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业绩分化发展路径多样
近两个月,上市银行2015年年报及2016年一季报陆续出炉,引发业内外高度关注与热议。本文基于经营数据的比较分析与对银行业发展的持续观察,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态势、经营转型、队伍建设等提出一些看法与研判,供参考。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胡婕 熊园
——基于上市银行最新经营业绩分析
题记:近两个月,上市银行2015年年报及2016年一季报陆续出炉,引发业内外高度关注与热议。本文基于经营数据的比较分析与对银行业发展的持续观察,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态势、经营转型、队伍建设等提出一些看法与研判,供参考。
数据分析与主要结论
1.净利增长降至个位,拨备计提增加是最大负面因素
2015年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平均增速不足6%,其中五大行平均增速仅为0.79%,逼近“零增长”。2016年一季度情况未现好转,16行中有9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不足6%。利润增速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2015年净利润增速贡献因素分解情况看,拨备计提是拖累16行净利增速放缓的最主要因素,利差收窄是第二大负面因素。
2.不良贷款攀升,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是“重灾区”
自2012年四季度以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及不良贷款余额呈“双升”态势。2015年16行不良贷款总额为9942亿元,同比增长近50%;16行不良贷款率平均为1.47%,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基点,但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34个基点。2016年一季度,16行中有11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继续攀升。从风险抵补能力看,各行拨备覆盖率显着下降,多行逼近150%的监管红线。
3.息差迅速收窄,降幅显着
在连续5次降息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双重作用下,2015年我国银行业季度NIM平均值为2.53%,较2014年下降11BP。2016年一季度,所有披露相关数值的11家银行(除平安、南京外)息差均有较大程度的收窄。
4.手续费收入增长较快,成为支撑利润增长的主力
2015年,16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平均增速高达31.6%,多数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均有提升。与此对应的是各行(除招行、兴业)净利息收入占比的下降,其中民生降幅接近7个百分点。
5.存款增速回暖,但负债稳定性有所下降
2015年股市波动成为银行存款波动的重要原因。股市上半年持续走高,各行存款增速普遍降低;随着6月中旬股票市场大幅下跌,存款逐步回流银行体系,存款增速回暖。从全年看,五大行平均存款增速7.5%,显着高于上年的4.6%。16行总负债平均同比增速为17.6%,高出存款6.4个百分点;除民生外其余15行存款占比均较上年下降;大中型银行除交行、民生、平安、光大外其余9行同业往来负债占比均有提升。同业负债缓解了负债压力,但负债稳定性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6.加强成本管理,成本收入比普降
2015年,大型银行、中型银行和小型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分别下降了1.1个、2.7个和0.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各行业务及管理费增速明显低于营业收入增速。面对经营发展中的压力,上市银行普遍加强了成本管理,经营效能进一步提升。
7.持续推进渠道转型,智能化网点兴起
网点是银行服务客户和经营管理的前沿阵地,也是最昂贵的经营渠道和主要的成本中心。面对客户网点到店率不断下降的严峻挑战,2015年上市银行多措并举,推进网点转型。一方面,大型银行着力推进网点布局优化,将部分老城区网点迁建至开发区、高新技术区、新型社区等新兴市场区域,同时撤并了部分低效网点;另一方面,许多银行大力推进网点的智能化、轻型化变革。
8.分拆经营“风生水起”
2015年以来,各行已经或正通过控股其他金融子公司、业务部门分拆等多种方式实现经营转型,力图发挥金融牌照的协同效应,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特别是,在中银航空租赁赴港上市、建行养老金业务分拆、浦发设立浦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银行系分拆经营频发的情形下,未来商业银行分拆子公司单独上市的趋势有可能越发明显,信用卡、资产管理、金融租赁、投资银行、私人银行、养老金等业务部门也有被分拆的可能。
银行业经营业绩与发展前景
在银行业绩披露过程中,市面上出现了许多解读银行经营业绩的文章,其中不少观点较为偏颇,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外部,甚至银行自身对中国经济金融、银行业发展前景的判断。结合历史发展与国际比较,我们对如何客观看待银行经营业绩,如何正视困难与挑战,提出如下观点。
1.理性看待经营业绩
