是,银行供应链金融的竞争将转化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服务渠道和服务能力两者叠加的竞争。
2. 供应链生态主体寻求结合
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核心企业暂且不说,银行、物流商、交易平台、电商平台等存在一定微妙关系,均希望介入对方的领域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功能,就目前而言,对于大多数银行、物流商、电商而言,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是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并且已经出现了更深层次的合作。物流商一直伴随着供应链金融的探索和成长,并已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参与者,未来物流商金融参与度和衍生的金融服务将会持续增加,包括在途融资、远程控货、仓单创新融资、风险参与等,物流与银行的合作会继续加深。
交易平台、电商平台上的交易背景、客户全体、渠道管理都是清晰和透明的,加上供应链金融对资金流的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平台交易量和融资效率,交易平台、电商平台与银行合作,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嵌入交易、电商平台成为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实路径。随着创新和变革的要求,未来各方的两两结合,甚至三三结合,都不会让业界感到奇怪,合作的方式也许会突破传统思维,出现跨界交融的崭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如某某物流金融公司、某某平台供应链金融公司等。
3. 不可回避的“大数据”时代来临
当今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随着商业数据的积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革新,如何运用商流中的信息进行决策支持已成为经济主体学习的课题。大数据的运用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会让供应链金融服务更直接、更简单、更有效,核心企业、供应商、经销商的生产经营数据将与银行直联,银行可直接通过数据分析,目前最初级的手段是ERP对接,完成对企业直接授信关键信息的核定,客户选择更加自如,融资流程更加简单,风险预警更加及时。
“大数据”时代来临,银行想要顺利接棒,就需要依靠数据运用的科技力量和变革决心,从海量数据中提取价值信息,对数据价值的认定是前提。在市场上,尽管已经涌现了许多数据服务商,但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只有基于某行业的数据才能体现更大的价值,只有银行本身具备一定行业专长,银行才敢于涉足“大数据”金融领域,而供应链金融银行恰恰满足这个基本要求。因此,供应链金融比任何领域都更适合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供应链金融的三个演变方向
1. 交易银行
供应链金融通过对核心企业的信用捆绑,实现对其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融资产品强调对交易的理解和控制,第一还款来源于交易的自偿性。交易本身是复杂的,如何识别交易的真实性,并分析交易的安全性,控制交易产生的现金回流到指定账户,需要有专业的人才、产品、组织和系统的支持。供应链金融涉及金融服务坚守银行基本服务职能,其中,结算与支付的金融服务更是和交易行为息息相关。
银行在识别和解决交易融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品体系、人才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这有助于银行持续在交易融资和交易服务方面实现专业专长,最终在业内成为从客户交易中发现业务机会,提供交易全程融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银行”。未来,交易或将脱离实物范畴,演变为非实物交易,供应链金融的理念也将扩展到解决非实物交易的金融服务领域。
2. 行业银行
供应链金融产品在特定行业具有“可复制性”,是占领行业的最佳模式。与单纯靠资源投放的方式相比,供应链金融更具技术含量和风险缓释能力,通过“行业认知、分析角色、了解需求、设计方案、行业复制”的五步闭环式营销模式,让成功的融资解决方案可迅速在同类企业复制,解决行业内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除了设计行业服务模式外,其个性化的需求也会得到银行的高度重视,寻求行业模式和个性化需求的高度协同,这种变化是实体行业固有的趋同力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行业趋同”。
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自然提出占领行业的若干规模目标,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专业分行、专业支行就是最好的迹象。银行通过行业服务模式,尽可能捕获更多的行业核心企业,通过核心企业完成对其上下游客户的融资支持,专业、个性化的操作模式,增加客户黏性,形成客户规模。银行在与行业的核心企业群体的合作过程中,逐渐明确行业金融的责任和利益规则。就银行而言,供应链金融银行学习行业生态,传播行业生态,尊重行业生态,影响行业生态,逐渐成为一家“行业银行”,实现对若干行业的基本占领是“行业银行”成功的标志。
3. 产业银行
供应链金融专业银行对行业供应链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不再满足于对供应链上下游交易融资,而是依托于对供应链的认识,利用自身能力帮助客户完善渠道管理,完善上下游的交易模式,完善关联行业的相互作用,协助企业完成对产业的管理。
产业银行的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供应链中实体产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纵向对核心企业上下游的再延伸,横向介入产业的发展生态圈加强金融职能横向服务的能力。这是因为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积聚的行业能力,让银行具备优化产业模式的独到见解和能力,银行敢于更深层次地嵌入关联产业,将行业银行升华至产业银行层面。
供应链金融对产业的贡献是显著的,银行对行业生态深入了解后,事实上可以在金融的层面帮客户做产业,具备深厚产业背景的银行更深知其中的意义,有理由相信银行未来供应链金融发展就是金融更深地嵌入相关行业,相互哺育,形成互利,建造独具特色的、难以复制的产业银行模式。
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三个战略选择
1. 全链条的资源开发
供应链金融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包含上下游、内外贸,但由于传统部门架构的原因,如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的分离,传统产品和交易类产品的分离等,目前银行供应链金融大多局限在单环节产品,部分组合产品有生硬的衔接,未能实现对供应链全流程的融资支持。企业的经营是连续的,资金运用于采购、生产到销售全流程,跨境的采购与销售已非常普遍,银行预付、存货和应收三大类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全流程化能完整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
通过全流程的服务介入客户全流程的生意,客户交易信息的获取更加容易和透明,信贷决策也变得更容易,在全流程产品的基础上,供应链金融的目标客户群体的定位出现下沉,供应链金融的产品运用范围进一步拓宽。在实际业务中,跨境人民币消除了跨境供应链金融所担心的币种转换的技术操作和规避汇率风险,使供应链金融更容易实现全流程覆盖战略,真正做到境内外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模式,让服务不再被割裂。
2. 提升渠道产品的运用
除了与电子交易市场、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的合作外,渠道业务还包括现金管理、银企直联、ERP对接等互联网金融手段,这些产品除了本身具备客户服务功能外,与供应链金融业务息息相关,都是基于把握现金流和信息流的业务模式,ERP监管授信模式就是典型的服务案例。在业务之外,渠道产品的运用是银行收集客户经营信息数据的渠道,符合银行数据化融资的战略要求。
在目前利用数据的实务上,客户的财务系统或销售系统可以向主办银行开放,为银行所用,系统的运用嵌入具体的业务方案中是目前一个很重要的创新方向。客户及客户交易对手的大量真实且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可以成为银行在客户筛选、授信判断、贷后管控依据等方面的重要运用方向,如能在一家银行的整体公司业务风险管理上体现数据的价值,则会让银行的数据化战略更有深度意义,而这一切都是必须建立在渠道产品的有效支持基础上。
3. 实施客户维度的管理
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深入,传统公司业务、投行业务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营销边界进一步模糊,供应链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依托供应链金融的获客能力和专业银行对供应链的深入研究,传统公司业务、投行业务、供应链金融业务在供应链中的运用将更加体现一体化,在这样的业务发展中,银行实施了供应链金融将按客户维度进行管理的举措,将通过供应链金融渠道拓展的客户称为供应链金融客户,而逐渐淡化了产品维度的管理,银行的客户管理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终端业务包括按揭和租赁,是供应链金融末端业务需求,特别是在工程机械、专用设备、交通工具等行业更具有现实的需求,因此,终端业务产品如果能有效衔接,那么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延伸将更加完美。这已超出银行公司业务范围,供应链金融的纵深发展已出现跨界的战略需求,若能实现,供应链金融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