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264亿:一季度基金业发行情况报告
“水”知道你的情绪的答案,而“新基金”知道市场的答案。
4月3日,鹏华基金经初步统计后向记者透露,该公司旗下鹏华沪深300基金共募集资金近20亿元。——这是一季度最后一只募集完毕的新基金。至此,所有一季度成立的22只基金的规模一个不漏的统计数据:合计募资规模达到474.264亿元。
一季度,是A股全球独领风骚的一个季度,也是新基金发行的又一个高峰季度。事实上,一季度的基金发行不仅向市场输送了流动性,许多细节的变化反映着市场正在运行的状况。
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跷跷板
当然,一季度新基金最明显的变化是募资规模的扩大,但以春节为时点,反映出投资者从不确定到确定的心理变化。
“如果我们的基金放在年后发行,规模肯定会更好。”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称。该公司赶在年前基金募集完毕。
如果观察一季度的基金募集情况,一月份成立的基金并未和2008年的情况做一个分割,相反是一种延续:股票型基金低迷,保本型基金畅销。
1月份成立的基金中,规模最大是只保本型基金——交银施罗德保本基金。该基金于1月15日正式募集成立,认购份额高达49.564亿份。而该基金主要资产的配置比例是: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保本资产占基金资产的60%―100%,股票、权证等收益资产占基金资产的0%―40%。
而同期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则没有那么幸运,普遍在个位数摇摆。比如长城双动力1月19日基金正式成立,募集4.858亿元;上投摩根中小盘基金1月16日成立,募集8.261亿元。
但1月份投资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动。当月沪指上涨9.33%,相反国债指数下跌0.5%。某基金公司人士透露,银行率先抛售债券,基金跟进并将筹码兑换成股票造成债券价格下挫而股票价格上扬。
春节过后,仿佛一夜之间“跷跷板”效应被众多投资者所认可,新基金发行面貌渐变。2月中旬成立的华商收益增强和华宝兴业增强收益两只债券行基金的募集金额降至了12.45亿元和22.58亿元。于此同时2月底成立的诺德增强收益和光大保德信均衡精选两只股票型基金募资规模率先迈过10亿元大关。
3月份,投资者将筹码彻底向股票型基金转移。股票型基金募资规模连创大半年来的新高,先是3月初工银沪深300募资36.064亿元,3月20日易方达行业领先企业再创新高,募资40.918亿元。
而3月份中上旬成立的债券型基金表现萎缩,金元比联丰利以及国泰双利债券的成立规模均不到20亿元。统计季度7只债券基金合计募资127.76亿元,平均成立规模只有18.25亿元,远远低于去年债券基金平均29.38亿元的首发额。
值得关注的是,从3月20日之后,基金进入最密集的成立阶段,先后成立了南方沪深300、鹏华沪深300、民生加银品牌蓝筹灵活配置、易方达行业领先企业、中银行业优选灵活配置、兴业有机增长灵活配置等5只基金,平均两天一只。并且,它们全部是股票型基金,平均募资金额高达24.7亿元。
档期相同且渠道良好的营销效果,表明投资者的信心恢复,对证券市场的看法从不确定性向确定性转变。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在一季度成立的22只基金中有13只基金为偏股基金,合计募资额为258.51亿元,创出自去年以来偏股基金单季度首发规模 新高,显示偏股基金在遭受去年的重大打击之后,其“造血”功能正在逐步恢复。
这些基金将在3-6个月内建仓,为市场输出流动性。
3月27日结束募资的鹏华沪深300是一季度最后成立的基金,虽然募资金额不是最高,但是它展现出新基金发行的另一特点:散户化。
该基金募集份额近20亿元,有效认购户数超过37500户,户均认购5.3万元。这是久违了的散户化特征。
去年4月份开始,由于新基金募集资金的锐减,机构成为认购主力。去年4月间成立的东吴行业轮动股票型基金首发规模达31.73亿元,其有效认购户数为25180户,平均每户的认购金额高达12.6万元。去年5月28日公告成立的嘉实研究精选基金,首发募集规模高达18.1亿元人民币,其有效认购户数为13950户,户均认购金额也同样不低,接近13万元。
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至年尾,不少股票型基金的户均认购金额超过20万元。2007年底,中国基金散户化情况达到有史以来的极致,个人持有基金份额的比例达到90%,而2008年底则轻微回落到86%左右。今年1月份成立的长城双动力认购额为4.858亿元,但只有2,298户有效参与,户均21.14万元。
