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互联网银行更烧钱?

刘筱攸 | 2016-12-09 13:17 1135

近期,几家民营银行披露盈利情况如下:去年3月末开业的民商银行最先实现盈利,在去年末便实现净利润1018万元;同年4月末开业的金城银行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实现净利润9800万元。

来源:证券时报 刘筱攸


近期,几家民营银行披露盈利情况如下:去年3月末开业的民商银行最先实现盈利,在去年末便实现净利润1018万元;同年4月末开业的金城银行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实现净利润9800万元。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纯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网商银行此前披露亏损了7000万。这就引出了一个疑问:模式更轻的互联网银行,为何反而还在亏损?


已经至少有三位互联网民营银行人士,其中一位甚至是行长的人告诉笔者:“这太正常不过了。”网商银行内部人士直接点题——由于技术系统搭建——支撑着互联网银行这种纯网络轻模式运营的,恰恰是很“重”的科技系统架构。


这样的系统架构有多重?传统上要让一家银行运作起来,后台机房必不可少。有的银行的机房还分为一级分行、区域中心。机房搭建好了还要有灾备中心。机房搭好后,要选择服务器(大型机或是数台小型机)、数据库和存储设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IOE。而“去IOE”指的就是不用国外品牌,全部基于金融安全考虑启用国内品牌。


这是所有银行都要的东西,网络银行特别在哪呢?某位民营银行行长告诉笔者,要去判断两家银行前期究竟投入了多少非常困难,因为这还涉及两家的目标——他们究竟要自建系统到怎样的程度,比如是每秒支撑一万笔的支付还是一亿笔的支付?但可以确定的是,一套完整的银行系统,不可能用一年的时间就开发出来,并且完全回笼成本。很多批筹不久就马上上线并且声称自己已经盈利的,估计只是核心系统的主要几个功能模块到位而已。


一个数据或许可以管窥其中奥妙。记者注意到,现在微众和网商两家的系统,仅就放贷而言,都是千万级以上的放款笔数,远将其他几个侧重于对公业务的民营银行的几千笔甩在脑后。另外笔者确知的是,网商银行的系统开发了一年半有余,而微众银行的系统开发时间甚至还更长。所以,在前期投入更为持久的时间和更为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情况下,仅正式开业一年多就盈利是不可能的。


不过好在是,从长远来看,一旦系统大部分到位,它对经营起的效益是无法估量的。国外有荷兰银行砍掉5800名员工用机器人取代,国内的银行现在每年投入数十亿到科技后台上(工行去年就高达50亿),这不都侧面证明科技支出的“烧钱”必要性吗?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今年都快过完了,几百家申请民营银行牌照的只有14家完成论证,而14家中又只有3家获批筹建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3
标签: 互联网 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焦点透视】“银行+互联网”加什么——对“互联网银行”的观察与思考

2017-03-27 16:19
20781

一个银行老总眼中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市场呼唤一种全新的互联网银行体制

2014-06-05 14:52
1410

郭树清:鼓励互联网银行发展 但必须按照金融规律和规则统一管理

2021-03-03 15:00
7990

微众银行发实体卡了,互联网银行升级Ⅰ类户背后潜藏风险解析

2020-12-15 11:04
181292

肖钢:互联网银行发展4大建议 探索在线远程开立I类户

2020-05-30 18:11
144358

疫情下的互联网银行科技战略:错位竞争凸显

2020-03-21 19:55
7106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