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发展趋势全解析

2016-10-21 17:43400

盈利增长是否可持续?不良贷款的拐点到来了吗?非利息收入能否保持高增长势头?成本效率能否继续提高?新一轮银行上市能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本篇全面介绍。​

盈利增长是否可持续?不良贷款的拐点到来了吗?非利息收入能否保持高增长势头?成本效率能否继续提高?新一轮银行上市能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本篇全面介绍。


作者| 张兴荣 邵科 赵雪 韩学广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业研究团队

来源| 中国银行业杂志(ID:zgyhyzz)

原标题| 五问中国上市银行发展趋势——2016年半年报全解析

盈利增长是否可持续?


上半年,A股16家上市银行(以下简称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7361亿元,同比增长3.9%,高于同期商业银行3.2%的增速。主要关注点如下:


盈利增长稳中有升。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增长,整体净利润增速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至3.9%,较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好转迹象(图1)。


驱动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利息收入“以量补差”效应明显。上半年,上市银行净息差、净利差尽管同比分别下降27和24个基点至2.22%、2.10%,但资产、负债分别保持了10.2%和9.9%的同比增速,一定程度上抵补了息差和利差收窄的影响,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二是非息收入的贡献度显著提升上半年,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7.2%,增速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非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2015年同期的27.9%提高到33.7%(图2),较大程度上抵补了利息净收入的下滑。


三是成本费用管理效率明显提高。上半年,上市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为24.9%,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下降幅度较大,平均为1.56个百分点。


图1:净利润同比增速(%)



图2:上市银行收入结构(%)



客观看待盈利缓增现象。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由2013年的14.5%下降至2015年的2.4%,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相应由12.8%下降至1.9%。


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下,银行业利润增速趋缓、回归理性增长是一种正常现象。


首先,这一经营业绩是在高基数基础上取得的。2015年,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占同期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净利润总和的68.4%、是同期美国银行业净利润的1.3倍,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3.9%的同比增长,实属不易。


其次,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高于国际同业。上半年,上市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09%,高于同期美国银行业1.02%和欧元区主要银行0.54%的水平。


第三,针对信用风险计提的减值准备较为充足。截至6月末,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68%,低于同期美国银行业2.13%和欧元区主要银行3%的水平;拨备覆盖率为164.7%,约为国际大型银行的2到3倍;资本充足率为12.8%,高于国际8%的监管要求。


下半年,上市银行有望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银行业发展仍然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随着“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成效初显,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保持高速增长,国际产能合作、国内区域经济升级、中国企业“走出去”等持续推进,加上支持民间投资、中小企业、“三农”和精准扶贫等国家政策的落地,银行业务增长将拓展新的空间。


预计上市银行2016年度资产、负债同比增速分别在10.0%、9.5%左右,净利润同比增速不低于2.0%,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不良贷款的拐点到来了吗?


截至6月末,A股16家上市银行(以下简称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244.2亿元;加权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68%,较一季度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两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季度环比出现下降。主要关注点如下:


不良贷款增速有所放缓,资产质量短期企稳。上半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同比尽管继续“双升”,但增速较以往有所放缓。


截至6月末,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5%,增幅较2015年同期下降23.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0.23个百分点,增幅较2015年同期下降0.17个百分点(图3)。


另外,与一季度末相比,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2.3%,增幅下降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下降0.01个百分点,是2013年以来的首次季度下降(图4)。


图3: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同比增速


图4:上市银行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多因素推动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短期企稳。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7%,与一季度持平,同时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有利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改善。


二是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大。上半年,上市银行共核销与转出不良贷款2451亿元,同比增长55.3%,占2015年核销与转出不良贷款总额的58.0%


三是积极调整贷款结构,信用风险较低的新增住房按揭贷款和票据贴现占总贷款的比重较年初上升1.1个百分点至24.5%。四是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上半年,3家银行共发行近40.7亿元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获得了市场的积极认购。


资产质量压力不减,不良贷款拐点有待观察。上半年,上市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为3.58%,同比上升0.35个百分点、较年初提高0.17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占比为2.78%,较年初上升0.14个百分点。


预计下半年,上市银行仍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压力,不良贷款“双降”拐点的到来还有待时日。


一是占总贷款比重较大的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等贷款不良率高企,平均不良贷款率分别高达3.78%、5.98%和6.07%。


二是尽管东部一些地区(如上海等)不良贷款出现改善迹象,但中西部地区受传统产业结构影响,不良贷款增长较快。


三是境外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以工、农、中、建四大行为例,上半年其境外减值(不良)贷款规模较年初大幅上升 35.8%,减值贷款率较年初上升 0.8 个百分点至0.44%。


防风险和化解不良资产仍是下半年的重中之重。下半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预计将延续上半年的发展态势,不良贷款率小幅上升至1.70%左右,各行信贷资产质量的行业和区域分化将更为显著。


上市银行应继续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综合运用清收、重组、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化解不良,同时,要吸取教训,改善信用风险管理的流程与方法,优化贷款的行业与地区结构,平衡好业务发展与不良化解的关系,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非利息收入能否保持高增长势头?


