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企业老板跑路

2016-07-29 22:441036

本节中讲述这五个跑路老板故事的基层行长曾就职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担任过部门经理、支行行长等职务,他说自己是做了十多年一线工作的“银行客户经理”,打交道的客户也多为小微企业。

来源:银通智略


本节中讲述这五个跑路老板故事的基层行长曾就职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担任过部门经理、支行行长等职务,他说自己是做了十多年一线工作的“银行客户经理”,打交道的客户也多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无法到证券市场上融资,多依赖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行业周期的变化,每每很快传递到这些在市场上浮沉的小微企业,而最终提心吊胆的还有战斗在第一线的银行客户经理。深入剖析跑路事件可以发现,部分银行在授信调查及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授信调查不禁止、贷款资金监控和贷后检查流于形式等问题。


基层银行行长的口述:我所经历的5个跑路老板的故事


1棉花收购加工厂老板


2011年冬天,我的一个客户,跑路了。这位老板从走街串巷收棉花的棉花贩子做起,一步步积累,开了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2009年,老板看到附近有些无纺布企业效益好,就投了大约500万,建了个无纺布加工厂。当时我去考察,看到的是最新款的设备,可是投产之后,形势急转直下。2008年国家支持上基建项目,无纺布作为防水材料,需求很旺盛,但到了2011年需求量骤降。而且,好客户都在老厂商手里,新人进来,只能去做不好收款的客户。


老板跑路的时候,欠银行600多万,欠民间高利贷600多万元。银行的600多万元是多年来一直续贷的,在经营旺季的时候放下来,在淡季的时候就还上一部分。民间的600多万,据说刚开始只有300多万,后来利息越借越高,从2分到5分,再加上利滚利,成了600多万。


春节前后,公安局利用经侦手段把他抓回来了,拘留了几天,就放出来了。我请他到银行里来,问他还有没有还款能力。他从衣服里掏出一大堆白条,说这是客户欠他的货款,去要了好多次了都没收回来。后来,担保人为他代偿了这笔贷款,总算有惊无险。


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微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的案例。


2投资KTV的食品批发商


2012年4月,我们给这位食品批发商发放了贷款;9月,他想增加一些额度。我问为什么,他说要合伙开一家KTV。我问要多少钱,他说800万。我说“你们这是在找死”,他们没有一丝不安,向我说KTV是多么赚钱,管理不用担心,专业的KTV管理公司保证每天营业额5万元,2年收回全部投资;资金也不是问题,有人说要投200万入股,但是他们不要。我说,第一,职业经理人靠不住,小微企业要靠自己管理;第二,如果有人入股,双手欢迎,减轻资金压力,降低风险。可是他们己经深深地沉醉在对KTV赚钱的憧憬之中了,一句也听不进去我的话。


2013年1月份,春节前夕,他们的KTV经过紧张施工,终于试营业了。总投资达1000万,超出了预算;但每天的营业额也就两三万,与经营公司承诺的五万相差甚远。一个月五六十万的营业额,除去各项开支,利润大概有二三十万。他们很满足,相对于原来的食品批发行业,利润非常可观了。


2013年4月,他的贷款到期,还款后,又给他贷了款。当时也心存侥幸,也许他真能走出多元化投资的宿命,一举转型成功。但是,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2013年8月8号,他的合伙人选了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跑路了。这位合伙人通过民间借贷融了500万,而这500万里,这位老板就担保了200多万,债务人跑了,债权人让他还。


8月12日,我找到他,告诉他,当前处置的办法只有一个,抓紧把KTV卖了,还上债,你还继续卖你的矿泉水方便面。他说考虑考虑。当时有人出价400万接手,可是半年前投的是整整1000万啊,他舍不得。之后,银行不再续贷,债主们轮番催收,他一跑了之。好在他的几个联保体成员还正常运转着,己经达成了还款协议。


