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光大邮储资管部老总谈:如何应对资产荒?

2016-05-12 22:52992

原标题:银行资管如何应对资产荒?

原标题:银行资管如何应对资产荒?


来源:《英才》杂志(ID:yingcai65545299)记者 孟德阳 林海 
Bank资管(ID:yinhangziguan)编辑整理

工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韩松认为,资产荒并非市场中可投资产不足,而是能够满足投资人成本和收益要求的资产不够。因此,从工行角度来说,未来银行资管业务仍应保持一个适当的、和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水平相适应的速度来发展,而非一味追求规模。


光大资管目前正在围绕全国性的基础设施结构化融资、企业并购相关的资本市场线业务、企业资产证券化乃至适度的股权投资四个方面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在投资视野扩大的基础上,“资产荒”也自然就成了伪命题。


邮储银行已经积累了包括基金公司、券商、信托保险等非常丰富的机构客户资源,将在产品设计、投资方式和领域等方面寻求合作机会。2016年邮储银行也会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旅游消费、境外等领域去积极布局


已经过去的2015年,对于银行业来说,是在内外部挑战夹击中度过的一年。

这一年,在经济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不良释放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银行业已然感受到阵阵寒意。几年前银行业享受的“财富盛宴”似乎已渐行渐远,努力改革转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已成为共识。

作为银行业最为重要的板块之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连年增长,截至去年底,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已达23.5万亿元,仅次于基金管理的38.2万亿元,位居金融机构管理资产规模第二位。

据《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15》披露,过去三年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如此高速的增长也使得市场对于优质资产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资产荒”现象从2015下半年在金融市场中蔓延,然而,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的几大银行资管部门负责人却并不完全认同。有人判断,2016年才是“资产荒”到来的年份,也有人称,所谓“资产荒”是银行资管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但无论怎样,未来几年中国资管规模仍将保持近20%的增速,银行资管部门需要在“大资管”的背景下,做好转换赛道的准备。

工商银行保持适当增速

根据中国工商银行2015年财报显示,去年工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2.62万亿元,同比增长32%,规模为同业之最。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年报的致辞中也表示:“资产管理业务作为重点创新发展的战略领域,发展稳健、前景广阔,营业贡献持续提升。”

当前,银行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达到23.5万亿元,如果加上基金、信托、券商资管等,不剔除重复计算的话,国内大资管行业规模大约在90万亿元左右,“保持了40%甚至50%以上的增长速度”。工行资管部总经理韩松表示,工行过去几年的增速基本与行业保持一致,保持了稳步健康的发展态势。

实际上,资管业务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各大商业银行面临着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脱媒加速、国家鼓励直接融资比例提升的大环境。而资产管理业务,也已经成为大型商业银行立足转型的一个有力“支点”。

在此背景下,早在2013年底,工行就提出了“大资管”战略,将银行资产管理从业务经营层面提升至转型战略层面,将其作为工商银行整体经营转型的重要引擎之一。

“我们不是将资产管理作为一个业务发展品种来看待的,而在经营转型过程中,从服务企业客户、个人客户以及与整个市场、经济互动的角度来看待的。”韩松告诉《英才》记者。

例如,自去年底到今年初,金融业内人士都感受到了一股“资产荒”。韩松认为,资产荒并非市场中可投资产不足,而是能够满足投资人成本和收益要求的资产不够。因此,从工行角度来说,未来银行资管业务仍应保持一个适当的、和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水平相适应的速度来发展,而非一味追求规模。

银行资管业务自身也需要主动推进一系列转型,实现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韩松向《英才》记者表示,资管业务转型的过程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产品形态的净值化,投资理念的标准化,投资品种的权益化,投资策略的指数化,投资地域的国际化。

银行资管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反映了“转型”的迫切需求,在此过程中,风控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在国内“刚性兑付”的大环境下,韩松认为,在转型过程中要坚持“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本质,从资管产品角度把控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银行资管业务是介乎于银行表内存款和公募基金两者之间的一项业务品种。”韩松说。银行系的理财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保本型的理财产品;第二类是期次型的理财产品;第三类是无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即在锁定期内收益是固定的,在锁定期之后收益会随着投资品的变化进行互动;第四类是净值型理财产品。要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匹配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未来尤其是要按照监管导向和市场需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净值型产品转型。

