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发展报告:科技为普惠金融插上翅膀

2017-01-20 17:15 51290

12月29日,《2016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中国银行业协会(花旗集团)“微型创业奖”颁奖典礼上正式发布。报告以62家从事小额信贷

12月29日,《2016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中国银行业协会(花旗集团)“微型创业奖”颁奖典礼上正式发布。报告以62家从事小额信贷业务机构的资料和调研为基础,剖析了样本机构在发展、风险控制、推进普惠金融方面的服务和产品创新,并解析了这些机构的可持续性以及社会绩效上的特征。


报告指出,金融技术的革新是推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广度和深度还没有在城市中那么明显,但是科技对小额贷款影响深远,趋势性的改变无法逆转。”报告执笔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隽表示,科技使普惠金融出现了很多新的可能,使其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近十年,科技与金融在小微金融服务领域快速结合,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推手。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互联网和终端设备三者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金融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降低了交易、寻找和转换成本。其中,以移动支付为基础的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中国普通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和随时随地可以享用的金融服务,也是未来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


报告还指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使小微金融业务朝着风控模型化、产品场景化、服务立体化的方向发展。


一是风控模型化,通过研发全流程自动化的风控模型,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搜集和计算,形成针对金融服务需求者个性化的图谱,实现线上线下对客户的资质进行评估和审核。


二是产品场景化,将金融产品延伸嵌入到消费场景中,帮助金融机构精准定位客户群体。


三是服务立体化,运用智能模型对客户进行分层,通过配置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的精准营销,并通过优化金融服务体验来提高客户粘性和忠诚度。


黄隽表示,金融科技与小微服务融合,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客户的信用记录,但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征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虽然中国人民银行有可供查询的征信系统,收录了有信贷记录者的信用信息,但数据不够全面,并且单靠人行的征信系统数据以及工商、法律部门的简单信息还不足以判断一个人的信用状况。”黄隽指出,征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影响到普惠金融的发展,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来源:新华网、中国金融信息网 


9
标签: 小额信贷 报告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