3买地的物流公司老板


这是2013年的一笔业务,没等批下来,申请人就跑路了。


这是一家物流公司,名下有二十多台危险品运输车,没有贷款。我去考察,财务柜台的收付款还挺忙,一大排大货车整整齐齐地停在车场上。除了这块租来的停车场,老板在工业园区又买了60亩新厂区。我不明白,一家物流公司为什么要买这么多地,而且要建厂。有的物流公司,只有一间办公室,只管着车辆档案,连停车场也不提供。老板含含糊糊地介绍了自己的项目规划:先建设1万吨的存储项目,再建个10万吨的溶剂油生产装置。看得出,他对物流还算在行,但明显不太了解仓储和生产。我问他:“新厂区投了多少钱?”老板说:“买地花了600多万,填土100多万,搞建设花了小200万,加起来快1000万了。”我问他:“资金来源有哪些?自有资金占多少?”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顾左右而言他。


不过瑕不掩瑜,他的材料报上去,审批人员一看还算不错:贷款不多,资产实力还可以,就是担保人稍差一些。为担保人的事,来回折腾了好几遍,一拖就是一个多月。就在审批过程中,他跑路了。之后听到消息,他总共欠款2000多万,全是民间借贷。又听说,他借贷主要是用于买地,两年前园区刚开始建设,土地价格很便宜,大约就是10万一亩。他的物流项目属于政策比较支持的项目,拿地手续办理很快。他当时手里也没有多少钱,七借八借,利滚利,最后居然成了2000多万。后来,法院把那60亩地拍卖了,成交价2000多万,几乎能把他的窟窿堵上,但是他还是没有回来。


这家企业犯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为了买地而买地,搞不清资产的用途。第二,以短期借款投固定资产,“短贷长用”,而且用的是高息的民间资金。


4大打广告的水泥厂老板


按照一般的逻辑,企业如果还不上贷款,就可以宣布倒闭了,不一定要跑路。这家企业知名度很大,高速公路两旁的广告牌有好多块,估计每年仅这一项广告费也上百万元。企业原是一家小水泥厂,由于在市区附近,不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政府就责令搬迁。于是易地重建,新厂区很气派,500亩地,有三个大项目:水泥项目、超微矿粉项目、预应力管桩项目。


我接触到这家企业,是因为年底银行与企业的银企对接会选在这家公司开。老板讲话不如其他几位慷慨激昂,只说自己的产品是一种新型建材,不同于传统水泥,但是听起来还是水泥。会开完了,不久就过春节,春节之后不久,就听说企业被债主们堵门,随后宣布倒闭。


这家企业倒闭有诸多原因。首先是赶上政策不支持:一是政府的拆迁补偿款,总数有几千万,但是政府只到位了一部分;二是他想着土地证办下来,以土地证抵押,银行贷款很容易获批,但在房地产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水泥产业属于不支持行业,多家银行都未批准贷款。其次,这里不是水泥厂聚集的地区,也不是原材料产地,在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第三,管理杂乱无章。水泥厂倒闭后,有债权人去收应收款,但到水泥厂一问,说是业务员已经把钱拿走了,债权人回到自己企业一问,并没有收到这笔钱。管理松散,指头缝里就漏掉不少。


虽然资金紧张,企业还是花了很多不该花的钱。首先,圈地500亩,根本用不完。第二,企业内部设加油站,企业的车辆并不多,纯属浪费。第三,客户都是靠销售员维护的,却在户外乱投广告。


5三次代偿担保债款的好老板


想起来这个案例,总是百感交集。人是好人,企业是好企业,可是时运不济,世事弄人。故事1中的棉花收购加工厂老板跑路后,本故事的主人公是受伤最重的当事人。他为棉花厂老板担保最多,代偿了近400万。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他要倒下了,但还是坚强地生存了下来。代偿后,银行又相应的增加了一部分额度,就这样挺过来了。