除此之外,韩松认为,银行资管业务的风控经验也应与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控制经验相结合,与市场机构的市场风险管控经验相嫁接,资管业务既要看到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要考虑当前阶段性发展特点。

光大银行打开投资视野

作为资产管理业务起步较早的股份制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一直在不断尝试新业务,充盈自身的资产管理实力。根据2015年光大银行的财报,到去年底,理财产业余额为1.22万亿元,同比去年增加43.53%。

规模同步增长背后却是自2015年中开始蔓延的“资产荒”现象,市场上流动性重组,理财产品的短期产品的收益率不断下滑,来自中信证券的研报显示,自2015年8月以来,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一直呈下滑态势。

但在“刚兑”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扭曲。

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认为,随着去年资本市场的波动等原因,去年固定收益的高收益、低风险资产越来越少。而投资者的风险预算不高,也导致投资的视野狭小。

“如果放开视野,好的资产还是可以寻找到的。”张旭阳说。

因此,光大银行资管提出了一个“统合创新”的概念,就是将资金端和资产端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新的产品设计,推出一些收益波动的产品来替代原有的刚性兑付的理财产品,并试图让投资者逐渐接受从“保底”到“浮动”,再过渡到类似公募基金的净值型理财产品。

“只有在资金端,投资者放大了自己的风险预算,在资产端我们才有可能将更多的投资产品纳入到投资视野范围内。”张旭阳表示,“只有这样,理财业务才能够向代客投资管理转型。”

而在资产端,光大则提出了“双F”的资管模式——即固定收益(Fixed-income)和母基金(Fund of Fund)的布局。

固定收益类产品是各大银行资管配置的主要方向,一般来说,金融机构配置资产有三个参考维度,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在安全性不放弃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收益性和流动性就成为了资管机构的配置砝码。

但市场上固定收益的产品趋同度高,通过适度持有一些低流动性的另类投资资产来提高收益就成为了光大银行资管的投资方向之一。而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将资产管理行业中观层面的大类资产配置与微观层面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类型企业客户的基本经济活动更加密切的粘合,为企业提供中长期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这也就是张旭阳所说的“资管投行”的概念。

母基金模式的核心则是通过对外部优秀投资管理人的选择,扩大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谱系和投资能力,以弥补银行的短板。

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方面,包括PE类母基金和定增类母基金都已经在光大银行视线之内,相比于原有的投资标的,这对于光大资管自身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必须要转换跑道了。”张旭阳对《英才》记者判断道。

为此,张旭阳认为银行资管必须在三个方面提高自身能力,一是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其中包括提升投研能力、风控能力以及IT基础设施的能力;二是扩大投资视野;三是要有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

光大资管目前正在围绕全国性的基础设施结构化融资、企业并购相关的资本市场线业务、企业资产证券化乃至适度的股权投资四个方面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在投资视野扩大的基础上,“资产荒”也自然就成了伪命题。

邮储银行寻找优质资产

“未来几年,银行可能仍将承受利差不断收窄的压力。作为金融机构,随着经济结构转变,要从粗放式、规模式的发展阶段逐渐调整到规模增速、收益增速放缓甚至到利润负增长的阶段。”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步艳红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传统存贷业务进入瓶颈期的背景下,各大银行正高调进入资产管理领域。去年3月,光大银行宣布全资设立理财业务子公司;5月,浦发银行也宣布通过设立浦银资产的议案。此前,兴业银行、招商银行[股评]、民生银行均表态要分拆相关子公司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银行转型一方面是受到资本约束而不得不去发展资本耗用少的资管业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资管业务可在相对广阔的领域开展业务,潜力巨大。“目前理财产品形式灵活,可投资领域相对广阔,比如股票、私募股权等,这为理财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邮储银行一直在对标国内外优秀的资管机构,见贤思齐,内尔自省,倾斜资源做好转型发展。”步艳红表示。

