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加息又至?“麻辣粉”把老司机都给骗了

2017-03-17 22:37 61878

昨日(3月16日)凌晨,美联储委员会宣布上调联邦基准利率25个基点,从而使联邦基准利率从0.5%~0.75%调升到0.75%~1%。“重压”之下,中国央行似乎有点坐不住了,不到上午10点,央行就公布“上调利率”。

导语 | 3月16日凌晨,美联储委员会宣布上调联邦基准利率25个基点。“重压”之下,中国央行似乎有点坐不住了,不到上午10点,央行就公布“上调利率”。


来源:资产管理圈综合Wind资讯(windzxsh)综合证券时报、天天说钱、债券圈报道


昨日(3月16日)凌晨,美联储委员会宣布上调联邦基准利率25个基点,从而使联邦基准利率从0.5%~0.75%调升到0.75%~1%。“重压”之下,中国央行似乎有点坐不住了,不到上午10点,央行就公布“上调利率”。


昨日,逆回购(OMO)和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均上行10BP,其中,7天、14天、28天逆回购利率分别升至2.45%、2.6%和2.75%,6个月、1年MLF操作利率分别升至3.05%和3.2%。这是自1月底、2月初MLF和OMO利率上行后的再次上涨。


此外,根据外媒报道,常备借贷便利(SLF)的利率也上调了10-20BP,其中,隔夜品种上调20BP至3.3%,七天和一个月品种各上调10BP至3.45%和3.8%。不过,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央行官方的确认。


央行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今天央行逆回购和MLF操作合计投放3830亿元资金,规模可谓不小,但中标利率仍上行了10BP,主要反映了近期国内外影响市场资金供求因素的变化。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出现一些回升迹象,物价上升导致实际利率下行,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动力较强,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而海外经济也在改善,特别是美联储在去年12月份和今天凌晨两次加息,美国国债收益率带动全球收益率曲线上移。这样,国内基本面与海外因素传导效应叠加,市场利率已迅速有了反应。中标利率跟着市场利率走也是正常的。


利率上调主因:稳汇率、防风险


实际上,市场对此次OMO和MLF利率上调早有预期。今年1月底2月初的利率上调,也被市场解读为央行借推动利率走廊上移完成了一次实质性的加息,本次再次“加息”则是对美联储加息的随行就市。民生证券研报中提到,稳汇率、防范金融风险是央行加息的原因,而经济短期复苏、通胀暂缓则是加息的条件。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也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本次OMO和MLF利率上调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如央行所谈,这是防风险去杠杆的既定内容,从过去几个月去杠杆的效果来看,尽管杠杆有所收敛,但并未实质性去杠杆,同业存单井喷等现象都表明杠杆仍在维持,这不是央行希望看到的,因次有必要再推一把;


二是希望中美名义利差保持在适度水平,以避免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外流带来更多压力;


三是上半年宏观经济预计尚佳,政策承受能力较强,而房地产降温不明显,同时前两月信贷和社融高增势头不减,央行希望通过上调操作利率、抬升资金成本,以对房地产和融资高增进行降温。


至于为何是OMO和MLF的利率抬升,而非全面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货币政策通过影响“经济主体关于杠杆率、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的决策”来抑制泡沫,而实践证明“杠杆率、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对数量型工具并不敏感。因此,央行会更倾向于首先使用传导效率更高的价格型工具。此外,央行对于经济的判断为“既有上行动力但也有下行风险”,在此背景下很难使用存贷款基准利率工具,再次上调OMO+MLF利率将是首选。


到底是不是加息?