2013年续授信的时候,他担保的另外一家企业又倒闭,替人代偿了100万。谈到两年内两次代偿,他妻子眼含泪花:“这些年省吃俭用,别说到城里买房子、换好车,就是贵一点的衣服也不舍得买,谁知道最后替别人还了账!”谁知厄运远远没有结束,2014年,他担保的一户又出了问题,这次似乎躲不过这一劫。这一笔担保不但替人代偿了100多万,而且造成了两个最不利的后果:一是大家都认为他撑不住了,没有人给他担保;二是当地一家银行的贷款到期后没有续贷,这样就形成了资金链断裂,在我们行的贷款出现逾期。


平常人很难理解这个老板的是:老板明知对外担保有风险,为何还要担保?当事人都是有苦难言。这位老板也是做棉花加工行业的,在棉花收购期需要大量资金,而这些企业一般都位于乡镇上,既没有房产证,也没有土地证,想贷款就必须互相担保。而且,同行业担保更加加剧了风险:行情不好是大家都面对的问题,有的企业感觉到没有前景就摞挑子不干了,像这位老板这样坚强的企业家不仅要勉力维持经营,还要为别人代偿。这是联保制度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


案例分析


现金去向分析


1、长期投资


大多数倒闭的企业,都存在短贷长投的问题:将短期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短贷用高成本的民间资金,固定资产却迟迟不能产生效益,资金供需的错配,导致很快就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但是一定时期内,这个问题能够掩盖,企业的问题不会暴露出来。但是有两个关键前提:第一,经济比较景气,经营性现金流量为正值,而且能够覆盖短期借款;第二,社会融资环境比较宽松,企业容易获得贷款,对短期贷款进行搭桥、转贷。如果银根紧缩,银行没有贷款额度,或者企业经营情况不佳,银行不贷款,而已有短期贷款又面临到期,企业立即就陷入绝境。


短贷长投的错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银行的原因,也有企业的原因。


从银行资金来源上看,无论是居民储蓄还是企业存款,都出现短期化的趋势,而且以活期为主,定期存款比例不断降低。银行信贷坚持“流动性”的原则,如果固定资产发放比例偏高,就会出现“短存长贷”问题,使银行资产负债表期限错配。


反映在贷款程序上,短期授信更容易获批。中长期贷款主要是项目融资,银行一般认为这个品种风险高、期限长、流动性差,所以在审批程序复杂、审批时间更长。企业为了早投产、早见效,就铤而走险,以短期贷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往往是等到项目贷款批复放款的时候,企业己经投产了,这样在贷后检查和外部监管上又存在一定问题。


在还款方式上,短期贷款也更方便。中长期贷款相对利率要高,一般是按月还本付息,对企业的现金流是个考验。而短期贷款到期后,企业使用过桥资金“倒一倒”,现金流在一定期限内不会减少,甚至有的企业这将种还款方式归纳为“只还息、不还本”。


企业的倒闭未必是资不抵债,大多数是资产是大于负债的,但资产和负债出现错配,资产是固定资产,很难变现,负债是流动负债,迫在眉睫,资金链一旦断裂,就可以宣布企业倒闭。而且,短贷长投导致银行的短期贷款被投在了固定资产上,但是有的项目属于产能过剩项目,投产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企业长期维持低利润甚至亏损,银行背负巨大的风险。甚至当这些“僵尸企业”想破产而政府不同意的时候,事情就更复杂了。


2、存货


做信贷有个常用的考察企业的手段:核库存。库存是企业的重要流动资产,核实库存是摸清企业资产规模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即使库存是真的,如果卖不出去,又有什么用?