首先,经历了十年黄金期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利润基数已经变得非常大,而利润总量越大,增长难度越高。2015年经营业绩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银行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值得肯定。
其次,虽然增速下降,但利润总额依然可观,在全球仍名列前茅。净利润增速下滑受资产质量因素影响最大,如果我们看拨备前利润与营业收入的增长,会发现情况好一些:2015年16行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20.4%,营业收入增长16.8%。营业收入的较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内银行仍然具备较好的成长性。美国四大行2015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减少0.7%,就是由于缺乏明显的业务增长点所致。
再次,这一业绩是过去一年商业银行加快推进转型、创新获得的。有时挑战越严峻、形势越危急,反而越有利于倒逼重大改革的出台和体制机制的创新。2015年可供梳理的亮点较多,各行均在为供给侧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一方面是在经济下行期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注重非信贷业务创新,通过股权及产业基金+表内债权、并购贷款+一般贷款、债券承销投资+贷款融资等多种方式,提供最适合客户的多样化融资组合。这样的努力反映到银行报表上,体现为业务与收入结构的不断优化。
另一方面是对互联网趋势的积极响应,压力激发了更大的创新动力,2015年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频繁,“平台化”、“O2O”、“极致体验”、“天天银行”等理念逐步体现,“客户”日益成为金融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等决策的最主要依据。开放式手机银行、直销银行、智能化网点、快捷支付、汇款等服务免费的新渠道、新服务陆续面世,泛金融、多触角提升客户黏性。
此外,如前所述,为应对严峻形势,商业银行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提升效率,控制成本。下一步在渠道整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还有较大改善空间。其中,网点是成本最高的渠道,商业银行开始以精耕细作代替跑马圈地,去年工行、中行网点数量减少,其他行虽略有增长,但扩张速度已显着下降,更加注重提升单点服务效能,在服务能力提升的同时实现对运营费用的压缩。
2.理性看待困难挑战
(1)资产质量恶化,拐点尚未显现,经济上行期形成的信贷经营理念与风控手段开始失灵。随着经济增速下滑、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等挑战的不断显现,多个行业、区域和企业累积的风险越来越多地传导到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上,使银行不良贷款加速暴露,2015年已经出现风险从沿海向内陆蔓延,从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从表内向表外蔓延的情况。
2016年国家开始加快推进去产能速度,仅先行试点的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分3-5年就要压减和重组产能12亿吨。这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冲击是空前的。倘若地方政府出现非市场化的去杠杆行为,也可能会造成银行的收益损失和流动性风险。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仍将持续攀升,两年内拐点难现。
(2)竞争加剧,银行发展呈现路径差异化、业绩分化之势。2015年年报中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招行在资产负债规模为交行七成左右的情形下,自2015年一季度以来连续4个季度营收超过交行;二是平安银行盈利增速“一枝独秀”,自2013年三季度以来连续11个季度营收保持大中型银行最高水平;三是在行业息差普遍收窄的情况下,招行与平安的息差实现了逆势上升;四是几家中型银行非息收入平均占比已高于大型银行。
这几个情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股份制银行市场反应速度较快,使其更快地应对了外界经营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可能标志着市场洗牌的开始。当然,在招行、平安两行NIM逆势表现的背后,我们也需关注是否隐藏更大风险或是否可持续:2015年招行、平安不良贷款余额增幅较高,均接近70%;2016年一季度,两行不良贷款率增幅也是股份制银行里最高的。
(3)息差收窄压力较大,资负管理要求与难度显着提升。2015年招行和平安在不利环境下能够逆行业大势,实现NIM的有效提升,主要得益于及时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调整。而两行在具体调整策略上又各有侧重,分别代表了商业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差收窄压力的两类典型路径。招行主要着眼于负债端,平安银行则更多从资产端发力。比较上述两种策略,招行的策略对银行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有着更高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商业银行只有通过综合、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构建稳定的核心客户群,形成互利互信的良性合作关系,才能成功锁定客户闲置资金,为有效的负债结构管理赢得更大的空间和主动权。
