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喆:人民币贬值,不用太焦虑
近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下跌、连创新低,坊间焦虑情绪也跟着升级。不少投资者心里在打鼓:人民币是不是真的“扛不住”了?
文/万喆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首发于《环球人物》杂志
来源:盘古智库
近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下跌、连创新低,坊间焦虑情绪也跟着升级。不少投资者心里在打鼓:人民币是不是真的“扛不住”了?
应该说,“大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大选带来的暂时性冲击。特朗普的当选让全球金融市场都产生了动荡和调整。由于没预期特朗普能胜选,美元骤然大跌,但很快又因预测他将采取加大基建等扩张性财政政策,美元指数重回强势。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并未发生本质变化,只是因为外部特定条件而在市场中相对承压。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的走势仍将承受来自各方的多重压力,但长期走势取决于中国经济本身带来的支撑。所以说,我们不必太过焦虑。
事实上,此次下跌有周期性因素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过去几年一直不断升值的人民币出现回调,既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现实要求。中国经济体量已经相当庞大,维持高增速愈发困难,加上之前积累的各种问题,势必要将经济重心转向结构性改革。因此,人民币汇率回调是符合发展需要的。尤其是当前,美元指数处于历史高位,人民币应弱化与其关系。所以,短期内美元不断升值,而人民币相对贬值,实属正常。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不需要在所谓“资产配置”的问题上过分担忧。因为我们赚的、用的基本上都是人民币,只要汇率的变化较为稳定,波动在可控范围之内,就不会对民众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回想一下,前几年欧元、英镑、日元都相对人民币贬值过,但这些国家的居民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以欧元为例,2011年4月,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是9.3,2014年4月变成8.6,2015年4月成了6.6,但欧元区国家并没有发生大举兑换人民币以求保值的现象。甚至如果他们中有人因为恐慌而买了很多人民币存着,几年后的今天,人民币汇率回调了,他们就会发现,单纯换取“外币”对资产升值的意义真的不大,中间还损耗了不少手续费。因为这种汇率波动是周期性和阶段性的,并不具备长期升值或贬值的基础。
尽管如此,对于汇率市场出现的焦虑情绪,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人民币进一步市场化、国际化的征程中,汇率失控的风险是随时存在的。无论是世界经济停滞不前、各国内部矛盾,还是层出不穷的“黑天鹅事件”,其中都隐藏着危机,中国不能有半点松懈。
最重要的是,政府与汇率市场的沟通方式已到了必须转换思路的时刻。之前,我们虽然一再强调要进行市场预期引导,并不断在舆论导向上落实“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但效果和效率仍有待改善。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市场担忧的到底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然后才能更为全面地发布和阐释信息。否则,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在国际经济形势相对不安的时期,在投资人不够成熟的环境中,我们是难以稳定市场预期、坚定发展步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