有家卖家电的企业,主要某一线品牌的冰箱、洗衣机、电视。女老板的丈夫五年前因车祸去世,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独自将公司支撑起来了。贷款逾期一段时间了,老板一直在拼命的找钱,可是还是没有找到。一般意义上讲的借款人跨行业投资、多元化经营、担保链风险、企业主不良嗜好等情况,她都不存在。只是有一些她丈夫赊出去的账不好去要,很多账她都不知道,也没留下什么单据。还有市场的原因,2013年的家电市场非常糟糕,因为前两年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和节能补贴政策,把市场都透支了。厂家的产能并没有多少变化,就给各级代理商派任务,如果完不成任务就取消代理权。她的库存还有将近300万,即使低价促销也无济于事。


其实不只是家电行业,其他很多行业的代理商,也面临类似困境。上游厂商的过剩产能最终转嫁给了经销商。去库存化的关键在于提高库存周转效率,不应该以流通业的重库存化为代价,库存转移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时间就是成本,没有库存周转效率的提升,就没有资金周转率的提高;而没有资金周转率的提高,就有可能导致公司运转的停摆,资金链的断裂。从财务角度说,库存是企业的流动资产,但从运营角度看,库存并不是企业的资产,而是一种“浪费”。丰田把库存称为“万恶之源”,多余的库存不但积压资金,增加利息支出,而且产生不必要的搬运、维护、空间,并且极易造成物料过期,不可使用,导致巨大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库存会成为问题的“缓冲剂”,当有大量库存存在时,很多问题如交货延迟、设备故障、品质缺陷、管理失误等都会被隐藏起来不被管理层察觉。所以说库存不仅是现金流的杀手,而且还是管理问题的杀手。


3、应收款


对于很多小企业来说,一年的盈亏情况,往往要等到年三十收款时,才能决算出来。应收账款风险比较难以觉察到,因为企业不是没有订单,也不是产品卖不出去,而是选择客户失误,在回款过程中缺少控制。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经济下行、产能过剩是外因。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外需不足、内需乏力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内一些企业开始经营困难,这时他们往往会利用自身的信用额度,从上游供货企业进行赊欠。另外,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上供大于求,库存积压严重,行业内的同质化竞争,往往通过价格战、延长账期获得客户。这就导致了三角债的恶性循环。


重规模、轻效益是内因。销售部门往往只追求销售业绩,不重视销售的回款,有些企业没有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随意给予客户优惠的付款条件,结果造成日后应收账款的回收困难。我们常常发现某个单位很多应收账款的账龄是几年前的,外国人对这个现象都很吃惊‚因为在很多国家,法定超过半年的应收账款就必须作为坏账。


与上世纪90年代的“三角债”危机牵涉的多为国企不同,这一轮经济危机之后的“三角债”牵涉的更多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最容易形成三角债的产业链上,大企业在原料、辅料供应中处于上游,如果大企业资金紧张,寄生在它周围的中小企业则没有了源头活水,相互之间开始欠账,三角债的情况就会加剧恶化,原本就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就成为“三角债务链”资金压力的主要承担者。被“三角债务链”绑架的企业,时刻面临着多米诺骨牌式的资金链危机。


4、担保圈


故事5中的好老板资金链断裂了,问题主要出在担保圈。对于企业经营中的战略问题,我们银行工作人员都可以明确提出来,但有两个问题,提出来也没有用。这两个问题,一个是民间借贷,二是担保圈。对于中小微型企业来说,几乎没有不用民间资金的,或多或少而已,频率高低而己,尤其是还贷款的时候,不用说,也是借的民间资金。更为头痛的是担保圈的问题,这既然是个圈,就是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


担保圈的风险,加上高利贷的风险,是企业的两大杀手,可以瞬间让企业窒息。对于小微型企业,一般都缺少土地、厂房等抵押物,由几家规模和实力相当的企业组成联保圈、互保圈,这曾经被认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的担保方式。但是,近两年产业呈现空心化,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担保链上的一些企业也介入民间借贷市场。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民间借贷的泡沫首先被刺破,风险也会向担保圈企业传导。


面对担保问题,银行也是纠结的。第一,如果企业太稳健,太慎重,只做抵质押贷款,那么银行的业务量就会大减。第二,抵押物变现困难,如果借款人不还款,真到了诉讼处置阶段,抵押的变现便利性反而不如担保。但是到了经济下行期,抵押的好处是显现出来了,无论企业是否倒闭跑路,无论是否资不抵债,毕竟还有资产,还有收回的希望,而换作担保的话,回收的希望很小了,或者难度很大了。