去年,“资产配置荒”开始成为热词。实际上,受益于去年上半年的股票市场和下半年的债券市场,银行理财资金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资产荒的压力。

步艳红预计,2016年无论是高等级信用债还是利率债,在收益率上都难以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市场上优质项目竞争更为激烈。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由于股市等方面资金大量回流,优质标的匮乏,已经有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的银行开始控制新增规模以缓解资产配置上的矛盾。

如何寻找优质资产成为2016年银行资管业务面临的难题。

“对于银行来说,企业股权融资方面还有机会。”步艳红表示,“类似于PPP模式中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产业基金,这些对于银行表内业务来说不可能实现,但是对于理财业务来说却是一个机会。由于银行理财资金不存在资本占用的问题,使其可以投向股权融资。”

此外,根据步艳红的介绍,邮储银行已经积累了包括基金公司、券商、信托保险等非常丰富的机构客户资源,将在产品设计、投资方式和领域等方面寻求合作机会。2016年邮储银行也会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旅游消费、境外等领域去积极布局,继续坚持“忠以为国、商以致富”,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促进业务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8位银行资管一线人士解读“资产配置荒”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王俊丹 见习记者 杨晓宴(2015年10月)

“现在,资管规模较大的银行都空置几百亿资金,没有投向。”一位股份行资管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银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受股市回流资金影响,7月到8月间,国有大行银行理财余额平均增长1000~2000亿元。

一面优质投资标的匮乏,一面股市资金大量回流,两者的共同作用,让资产配置荒的矛盾凸显。

资金端:降产品收益+收缩同业

资产端和资金端的供求不平衡,是最近资产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优质资产减少、收益率下行的问题今年来一直存在,而非下半年突现。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回落震荡,股市资金就不会大规模的集中回流固定收益市场。资金回流缓慢的增长,固收市场还能承接,爆发式增长一下子造成了严重的不平衡。”一位国有银行资管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为调和供求不平衡,银行在资金端一方面引导收益率下行,一方面控制新增规模。

“各银行零售端产品预期收益下半年已经下调了好几次,不过普遍加起来下降还不到50个点(即0.5%),我们还要少一些,大概30-40个点。”一位股份行资管部人士称,“零售端客户黏性较大,无法跟资产端收益下降达成平衡。对零售客户银行会首先选择维持收益,无法维持时才会选择下调。”

但同业理财的收益率下降速度就快得多,该人士表示,同样时间段内对同业已经下降约150-160个点。

控制新增规模也主要针对同业理财。有股份制银行资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以来,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自营业务)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据悉,几家今年上半年理财业务规模增长较快的银行也是不同程度借力了同业理财。

上述人士表示,资产不足的情况下,肯定优先满足零售客户的需求,零售客户是稳定群体,忠诚度高;同业则完全以收益率说话,忠诚度偏低。

资产端:借债券抬高投资收益

“现在,资产端获得较高收益无非三个办法:降信用、拉长久期、加杠杆。降信用行不通,拉久期和加杠杆的方法都会用。”前述股份行资管部人士称。

目前,权益类资产投资空间较小,拉久期和加杠杆这两种方式均主要用于债券投资。

拉久期主要指投资更长期限的债券,以形成期限利差。“现在无风险利率预期下降,未来收益率下降后也能够通过交易形成资本利得。”

通过给债券加杠杆提高资产收益的方式也被银行普遍使用。

另一位股份制银行资管人士表示,目前银行寻找优秀债券管理人,通过专户管理是一个方向和趋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近期,银行正在加紧寻找专业债券团队委托,银行资金作为优先级配资。通过优先、劣后结构化设计,以及债券股权质押回购比例的设置,杠杠可以放大到10倍。

招商银行的一份债券分级产品业务委托投资介绍书显示,该产品投资标的共三大类,包括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和投资于上述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债券及基金等。其中,债券包括国债、各类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企业债、公司债、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各类债务融资工具。