2016年商业银行息差将进一步收窄,那些业务结构单一、资金实力薄弱的银行将受到更大冲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商业银行规模扩张受阻,资金来源增长乏力,成本上升,息差管理难度将进一步提升。如何有效配置资产、加强负债管理能力,如何平衡成本控制与客户争夺的两难关系,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4)人才竞争激烈,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银行人员流动不断出现新的动向,从分行到总行、从普通员工到银行中高层,外流情况不断加剧。一方面是受到薪酬提升、职业发展等因素影响,对银行业发展前景较为迷茫;另一方面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等业态吸引力增大,离职高管大多去往蚂蚁金服、网商银行、乐视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新贵”就职。随着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不断融合,未来人才流动将更趋频繁。就金融行业而言,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人才流失较之利润增速下滑更值得引起警惕与关注。
(5)科技金融对银行传统服务模式的挑战日趋严峻。银行网点的客户到店率不断下降,网点投资回报率也随之降低。商业银行重视“互联网+”趋势,也推行了很多应对举措,但从目前看,推出的多为传统思维指导下的模仿性创新,颠覆性产品尚未出现。此外,互联网金融战略落地较难,旧体系下新事物成长受到诸多阻碍。
下阶段应着力提升的核心能力
下一阶段,通过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窗口期,变压力为动力,须着力提升以下核心能力。
1.顶层设计与战略落地的能力
商业银行面对的是一个竞争加剧、行业竞争越发残酷的环境,新情况层出不穷,形势错综复杂,很多问题的出现都在于缺乏顶层设计,或者设计有偏。顶层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一个机构的战斗力,使其能够在承受周期波动、技术革新等考验后依然保持优势。
在转折期,看清趋势,认清自己,有所取舍,做好顶层设计是重中之重。一是调整战略思维方式,传统的战略思维和设计方法更适合相对稳定、不可塑不可改变的市场环境,目前所处环境不同,需要的战略思维与工具也不一样;二是保持战略定力。战略一经成型,执行过程中需注意连续性,警惕战略焦虑,尽量少受外界干扰,做好积累;三是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提升随机应变能力,对大型银行而言,尤其要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
2.集团协同与资源整合的能力
综合化经营时代,商业银行最大的优势在于集团协同。协同内涵丰富,包括以客户为中心的公私联动、区域联动、内外联动、总分联动、行司联动等。不应再单纯比较单项产品、单项业务的投入产出,而应以综合收益作为衡量标准,通过金融+非金融的综合服务,以更多触角有效黏住客户,变客户为粉丝,同时提升自身的多元管理能力。
除整合自身资源,商业银行还要为所介入的行业提供更多资源整合服务,在重视渠道、产品、服务这些传统要素之外,致力于通过金融服务,帮助客户整合行业资源,协助客户不断完善生态、打造生态、巩固生态,帮助客户形成独有的价值链条,由融资到融智升级。
3.信息引领与持续创新的能力
根据波士顿咨询的调查,全球金融机构有将近70%的数据还未得到利用或真正创造价值。目前各行的信息化之路仍在探索中,多处于信息技术升级和应用拓展阶段,银行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制定仍主要依赖经验,数据仅起辅助作用。下一步商业银行要继续从数据、平台、金融三方面努力,建设信息化银行,向信息中介转型。
创新是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源泉。在经济下行期,更需要以创新推进转型升级、脱离困境。商业银行应对包括区块链在内的先进技术与模式进行前瞻性探索。从理论上讲,围绕区块链这套开源体系能够创造非常丰富的服务和金融产品。当下主要是侧重利用其对中心化银行系统加以改进,改造银行后台,优化基础构架,研究区块链在银行内部资金往来、银行间清算等方面的落地应用,同时高度关注国际同业最新创新动向,尽早加入研究开发区块链技术的行列并调整发展战略,考虑成立研发实验室,或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不同的区块链应用场景。
创新不仅源自技术领先,更源于利于创新的制度与文化。商业银行内部应营造相对自由的氛围、相对平等的文化以及相对较高的容忍度,激发员工的使命感与创新激情,提高对创新失败的宽容度。新市场、新领域,都是我们所不了解的,需要对创新,尤其是对来自于市场一线创新保持激励态度。
4.文化重塑与队伍建设的能力
一是在经营服务模式的大转型期、新旧体制更替的过渡期,做好战略沟通,明确发展愿景,关注各层级、各专业员工的职业生涯重塑;二是由相对封闭的企业文化转向开放、包容的未来银行文化。尊重信任、呵护创造力,软性减压、增强归属感,建好机制、激活上进心,跨界选才、提高开放度;三是继续进行考核激励革新,向基层倾斜,向业务一线倾斜,打造兼顾当前与长远的考核激励体系,激发队伍内生动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