根据2008年全年统计,股票型基金户均持有基金2万份,户均超出10倍的认购量显然不正常。在季报披露后,遮羞布掀开,捧场机构撤离,造成基金份额大幅缩水。
好的现象是随着一季度行情的展开,基金展开了一场“去机构化”的运动。这种去机构化的运动是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市场配合,散户再次掀起了将银行的钱搬家到基金公司那里的搬家运动。另一方面是基金公司有意如此。据深圳某基金公司市场人士称,该公司3月份发行新基金时,并不像去年那样去做机构的工作,更多的是去做普通投资者的工作。他戏称:“找机构原本是赚面子的事情,但媒体每每就此做文章反而丢了面子。”
一季度可以看到一张清晰的散户化路线图。在长城动力之后,1月份成立的汇添富价值精选户均认购金额在12.6万元;2月份,诺德增强收益、诺安成长等基金的户均认购金额降至了8万元级别;3月份初宝盈核心优势灵活配置进一步降至7万元、十多天后南方沪深300降至6万元、最后鹏华沪深300降至5万元级别。
债券型基金也表现出去机构化的特征。去年,固定收益基金结构化明显,突出的例子是2008年5月21日结束募集鹏华丰收债券型基金首发规模达21亿元,有效认购总户数为6276户,户均认购金额约达33.46万元。同日宣告成立的华富收益增强债券型,此次募集净认购金额为7.57亿元,有效认购户数为2747户,户均认购金额约为27.55万元。至2008年底,固定收益类的基金的机构化比例明显大于偏股型基金,机构化比例超过了40%。
一季度成立的债券型基金户均认购金额多在10万元左右,金元比联丰利的户均认购金额甚至降至了4.25万元。这说明机构的风险偏好也出现了散户化特征。
值得关注的是货币型基金在一季度被机构广泛认购,当季发行的唯一一只货币型基金国投瑞银货币募资38.33亿元,户均认购金额接近46万元。
深圳一合资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负责人介绍,一季度信贷的宽松造成许多机构现金充沛,因此货币型基金受到追捧。据介绍,不但是新基金,许多先前成立的货币型基金亦出现了大幅的净申购。
渠道:工行建行扩大领先优势
今年一季度的新基金发行继续被工行和建行两大龙头垄断,两家银行均托管了22只中的9只,合计托管18只。中国银行托管两只,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则分别托管了一只。(托管行往往是发行主渠道)。
2006年年底,工建农中四大银行分别托管73只、54只、48只和45只公募基金,最大差距不到30只,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特别是建行和农行、中行之间只相差不到10只,处在同一梯队。然则,两年过后差距明显扩大,截至2008年年底,工行和建行目前分别托管了113只和100只基金,两行相加占市场的60%。仅建行就分别比中行和农行多33只和37只,已经处在两个不同的梯队。到了2009年一季度,工建两行的垄断性更趋加强。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为何基金公司喜欢向工行、建行扎堆?深圳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该公司选择工行做托管行是希望同强者共赢。两行最大的优势是客户量,据公开数据,今年1月份,工行客户存款已达到5万亿元,成为国内首家存款余额超过5万亿元的金融机构;建行的个人存款余额也达到了3万亿元。而全国居民储蓄余额为22万亿元。2008年,工行、建行为托管行的基金销售情况要好于其他行。销售3亿元以下迷你基金的比例也小于其他行。
因此,一季度渠道战异常激烈。基金公司的手法便是向银行让利。
2008年,当基金销售不佳时,基金公司为了获取银行的支持往往会给银行诸多好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认购费全额给银行、其二是管理费分成、其三是首发激励和尾随佣金。据业内人士介绍,后两项激励根据不同的公司对不同的银行均有差异。一般来说大基金公司议价能力较强,分给银行的管理费和激励奖金较低,小公司反之。
平均而言,以股票型基金为例,基金公司会给予银行40-50%的管理费分成;首发激励约占募集资金的0.3%。在2008年,有传出一些基金公司给银行基金销售金额1-2%的首发激励。
虽然今年一季度市场回暖,但上述“潜规则”并无变化。原因便是基金密集发行,并且扎堆少数几家银行,造成银行的话语权地位依然很高,基金公司议价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