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引战—上市”开启邮储银行转型发展新篇章
在港上市是邮储银行完成改革路线图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走向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期望通过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持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
在港上市是邮储银行完成改革路线图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走向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期望通过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持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邮储银行”,股份代号:1658.HK)于2016年9月2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股份代号为1658.HK,以每手1,000股H股为单位进行买卖。
邮储银行的H股股份定价为每股H股4.76港元(不包括1%经济佣金、0.0027%香港证监会交易征费及0.005%香港联交所交易费)。根据发售价每股H股4.76港元计算,经扣除全球发售相关承销佣金及其他估计开支后,并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邮储银行将收取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56,627百万港元。
全球发售反应热烈
国际国内发售均超额认购
邮储银行此次全球发行12,106,588,000股H股,其中95%的H股股份根据国际发售作出发行,5%的H股股份作香港公开发售。
香港公开发售方面,邮储银行共计收到30,990份有效申请,即认购1,575,443,000股(包括使用白色及黄色申请表格及通过中央结算系统向香港结算及根据白表eIPO通过白表eIPO服务发出电子认购指示的申请),相等于香港公开发售下初步可供认购总数605,330,000股的约2.60倍。
国际配售部分,邮储银行向承配人配发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11,501,258,000股,相当于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95%(行使超额配股权前)。国际发售已经超额分配1,815,988,000股。
根据与基石投资者订立的基石投资协议,基石投资者所认购的发售股份数目现已厘定,相当于全球发售完成后邮储银行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1.51%,即全球发售下的发售股份数目约76.77%(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各基石投资者已同意其将不会且将促使其附属公司不会在上市日期后六个月期间的任何时间出售已认购的任何发售股份。
回溯邮储银行的发展历程:2007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2012年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邮储银行成功引进十家境内外战略投资者。2016年9月28日,邮储银行成功在香港上市。
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表示,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成功上市,是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又一丰硕成果。在港上市是邮储银行完成改革路线图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走向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期望通过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持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
走大型零售银行发展之路
打造优秀上市公司
成立之初,邮储银行确定了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的零售银行战略定位。九年来,邮储银行结合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大型零售银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邮储银行的网点数量超过4万个,纵贯全国、遍布城乡;个人客户数量超过5亿户,基数大、粘性强。截至2015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个人存款占存款总额比例为85.4%,个人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为49.4%,个人银行业务税前利润占比46.0%,高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同时,依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代理网点,邮储银行建立了“自营+代理”运营模式。除了差异化的战略定位、独特的运营模式和雄厚的资金实力,邮储银行还具有两大显著优势。一方面,邮储银行的资产质量优,风控能力强。另一方面,邮储银行成长潜力大,增长速度快。
截至2016年3月31日,邮储银行的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达人民币77,076亿元、人民币67,324亿元和人民币26,658亿元,在中国商业银行中分别位居第五位、第五位和第七位。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以截至2015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计,邮储银行在全球银行中位居第22位。
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表示,邮储银行将一如既往地坚守战略定位,并顺应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以上市为契机,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实力,用不断提升的价值创造能力回报股东,努力发展成为最受信赖、最具价值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着力打造成为具有高成长性和独特竞争力的优秀上市公司。
在未来发展举措方面,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表示:“在业务布局方面,坚持‘一体两翼’策略,巩固核心业务优势,针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市场情况,积极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在发展支撑保障方面,全面升级‘线上+线下’独具特色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不断提高运营效率,持续强化风险和资本管理能力,坚持‘科技引领’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强行战略,着力提升基础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