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五年增长逾10倍

2016-07-26 14:189302

“人民币有望在两年内超越日元和英镑,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全球第三大货币。”7月24日,《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下称《报告》)编委、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在该《报告》发布会上表示

来源:第一财经


“人民币有望在两年内超越日元和英镑,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全球第三大货币。”7月24日,《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下称《报告》)编委、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在该《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5年底,综合反映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的量化指标RII达到3.6,五年间增长逾十倍。


《报告》的主题为“货币国际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管理”。《报告》指出,要在现行金融监管框架当中增加“宏观审慎”维度,明确宏观审慎政策的具体实施部门。除了维护货币稳定之外,央行应当被赋予更多的保障金融稳定和加强金融监管的职能。


此外,《报告》聚焦宏观管理问题,深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阶段后的宏观金融政策调整及其过程中可能诱发的宏观金融风险。《报告》提出,应基于国家战略视角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为实体经济稳健增长、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最终目标提供根本保障。


人民币国际量化指标RII五年增长逾十倍


《报告》称,截至2015年底,综合反映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的量化指标RII达到3.6,五年间增长逾十倍。2015年,人民币直接投资和境外贷款的大幅度增长,成为推动RII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同时外国官方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比例不断提升,根据IMF的数据,人民币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例达到1.1%。


近年来,贸易结算,人民币金融结算,储备货币比例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报告》称,我国对外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接近30%,将全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份额推高到3.38%。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达到736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94.53%;同时,国际信贷、国际债券和票据交易中的人民币份额也快速增长,使得国际金融交易的人民币份额跃升至5.9%。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余额达3.31万亿元。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新货币篮子确定的人民币权重10.92%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向松祚表示,这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世界和中国是双赢的结果。虽然人民币被官方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但“官方身份”未必自然产生国际货币的“市场地位”。“入篮”并不代表人民币国际化目标已经实现,其最终目标是要获得与中国经济和贸易地位相匹配的货币地位,注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民币能否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之一,还是要取决于国际市场使用和持有人民币的实际情况。


一般来说,主要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应当满足这样几个条件:综合经济实力、贸易地位、币值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以及宏观管理能力。向松祚介绍,从过去几年的实际情况看,前几个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但长远来看,宏观管理可能形成一个短板。由于宏观管理能力同时又影响了币值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等其他因素,需要特别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与提高,以此赢得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长久信心。


央行应被赋予更多加强金融监管的职能


“央行应当被赋予更多的保障金融稳定和加强金融监管的职能。”《报告》认为,应当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作为制度保障,将汇率管理作为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抓手,将资本流动管理作为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的关键切入点,全力防范和化解极具破坏性的系统性金融危机,确保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最终目标的实现。


“国际货币多元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国际贸易格局变迁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都可能促成国际货币格局调整。越是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之际,我们越要稳住自己,从容应对政策调整和宏观金融风险管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底线。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就是对一切质疑声音的最好回应。”向松祚表示。


针对市场关注度极高、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影响极大的关键问题,《报告》提出了核心结论与建议:首先,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和汇率管理问题。应当进一步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管理浮动逐渐过渡到自由浮动。汇率政策目标的实现方式从直接干预为主转向间接干预为主,加强市场预期管理,保持长期汇率在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重视政策溢出效应,加强国际间政策沟通与协调,追求与最优货币政策目标相符合的汇率政策目标。


其次,关于跨境资本流动与国内金融市场、机构和实体经济稳健性的关系问题。资本账户开放要与汇率制度改革相互配合,坚持“渐进、可控、协调”的原则,适应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第三,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宏观金融风险管理问题。《报告》针对目前多头监管存在的政出多门、职权交叉、责任不明、严宽不一等问题提出: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明确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原则,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加强系统性风险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具体来看,要在现行金融监管框架当中增加“宏观审慎”维度,明确宏观审慎政策的具体实施部门。除了维护货币稳定之外,央行应当被赋予更多的保障金融稳定和加强金融监管的职能。


从功能和机制上厘清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微观审慎和行为监管四者之间的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全面提高金融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同时建立有效的危机处置机制并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触底反弹 贸易冲突下亟需加强国际协调

2018-07-16 16:17
18733

美元走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降近三成 “一带一路”沿线贡献过半结算

2017-07-17 14:34
2502

人民大学报告: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劲增49%

2013-07-05 16:45
1215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上升“双驱”计价格局渐现

2013-06-25 17:27
843

2012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增49%

2013-06-20 10:55
881

人民大学报告: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劲增49%

2013-06-18 16:15
59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