上半年,A股16家上市银行(以下简称上市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519.2亿元,同比增长27.3%,大大高于营业收入5.4%的同比增速,主要关注点如下:

非利息收入增速反弹,占比创新高。上半年,上市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增速改变了过去三年同期持续下滑态势,呈现V型反弹(图5);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去年同期上升约6个百分点至33.7%,为近四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图6)。


图5:上市银行非利息净收入



图6:上市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占比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其他非利息收入贡献有所提升。上半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443.9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个百分点,占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为68.2%。


其中,增长较快的主要为理财、代理、托管等业务收入,主要与居民收入增加及相关业务创新有关;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的主要为清算及结算手续费、顾问和咨询费等,主要与外贸形势持续低迷、去年同期资本市场较为火爆导致同比基数较高,以及结算类业务减费让利以减轻企业成本负担等因素有关。


其他非利息收入2075.6亿元,同比增长87.2%,占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为31.8%,其中,增长较快的是大型银行保险子公司的保费收入及部分银行投资收益。


非息收入增长动力有待观察,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在利息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非利息收入仍将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


综合化经营持续推进、企业及个人多元化资产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等将成为推动非利息收入增长的有利因素,但外贸持续低迷、理财监管趋严、资本市场波动等影响因素不容忽视,预计年内非利息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预计可达32%左右,比2015年提高约6个百分点。


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非息业务是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抵御经济周期冲击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


非息业务最终考验的是服务的质效,为此,上市银行需要牢牢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着力在精准营销、产品定制、渠道优化、运营效率、服务品质、专业水准和集团协同上做文章,培育可持续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

成本效率能否继续提高?


上半年,A股16家上市银行(以下简称上市银行)强化成本管控,业务及管理费用为4573亿元人民币,同比小幅上升0.76%,远低于2015年上半年4.8%的增速水平, 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费用节约对上市银行成本效率的提升贡献较大。上半年,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5.41%,而业务及管理费用增速较其显著低了4.65个百分点,推动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到23.66%,为稳定银行利润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估算,如果业务及管理费用保持与营业收入相同的增速,上市银行将多支出211亿元的费用,约占税前利润的2%。


第二,成本控制体现结构性特征,员工费用保持正增长。业务及管理费用主要由员工费用、业务费用以及折旧与摊销等三部分组成。实际上,上市银行压缩成本主要体现在严控物业及设备的支出,员工费用依然保持小幅增长:上半年,折旧与摊销费用增速降幅最为明显,同比下降了11.58个百分点到-1.72%;虽然员工人数及员工费用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1.08%和0.62%的水平,并未出现所谓的“裁员潮”。业务费用增速同比上升1.19个百分点到2.47%,表明上市银行正适度强化市场拓展等业务活动。


第三,大小银行之间体现一定的差异。在总量上,相较于中小上市银行4.90%的增速,五大行的业务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了1.09%。在结构上,五大行折旧与摊销费用和员工费用分别同比下降5.37%和0.33%,但员工人数仍保持同比增长0.08%,而中小银行折旧摊销费用和员工费用分别上升5.82%和2.80%,员工人数同比增长5.34%;五大行业务费用同比下降0.48%,而中小上市银行大幅增长9.15%,甚至快于2015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速(5.10%)4个百分点。


上市银行成本效率的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压缩成本、保持盈利稳定的需要。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银行营业收入增速持续放缓,压缩成本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压缩固定资产等具有长期特征的支出。


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善成本效率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银行业的加快应用,电子渠道的替代率以及物理渠道的智能化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使得网点布局优化、柜面人员向营销岗位迁移速度加快。


三是加大战略性投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特别是对一些经营管理更为灵活的中小银行而言,市场低迷阶段正是抓住结构性机遇、实现转型超越的关键时期。


展望未来,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将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从短期看,上市银行成本收入比仍有下降空间,但降幅有限,更多地体现在增收压力以及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背景下的各项费用节约上。