虽然OMO+MLF利率上行在市场的预期之中,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利率上调来的如此快,16日凌晨美联储加息落地,16日上午不到10点央行就公布利率上调。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央行也是有备而来,OMO和MLF利率结果公布的同时,一并附上解读,再次澄清这并非是加息。


央行方面强调,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交易对手投标产生的,此次中标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的结果。观察是否加息则要看是否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中标利率上行并不是加息。


央行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称,在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加息指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带有较强的主动调控意图。而中标利率上行是在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中央银行工具箱的工具比较多,不必对每次操作数量、价格都作出过度解读。大家可以看看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翻查人民银行1996年以来每一期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经常在变,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


不过,尽管央妈一再强调这不是加息,但市场的小伙伴们内心认为这算是变相的“结构性加息”。“央行强调利率是市场中标产生的,但有个现象是,市场的资金利率从去年四季度就开始飙升了,而MLF利率到了今年1月底才上调。”一位股份行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称。


光大银行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也表示,历史上看,首次OMO利率调整,在大致一个月内均会再次进行调整。此外,当前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之差处于较高水平,这通常是上调政策利率的先兆。截止昨日17:00,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上涨19BP至2.76%,与同期限逆回购利率相差31BP。


意在抑制资产泡沫


针对本次货币利率上调,央行表示,此次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上行是在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目标下市场供求推动的结果。从最近一段时间看,利率更富弹性,也有助于去杠杆、抑泡沫、防风险,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光大证券此前研报分析,央行去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要“坚持综合施策,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OMO+MLF利率对抑制资产泡沫最有效并且从历史上看,在首次OMO利率调整之后,在大致1个月内均会再进行调整,目前距上次调整已间隔1个月的周期。当前DR007与7D OMO逆回购利率之差处于较高的水平。


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在《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文章中也指出,“最新的实证检验显示,央行7天回购利率和MLF利率这两个主要的操作利率品种对国债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应总体趋于上升”。央行对各流动性投放工具操作利率的上调,将提升银行间市场利率的“锚”,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已经立竿见影,对贷款利率的影响会逐渐传导,中长期看将逐渐提高全社会的融资成本部分银行的房贷利率已经开始上调。


民生证券李奇霖此前研报分析,OMO利率正在逐渐成为央行调控的政策利率央行调控需要由粗放大水漫灌型向精细化滴灌转变,同时也在加强市场利率传导路径的建设,提高债券市场短端利率—债市长端利率—信贷市场利率的传导有效性。


研报同时认为,至于调整基准利率,必要性与可能性都不大因为基准利率更多对实体经济造成直接影响,对于目前金融去杠杆作用不大,对于当前内生增长动力尚未恢复的经济基本面而言损害过大,反而会影响金融去杠杆的进程。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亦表示,在资本项目管理加强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以有一定独立性,美联储的利率提高,并非国内利率上升的充分条件。从同比增速来看,2月份社会融资增速仍然高于预定的目标12%,央行有工具控制狭义信贷,但对社融的多增,央行并没有像信贷那样的直接调节手段,因此只能采取公开市场利率提升的手段。


楼市:房贷收紧成必然,严冬或将到来


说到房地产,几乎成了国内投资者在避险资产配置中,唯一可以信任的资产,不过最近一直风声鹤唳。


业内人士指出,央妈提高资金使用成本,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想跟央妈借钱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了,这无疑增加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商业银行的钱袋子受到限制。银行拿钱成本增加了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降低优惠折扣或提高获得优惠利率的门槛,购房人想要贷款买房需要支付更多利息,等于将成本转嫁到购房人身上,整体的货币流动性被收紧,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银行存款加息的作用,遏制更多的资金流向楼市


也就是说,这对楼市来说,构成重大利空。


实际上,财新昨日报道称,从多位银行及中介人士处获悉,2月以来部分银行北京分行暂停放款,北京房屋中介已经跟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暂停了合作,原因系这些银行无额度可放。同时,农业银行及浦发银行等也都暂缓了放款。但目前都能放款,不过放款时间会延长一点。


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高达6293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占比已经开始明显下滑,显示去杠杆政策开始收效。

 

另据最新数据显示,2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信贷3804亿元。


银行的种种行为表明,2017年房贷政策收紧是大概率事件,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楼市杠杆风险。


此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房地产市场在2016年“930”以来,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基本被抑制后,周围的辐射区出现了火爆的现象,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周围,溢出的投资需求使得这些市场有失控的风险,预计环北京、上海及部分热点城市的调控政策可能继续全面升级。


