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互换:人民币国际化一小步
邱林 |2009-04-07 16:01987
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3月29日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这是迄今我国和拉美国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交易。
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3月29日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这是迄今我国和拉美国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交易。根据该框架协议,阿根廷从我国进口商品时可以使用人民币,不必再使用美元作为交易的中介货币。此举在金融危机日益蔓延的非常时期,对稳定地区货币制度、防范金融风险和减少危机扩散性效应,起到积极意义。
除了与阿根廷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外,之前,我国已与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等国签署了相关协议,6项协议总计规模达5800亿元人民币。可见的事实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汇率不断波动,目前许多企业希望规避双边贸易活动中面临的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利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而货币互换协议正可为此提供基础。
路透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举动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版图已“趁势”从亚洲扩张到东欧、拉美。不难看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加快了与周边国家以及欧洲、拉美国家的货币互换步伐。中国与一些亟需资金的国家签订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这些国家对此大加赞赏,但这一慷慨之举的最大受益方或是中国自身面临困境的出口企业。
路透社的分析不无道理。我国与六国的货币互换更多是基于两国有贸易需求,双方产业有一定的互补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之一。不过,仅凭我国与六国实现货币互换就将人民币提高到国际化的高度上,未免太过于乐观。韩国、印尼、阿根廷等国使用我国提供的人民币,仍无法将其兑换成韩元或卢比,因人民币并非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
从这个角度分析,货币互换只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走出的一小步,在人民币没有自由兑换的前提下,人民币真正国际化仍有很多路要走,而且人民币要达到区域化也同样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而在近两三年要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也不大,至少目前我们还看不到人民币真正国际化的时间表。
金融专家田立认为,一个国际化的货币至少要具备三项基本职能,即结算职能、财富职能和投资职能。其中结算职能只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现在很多人一提起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总是要提到周边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事实,好像货币只要用于国际间结算了就一定能够国际化似的。
其实,财富职能和投资职能才是国际化货币的最重要支撑,前者体现了货币的“硬”价值,后者则体现了货币价值的实现渠道。在分析我国与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时候,一定要把事情的原委弄清楚、弄明白。我们进行货币互换,到底是要用它作为避免汇率波动对双边贸易影响的临时措施,还是要作为区域性货币的铺垫,还是准备将来要一步到位地将人民币国际化。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实行的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的政策,现在已成为了“双刃剑”:在当前的条件下,我国既不能匆忙地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同时又要抓住机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怎么样才能做到?有分析认为,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的有利条件,在国际贸易中绕过美元,推进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这就是这个方程式的正确之解。
不过,美林全球外汇战略研究机构发表报告指出,国际货币需要强大的政治、军事、外交力量做后盾。尽管中国有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稳定的政权、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中国资本市场缺乏深度与广度、债券市场仍比较落后、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没有完成,显示人民币尚未做好国际化的一些前置准备。
这些观点虽然我们不一定完全接受,但有一点是明确和清晰的,即真正的国际化是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最起码要使我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也能采用人民币结算,就如同现在的美元一样。目前,我国与六国实现货币互换,乃至于在双边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离这个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切不可盲目冒进。应该看到,现在与部分国家实现货币互换,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小步,也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除了与阿根廷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外,之前,我国已与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等国签署了相关协议,6项协议总计规模达5800亿元人民币。可见的事实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汇率不断波动,目前许多企业希望规避双边贸易活动中面临的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利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而货币互换协议正可为此提供基础。
路透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举动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版图已“趁势”从亚洲扩张到东欧、拉美。不难看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加快了与周边国家以及欧洲、拉美国家的货币互换步伐。中国与一些亟需资金的国家签订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这些国家对此大加赞赏,但这一慷慨之举的最大受益方或是中国自身面临困境的出口企业。
路透社的分析不无道理。我国与六国的货币互换更多是基于两国有贸易需求,双方产业有一定的互补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之一。不过,仅凭我国与六国实现货币互换就将人民币提高到国际化的高度上,未免太过于乐观。韩国、印尼、阿根廷等国使用我国提供的人民币,仍无法将其兑换成韩元或卢比,因人民币并非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
从这个角度分析,货币互换只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走出的一小步,在人民币没有自由兑换的前提下,人民币真正国际化仍有很多路要走,而且人民币要达到区域化也同样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而在近两三年要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也不大,至少目前我们还看不到人民币真正国际化的时间表。
金融专家田立认为,一个国际化的货币至少要具备三项基本职能,即结算职能、财富职能和投资职能。其中结算职能只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现在很多人一提起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总是要提到周边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事实,好像货币只要用于国际间结算了就一定能够国际化似的。
其实,财富职能和投资职能才是国际化货币的最重要支撑,前者体现了货币的“硬”价值,后者则体现了货币价值的实现渠道。在分析我国与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时候,一定要把事情的原委弄清楚、弄明白。我们进行货币互换,到底是要用它作为避免汇率波动对双边贸易影响的临时措施,还是要作为区域性货币的铺垫,还是准备将来要一步到位地将人民币国际化。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实行的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的政策,现在已成为了“双刃剑”:在当前的条件下,我国既不能匆忙地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同时又要抓住机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怎么样才能做到?有分析认为,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的有利条件,在国际贸易中绕过美元,推进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这就是这个方程式的正确之解。
不过,美林全球外汇战略研究机构发表报告指出,国际货币需要强大的政治、军事、外交力量做后盾。尽管中国有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稳定的政权、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中国资本市场缺乏深度与广度、债券市场仍比较落后、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没有完成,显示人民币尚未做好国际化的一些前置准备。
这些观点虽然我们不一定完全接受,但有一点是明确和清晰的,即真正的国际化是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最起码要使我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也能采用人民币结算,就如同现在的美元一样。目前,我国与六国实现货币互换,乃至于在双边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离这个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切不可盲目冒进。应该看到,现在与部分国家实现货币互换,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小步,也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