从中长期看,成本收入比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


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向纵深推进,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专业性要求日益提高,银行业务多元化、智能化、国际化特征日益明显,市场上对职业化管理人才和专业化业务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相应地,激励机制将更趋市场化。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深化的推进,市场准入门槛降低,竞争主体日益多元化,而监管要求趋严,将迫使银行增加业务和管理费用的投入,特别是战略性费用和合规方面的投入。


从国际经验来看,欧、美、日等领先大型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一般在60%左右的水平,中资上市银行应平衡好短期成本削减和长期战略性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不宜片面追求过低的成本收入比。

新一轮银行上市能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8月份以来,江苏银行、贵阳银行先后登陆上交所,江阴银行在深交所挂牌交易。9月28日,邮储银行在港交所发行上市。另据媒体披露,上海银行、常熟银行等10余家银行也将上市,上市银行数量创历史新高。主要关注点如下:


中国银行业上市呈现梯次推进、渐进式发展的阶段特征。总体来看,中国银行业上市先后经历了股份制银行先行、大型银行推广、城商行跟进和各类银行全面上市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因体制机制相对灵活,股份制银行成为银行上市的排头兵。1991年,深圳发展银行(后与平安银行合并)率先在A股上市。至2003年,浦发、民生、招商和华夏银行完成上市。


第二个阶段,2005-2006年间,按照“试点-推广”的渐进方式,交行、建行、中行和工行相继上市,2010年,农行上市。此间也伴随着股份制银行(兴业、中信和光大银行)陆续上市、城商行(北京、南京和宁波银行)和农商行(重庆农商行)开始融入资本市场。


第三个阶段,城商行上市为主。2013-2015年,共有重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6家城商行发行A股或H股。第四个阶段,各类银行全面上市。2016年以来,大型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纷纷开启上市征程。


银行上市对提高经营质效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中国银行业上市历程,总体来看,上市对银行经营改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上市可以提高银行资本的补充能力和规模实力,为今后拓展业务奠定基础。


其次,上市后,银行的信息披露趋于规范,透明度不断提高,投资者和市场监督作用明显增强,为银行规范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上市有利于优化股权结构,规范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截至2016年6月底,A股和H股26家上市银行的总资产为133.5万亿元,占同期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达81.3%;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总和为7663.6亿元,占同期商业银行净利润总和的比重达85.2%。


新一轮银行上市将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2016年,在A或H股新上市的银行有6家,占目前上市银行总数的五分之一,其2015年底资产总额占上市银行总资产的比重接近8%,更多银行的上市对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邮储银行为例,根据该行披露,截至2016年3月末,其资产总额达7.7万亿元,为第五大银行;营业网点在中国商业中数量最多,达40057个,零售客户基础规模最大,达5.05亿户。


市场认为,如能显著提升交叉销售能力,该行可能打破传统五大行竞争格局。


其次,该行存贷比和非息收入占比(2016年3月末分别为39.9%、12.2%)提升空间较大,如能达到同期A股上市银行72.3%和33.7%的平均水平,将可能大幅拓宽盈利空间。


第三,该行成本收入比(2016年3月末为61.1%)显著高于同期A股上市银行24.9%的平均水平,如果通过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将该指标降到上市银行平均水平,将可能实现收入的倍增。


此外,上海、江苏等地方银行的上市,有利于树立同类银行发展的行业标杆。例如,上海银行2015年人均净利润达127.2万元,位列A股16家上市银行之首,约为同期上市银行平均水平的2倍多。地处百强县的常熟银行,其存贷款余额在常熟市金融机构中居第一,涉农贷款余额占总贷款的比例较高,是苏南农商行普惠金融的领先样本之一。


从长远看,预计将有更多的农商行乃至民营银行加入到上市潮流中来,一些领先的银行将开启海外多地上市之路,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对已上市银行而言,要不断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发展质效,直面新的竞争;对新上市银行而言,上市只是迈出了加快发展的第一步,未来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不同类型银行,要找准自身定位,平衡好盈利增长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微众银行与奥纬咨询联合发布《全球数字银行发展与创新趋势报告》

2024-07-29 15:07
48221

一路前行:透视中信银行交易银行发展变革

2022-08-15 18:23
52013

郭树清:鼓励互联网银行发展 但必须按照金融规律和规则统一管理

2021-03-03 15:00
8222

肖钢:互联网银行发展4大建议 探索在线远程开立I类户

2020-05-30 18:11
144520

2019中国开放银行发展分析(行业+案例)

2020-03-19 21:05
73235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祝元荣 | 关于商业银行发展交易银行场景化业务的思考

2020-03-08 13:31
7885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