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视频要火!京津冀又是要刷屏的节奏呀!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首次明确提出。转眼三年过去了,我们的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
↑独家视频:经济日报金记者带您走进京津冀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首次明确提出。转眼三年过去了,我们的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
京津冀三地按照“一张蓝图”的要求正在积极推进协同发展,有的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拥挤的北京正在疏朗起来,时尚的天津更加高端大气,偏僻的河北正变得繁华富足。
“三年已改变,六年将大变”。未来三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红利更值得期待!金记者带您一起关注“咱的京津冀”。
目前,京津两地正研究城际铁路月票制,让城际铁路真正成为两地的通勤车;三地正在加紧推进一卡通建设,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京津冀交通互联互通。
3年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热词——
2015年9月20日,京津城际铁路延长线——天津站至于家堡站正式开通运营。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形成1小时快速通道。
2015年12月28日,津保铁路开通运营。天津到保定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36分压缩至1小时左右。
2015年12月30日,张唐铁路建成通车。实现了承德与津冀沿海其他地区的便捷通达。
2016年11月18日,计划新建24条城际铁路的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批复实施。
3年后,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将实现0.5至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将实现0.5至1小时交通圈。
“白沟建起了大红门,高碑店也有新发地”。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工作逐步推进,批发业成为疏解的主要产业之一。2015年1月11日,天皓成市场正式摘牌撤市,成为“动物园批发市场”地区第一个整体撤市的市场。
三年来,北京出现了“三升三降”的总体态势,“三升”就是金融业、文化体育业、科技服务业这三类产业数量上升。“三降”就是制造业、农林牧业、批发和零售业这三类产业数量下降。
承接产业转移,有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2016年,河北从京津引进项目4100个、资金382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2%和51%。天津市同样在引进北京产业项目上下足了功夫。2015年至2016年,天津市共签约引进北京项目3198个,协议投资额6993亿元。
看病,检查,报销,好繁琐!异地看病,检查,报销,难上加难!但这事在京津冀已经不是个事了!京津冀已有10649家医疗机构互认(河北6877家、北京2188家、天津1584家),医疗服务监管协调机制正常运转,异地就医通过国家平台已实现互联互通,三地参保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近期即可开通。
担心河北医疗资源不如北京?没必要。河北石家庄等地26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已经与京津开展医疗卫生合作。
来河北的除了好医院,还有好学校!八一中学保定分校,北师大附中高碑店分校,北京景山学校河北曹妃甸分校……河北省与17所京津高校组建了7个京津冀地区高校协同创新联盟,100余所职业学校与京津职业学校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目前,京津冀各自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资格互认互通,三地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资质实现一体化。高层次人才户籍将可在京津冀地区自由流动。对不少毕业生而言,未来在天津、河北工作,也会机会多多,而且生活成本、落户难度都比北京小。
大气问题,是过去几年京津冀人们的“切肤之痛”。三年来,京津冀三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加快农村地区散煤清洁化治理,燃煤锅炉燃煤清洁改造;河北省大力实施散煤、焦化、露天煤矿和道路车辆四个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如今,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主城区实现散煤“清零”,2016年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33%,达标天数越来越多。
到2020年,北京将新增林木绿地38万亩,使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形成环绕城市的大尺度城市森林。那时的京津冀市民,出门不远就是绿地森林,郊游就去环北京国家公园,天天能在城市看到自然景色,忙碌的生活将更有质量!
治污也少不了普通人的参与。三年后,北京中心城绿色出行(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将达到75%,小汽车出行比例要下降到25%,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年均下降5%。此外,2020年,电动车单次充电续驶里程将达300公里,实用性堪比汽车。到时候,在北京和天津,不到一公里内,必有充电桩,并形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公用充电服务网络体系。冒烟的车少了,蓝天就稳了!
来源/经济日报(记者姜帆、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