跑路频发为哪般


一是当前我国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部分企业受经济下行影响,由于市场不景气、经营成本上升、流动资金周转不畅等原因,出现了经营困难,现金流紧张,有的企业甚至资金链断裂,面临停产停业。如某小麦收购加工企业受小麦价格波动影响,企业损失严重,无力归还银行贷款,企业法定代表人携款潜逃,导致银行4498万元贷款出现风险。


二是过度融资,企业盲目扩张。部分企业利用关联公司大量获取银行资金进行盲目投资,获得的利润无法覆盖融资成本,资金链条断裂。如某矿业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利用控制的4家贸易公司及1家矿业公司,在多家银行获取授信后进行盲目投资,因投资回报率较低、融资费用较高,造成其现金流短缺而资金断裂,老板失联,导致5家企业1.86亿元银行贷款全部出现风险。


三是参与民间融资,深陷民间借贷纠纷。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风险呈现上升趋势。在银行收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时,部分企业为缓解一时的资金紧张,选择了民间借贷,而流动资金的持续紧张,导致企业的短期借贷变成长期,过高的借贷成本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如某罐头厂法定代表人刘某涉及4129万元的民间融资,是其银行贷款余额的2倍左右,由于企业利润水平难以覆盖过高的融资费用,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难以为继,陷入债务纠纷,法定代表人及其妻子失联,2607万元银行贷款出现风险。


四是存在经济纠纷,公司损失巨大。部分企业深陷经济纠纷,由于拖延时间长,造成公司巨大损失。如在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将公司原址土地入股49%建设雅斯国际广场,后因与雅斯集团产生法律经济纠纷,相互诉讼拖延时间较长,广场迟迟未能动工开建,公司蒙受巨大损失,因法人代表个人投资面较大从而造成资金链紧张,老板失联,2260万元贷款出现风险。此外,一些企业老板有赌博等不良嗜好,产生巨额负债,断送了企业的发展。


案例启示


一是授信调查不充分,企业信息掌握不全。部分银行对上述企业进行授信前,未对企业的关联企业信息、经济纠纷、实际资金需求、民间融资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导致关联企业未进行统一授信、授信总量超过企业实际需求、关联企业间相互担保等现象,形成潜在风险。如上文提到的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2010年就已经陷入与雅斯国际广场的土地经济纠纷,但是该市两家银行依然于2013年向该公司发放贷款2260万元,且未在企业老板失联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二是信贷资金用途监管流于形式,贷后管理不到位。部分银行在贷后管理环节对企业实际经营活动和信贷资金真实用途监控不力,企业挪用贷款现象屡屡发生,企业现场回访和贷后检查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如某罐头厂利用该厂职工取得的个人贷款充当企业流动资金使用,银行未严格监控资金流向,导致贷款资金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形成潜在风险。


三是过度依赖第二还款来源,忽视第一还款来源。当前,商业银行在业务授信过程中往往把借款人能否提供抵押物或是否有担保公司担保作为授信发放的主要依据,忽视了对借款主体自身还款能力的评估。老板跑路的企业贷款大都由担保公司进行担保,贷款行认为抵押担保足值、有效,并有担保公司承诺代偿,没有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判断,加大了贷款风险。


注:本文摘自银通智略报告《客户经理手册》(2016年6月)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

2024-11-14 12:07
54701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

2024-11-06 14:30
47110

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向有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收购存量土地 央行提供必要再贷款支持

2024-10-21 14:51
55047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商业银行不得强制搭售理财、基金、贵金属等金融产品

2024-09-19 13:40
144576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商业银行不得强制搭售理财、基金、贵金属等金融产品

2024-09-19 13:40
144883

德国工会敦促政府停止进一步出售德国商业银行股份

2024-09-13 13:04
11588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