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银行三季报 是谁拖累上市“新军”?

2016-11-09 22:28 1567

新上市银行整体三季度的经营业绩较为亮眼,规模增长为主要利润增长的拉动点。对于新上市银行,考虑其资产结构的集中度相对较大,资产质量有待

新上市银行整体三季度的经营业绩较为亮眼,规模增长为主要利润增长的拉动点。对于新上市银行,考虑其资产结构的集中度相对较大,资产质量有待持续观察,收入对息差的依赖度较大,中间业务收入贡献较小,尤其在监管趋紧的情况下,新上市银行受到冲击的可能更大。

来源:经济导报



  截至11月初,22家上市银行2016年三季报的披露已落下大幕。不同于往常的是,6家城商行作为今年的“新军”,在上市后首次亮出的成绩单吸引了业界关注。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22家上市银行中,今年前3季度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维持在两位数的4家银行,均为城商行出身。但引人关注的是,22家上市银行中,惟一一家出现净利润下降的银行也是刚上市的农商行。今年前3季度,江阴银行净利润同比下滑6.51%,不良率将近2.5%。


  对此,华创证券分析师张明表示,新上市银行整体三季度的经营业绩较为亮眼,规模增长为主要利润增长的拉动点。对于新上市银行,考虑其资产结构的集中度相对较大,资产质量有待持续观察,收入对息差的依赖度较大,中间业务收入贡献较小,尤其在监管趋紧的情况下,新上市银行受到冲击的可能更大。


  城商行阵营扩容


  由于今年8月份以来,江苏银行、贵阳银行、江阴银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和杭州银行6家城商行相继成功IPO,A股维系多年的16家上市银行数量增加至22家。也因此,上市银行的城商行阵营得到有效扩充,覆盖面增加了江阴银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3家农商行后,整体阵营由此前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的3家增至9家。


  在银行业增速普遍下滑的今天,城商行阵营作为“新生力量”,成为了上市银行板块的“颜值担当”,领跑净利润增幅榜。


  今年前3季度,上市银行中,国有银行阵营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幅均在2.5%以下。其中,中国银行以2.48%的净利增速居首,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净利增速分别维持在1.19%、1.03%,工商银行0.46%的净利增速不仅在国有银行中排名最后,也是22家上市银行中净利增幅最小的。


  股份行阵营中,三季报数据显示,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幅维持在2%-9.5%之间。在8家股份行中,9.47%的净利增速令浦发银行坐上头把交椅,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紧随其后。但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净利增速仅为2.35%、2.05%,不仅在股份行中垫底,且低于中国银行。


  相比之下,城商行阵营增速较为亮眼。实现两位数净利增长的4家上市银行均在此阵营中,分别是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以及两家新上市的江苏银行和贵阳银行,分别净增22.67%、19.22%、12.64%和10.08%。除江阴银行外,8家银行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幅保持在5.79%%-22.67%之间。


  净利增幅差距大


  虽然城商行阵营净利润多保持在两位数的同比增幅,但从南京银行的22.67%,到上市“新贵”江苏银行的12.64%,再到刚上市的江阴银行的-6.51%,城商行上市公司中的净利增幅差距之大令人侧目。


  净利增速最高的南京银行,今年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52亿元,同比增加11.74亿元,增幅22.67%;基本每股收益1.05元,同比增幅23.53%。


  净利增幅榜中,正增长速度最低的是上市城商行“老将”北京银行。数据显示,前3季度该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55亿元,同比增加9亿元,增幅为5.79%。


  而在新上市银行中,江苏银行12.64%的净利增速颇为亮眼,贵阳银行、无锡银行表现尚佳保持增速10%左右,杭州银行和常熟银行紧随其后,净利增速维持在7%上下。此外,从个体看,三季度单季净利同比增长最快的是贵阳银行,增速为22.5%。


  如此来看,只有净利增速下滑的江阴银行,在城商行阵营中显得格格不入。


  事实上,近年来,江阴银行净利润逐年下降。9月初,江阴银行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中称,预计2016年1-9月本行营业收入为17.16亿元至18.65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下降0-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11亿元至5.5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8%。


  有研报分析,上述初步预测数据与江阴银行三季报实际经营情况基本吻合。


  资产质量需持续关注


  伴随着江阴银行净利润逐年下降的,还有连年上升的不良率。


  数据显示,江阴银行今年三季度不良率达2.42%,较二季度的2.21%,环比上升0.21%。成为上市新军中不良率最高的代表(杭州银行未披露),继农业银行之后,在22家上市银行中成为不良率“第二高”。


  不仅是江阴银行,不少行业研报指出,新上市银行信用成本继续高增,资产质量需持续关注。


  华创证券研报分析,2016年三季度,除杭州银行外,5家新上市银行平均不良率为1.61%,较半年报提高2个基点,但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07.3%,相对较为充足。


  “从信用成本看,6家新上市银行前3季度共计提拨备135亿,同比增长61%,三季度单季计提拨备51.4亿,拨备力度较大,显示信用成本仍然较高,资产质量的暴露和处置节奏慢于原有16家上市银行。”该研报显示。


  张明分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上市银行的资产和信贷结构相对较为集中,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能力相对欠缺,对于不良的真实情况还需结合新生成和核销数据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资产质量需持续给予高度重视。


0
标签: 银行 资产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