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寻求发展的一项国家战略,随着“一带一路”共同倡议的实施和推进,往哪里走?如何走?走什么?怎么走得好,走得稳,走得持久,就变成政商两界必须系统思考的问题。
“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寻求发展的一项国家战略,随着“一带一路”共同倡议的实施和推进,往哪里走?如何走?走什么?怎么走得好,走得稳,走得持久,就变成政商两界必须系统思考的问题。世界之大,天地之阔,情况之复杂,要提供一个标准答案似乎也是万难之事。但是,这不妨碍在实践与思考后抽离一些规律性或普遍性共识。8月17日至9月1日,笔者与宁夏卫视《解码“一带一路”》采访组走访越南、缅甸、柬埔寨和泰国等东南亚4国,接触和考察近20个政商对象后发现,坚定“走出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不仅理论上可行,实践上也大有可为。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去,起初是被迫转移。经过30多年大发展,中国原有的发展模式不能就地持续,最突出的问题体现在4个方面: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企业不堪重负;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严重,环境承受空间急剧萎缩;贸易壁垒增加和摩擦加剧,传统市场环境恶化;中国经济需要转型和升级,产能过剩严重,必须寻求新的投放空间。本团队15天中考察了两个中外合资工业园区、5个大型国企项目,两家中资企业商会和6家民企,行业涉及基础设施、能源、工业和商业地产、机械设备、家电、金融服务和旅游等多个领域,覆盖面广,类型丰富,规模大小不等,展示了中企走出去的活力。尽管这些对象只是4国数千家中企庞大队伍中的凤毛麟角,但不同以往的“孔雀东南飞”以及埋头精耕细作,证明“走出去”有助于企业浴火重生。泰国罗勇工业园区是个中泰合资建设的工业园,今年已经整10年,其中方总经理徐根罗介绍说,华立电表走出国门,是因为内部市场饱和,企业发展陷入瓶颈,当十多年前把目光投向泰国后发现,这里独特的气候、天气和人文环境,使家用电表在功能上获得新的拓展空间。以泰国为新门户,整个东南亚乃至广阔的世界市场呈现柳暗花明之势。此时,被逼出走的无奈变成发现新大陆般的欣喜。在新市场扎稳脚跟的华立,又联手泰国著名工业地产商安美德公司建立工业园区,为更多中国企业到东南亚打拼提供安全港湾和保姆式服务。在罗勇工业园落户的大型国企中策橡胶,由于产品对美出口被“双反”阻击而被迫寻找新市场,于是瞄准头号橡胶生产国、东南亚制造业中心及东盟最大汽车市场的泰国。2014年7月该公司在泰国设立海外首家工厂,总占地面积876亩,总投资约7亿美元,计划2016年底总产能为3个品种750万套轮胎,预期收入2.5亿美元,成为园区内占地面积最大、生产规模和总投资额最高的企业。自2015年6月一期开业至今,已完成490万套产能,销售收入1亿美元,产品销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土耳其、俄罗斯、哥伦比亚和美国。福建太子地产2015年才打入柬埔寨市场,已注册9家子公司,并形成完整的闭环产业链,成为该国房地产业龙头老大。太子地产正在金边繁华政务商务区打造集高端酒店、公寓住宅、写字楼、商业街区、国际酒店、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总体量近百万平米的新中央CBD,把中国房地产综合开发的经验快速复制到这个追求高消费和高标准的发展中国家。格力电器则以其高品质、高标准、高品位和高性价比迅速拓展越南市场,力争在2018年销售20万套,占领市场10%并进入三甲。1999年就进入越南,一度遭遇重挫的家电巨头TCL也绝地重生,把这里当作国际化重点市场之一持续发力,已成功占据市场份额16%,成为当地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品牌,为中国品牌挽回了荣誉。东南亚4国行,我们发现,合作、共赢和创新已成为中国企业拓展市场的新亮点。合作与共赢既体现在努力融入当地社会,寻求多方合作,也体现在中国企业抱团发展,打造产业链条的努力上。中石油参与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吸纳缅甸、印度和韩国公司共同开发,形成“四国六方”机制,并从土建阶段到实现天然气输送,都优先考虑造福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目标大、战略意义重要却争议最小的海外工程。据了解,管道投产以来,向国内输送110亿立方米天然气,向缅甸分输10亿多立方米,初步缓解了沿线地区能源短缺的局面。中铁六局承建越南河内吉灵—河东城铁项目,不仅尽最大可能吸纳当地劳动力,消化越南过剩的钢铁、水泥等建材,而且把13.04公里长的快轨12站点设计成融入不同地段场景、展示越南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的时尚地标,得到越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沿线居民的理解和配合,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中建六局依靠集团较高的国际化和美誉度,承建了新加坡投资的河内四季大道两大商业住宅区项目,以人性化的综合社区服务功能提升了建筑品质,为越南呈现了不同以往的城市民居样板。创新也是中国企业在东南亚4国发展的重要特点,尤其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缅甸罗勇工业园得到充分体现。西港特区由国内著名民营企业红豆集团发起,得到两国政府大力支持,建立了12平方公里的园区,不仅设立了符合当地劳动力密集和农业劳动力富裕特点的品牌服装生产厂,而且与柬埔寨政府合作,打造了一站式服务体系,5年间引入近百家中国厂商落户。山东地板生产商杜荣在园区建厂规避美国反倾销,利用热带速生杂木制作的高品质仿古地板,又成功销往美国,其投资4000万建设的两大厂房有望两年内收回成本。华立集团与安美德集团合资的罗勇工业园被誉为“工业唐人街”,开园10年来以灵活多样的经验模式,吸引了8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中国500强有十余个,入园企业投资总额逾24亿美元,年销售额超过10亿,累计实现产值65亿多美元,解决本地就业2万余人,并成为众多中资企业向其他地区拓展业务的新起点。华立集团借助罗勇工业园积累的经验和品牌,又在南美的墨西哥开辟工业园区,并考虑在北非选点打造新的码头。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打进柬埔寨短短3年,以其强大技术和设备竞争力站稳脚跟,引入五大门类设备260多套。由于设备造价较高,三一重工不是简单地出售或租赁设备给施工方,而是以设备入股方式帮助伙伴成长壮大,进而共同争取更多建筑项目,扩大资产和收益。面对“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以及中国企业的攻城掠地,东南亚4国总体持欢迎态度,尽管个别国家政府因为地缘政治因素有所犹豫,但寻求发展和搭乘中国经济腾飞便车已是基本共识,这是难得的内在驱动力。此外,上述国家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程度差异,形成对中国高中低段不同产能转移承接的客观需求和梯度空间,也为中国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可能。此行我们还看到,拓展东南亚市场的中国企业,已普遍认识到因国制宜的重要性。因国制宜对接项目,努力实现基础员工本地化、核心员工国际化,尊重、适应所在国法律、习俗、文化传统乃至就业习惯,不再盲目追求中国速度、中国效率和中国标准,而是以淡定心态精耕细作。这些变化与早期走出来的先行者已明显不同,也必将为在东南亚扎根、开花和结果奠定新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