我们都知道,去年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主要靠天量的房贷支撑,如果未来房贷政策收紧,利率持续上行,叠加政府对部分一二线城市购房限购限贷政策的升级,地产销量或将持续下行,那么,毫无疑问,房地产市场的严冬或将到来。


债市:利率还有抬升可能


业内认为,针对央行上调货币利率,利率还有进一步上调可能,但对于加息则继续存在分歧


国君固收覃汉点评央行上调逆回购及MLF利率称,政策信号“再确认”,市场预期“拨乱反正”;再次提示,在全球流动性源头倒流的大背景下,此次“加息”不是终点,只是序曲债市方面,博弈性反弹“性价比”有限。


九州证券邓海清认为,由于2017年CPI通胀水平处于低位(中性假设下2017年CPI中枢1-1.2%,乐观假设下全年CPI中枢也难以超过1.5%),存贷款加息的可能基本不存在;同时,央行未来可能继续保留上调OMO利率的可能性,但上调节奏会缓慢适宜。


民生宏观认为,加息背后的逻辑难改,利率抬升压力大;在央行紧货币去杠杆的背景下,资源错配现象(国进民退、流动性分层)短期可能更加突出。如果人民币汇率仍出现较大贬值压力,不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即便未形成加息周期,在人民币贬值压力+内部资产泡沫持续+实体收益率下降的逻辑未改的背景下,货币宽松也再难现,整体利率抬升成必然,区别只是长短端抬升的幅度不同而已。


天风固收表示,利率上调,意在防范资本外流,稳定中美利差意图明显,以及货币政策抢空间,并提示近期需关注SLF利率调整,如若美联储加息3次兑现,后续政策仍存在上调压力。


对大类资产的影响


随着美联储加息落地,以及中国再次上调政策利率,未来人民币汇率、房地产、股市、债市、黄金等大类资产走势也将发生变化。业内普遍认为,美联储加息后,中国随行就市上调政策利率,其目的之一就在于稳汇率,今年人民币汇率不会像过去两年那样趋势性贬值,在双向波动中保持一定稳定将是今年的主基调。


在防风险的目的下,房地产将趋于降温。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称,债券市场的高利率将逐渐向实体经济传导,尤其是与长期债券最为类似的居民房贷,所以货币收紧的最大风险在于房地产市场,随着房贷利率的回升,房贷增速将从历史高位大幅下滑,并导致地产销量和房价下跌。


此外,在股市、债市、黄金领域,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结构性看多A股,其中低估值和新周期行业将迎来真正成长;当前紧货币宽信用的环境仍然利空债券;黄金方面,虽然从3月初以来走跌,但金价下跌不会持续太久。


两种人最危险?


财经博主刘晓博刊文称,美联储今晨宣布加息之后,全球市场普涨,因为政策靴子落地,暂时利空出尽。中国股市也是如此,连黄金股都反弹了。但我们要明白一点,中国的低利率时代也即将结束


国内经济依然有下行压力,尤其是房地产的政策牛市已经到了非结束不可的时候,北京等地房价的再次飙升绝对让人忧虑。但没有了房地产,如果中美贸易再出现问题,失业率会上升。所以,中国央行只能现在货币市场利率上做文章,而不敢轻易真正加息。如果下半年个方面都比较稳定,则真正的加息早晚会到来。


 刘晓博称,现在最危险的是两种人:盲目买创业板、中小板股票的人;盲目跟风,买不靠近中心城市、没有显著人口增量的三四线城市房子的人他们或将被当前的假象迷惑害死。


8
标签: 中国 司机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在中国发生

2024-04-23 22:40
174052

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春季)在北京隆重召开——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金融强国建设

2024-03-23 09:05
655199

公示 | 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企业大奖评选 获奖名单

2024-03-14 22:25
646510

中国信保落地全国首张游戏出海平台保险保单

2024-02-28 13:55
191396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CTB50主席张燕玲:金融科技共享产生的效益、效果无法估量

2024-02-27 13:18
187384

中国品牌占俄进口智能手机总量近80%

2024-02-22 13:19
15163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