在信用风险控制方面,债项评级为AA(不含)以下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前一日结构化产品资产总值的20%。在流动性风险控制方面,投资于单只债券,以及一家公司发行的债券的总额,不得超过该产品总额的30%。

“我们杠杆放得也不会太大,基本上质押回购放到50%-60%之间”,有银行资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根据债市周期,也出现过回撤20%的情况,所以即使是通过优先级资金给结构化产品配资,也还是要预留足够的安全垫。”

探索境外市场机会

近期,境外人民币债市也吸引了银行的目光,但由于各种原因,资金走出去并不容易。

有银行资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最近关注到香港的人民币市场,债券类资产收益从原来的5%多,上升到6%-7%,高于境内收益,现在正是建仓的良机。

“主要是因为有一些人民币贬值预期,所以一些境外机构先把人民币资产抛出,价格打下去,收益率有所上升。”上述资管人士称。

但是国内资金真的要走出去,通道仍不十分顺畅。一方面囿于额度限制;另一方面,就固收类资产而言,通过QDII的通道成本太高。另外,理论上,目前通过自贸区的FT账户,银行资金也可以直接参与香港人民币市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银行理财资金,理财资金本身也必须来自自贸区。

“相当于是说要自贸区内的个人账户或者公司账户来委托理财,但目前自贸区的账户,尤其是个人账户,还没有那么多。”有上海自贸区人士表示。

“1%的通道成本对权益类投资还好,对固收类已经是高得不得了”,上述银行资管人事表示:“而且,如果仅仅是买个5个亿,10个亿,从银行整个理财盘子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另有外资行财富管理人士也表示,近期境外人民币比较紧缺,尤其是香港市场最明显。

9月29日,离岸人民币Hibor(香港银行同业拆息)隔夜利率大涨535个基点至8.73%,创2013年6月该数值公布以来的最高水平,且单日涨幅也创该数值公布以来最大,远远高于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息)。

近期离岸人民币Hibor1个月到1年期拆解利率也在4%-5%之间,远高于境内3%-3.5%的水平。

传统模式思变

在应对资产匮乏之时,也有银行人士认为已经到了重新审视银行资管业务利差模式的时候了。

“银行理财从起步至今,走过的路都很顺畅,经济周期下催生了一批高息资产,让银行理财赚钱的模式也相对容易。现在应该是一个重新定位这项业务的时候了。”前述国有银行资管部人士认为。

“如果银行理财产品普遍为净值型的形式,那么利润来源是固定的管理费,收益和风险都让渡给投资人,在资产不足的时候体现就是收益摊薄,对银行来讲是一条可持续之路。”前述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

不过,其同时称,虽说如此,但短期内并没有改变的动力,也暂时看不到所谓资产不足对净值型转化的推动。

谋求净值化转型,曾是2014年银行理财的主题,探索净值化可能对银行理财的收入、规模带来影响,放弃“超额存留”也需要银行拿出足够的勇气。

去年底,银监会曾向银行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助推净值化转型,并提出非标资产转为标准化资产的路径,然而9个月过去,该办法的最终版本出水仍无期。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在资本市场的探索也是对净值化转型的一次尝试。”一位银行投资经理表示,“实体经济需求下降,转投标准化市场,但是标准化市场的不稳定,让风险偏好较低的银行理财难以做成规模。”

此外,有城商行资管部人士认为,所谓资产荒,其实是个伪命题。准确来说,是高收益资产减少,流向了低收益的债市。原来收益相对更高的“非标”市场,尤其是房地产项目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纷纷转向债券市场,发行公司债或企业债进行直接融资。

上述股份行人士也表示,一方面银行缺资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放松,很多资金堆积在金融机构之间空转。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方向正确,但真正解决融资问题还是要依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同时让过剩产能出清。



0
标签:老总 资产 管部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重庆: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开发针对性融资产品,创新动产融资业务

2024-11-22 10:42
4194

上海: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与信用链融合,开发特色融资产品,提供精准融资服务

2024-11-20 11:02
17429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

2024-11-19 12:41
23622

国务院:探索推动数据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管理

2024-11-19 12:13
23894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

2024-11-19 12:13
24075

中湘保理成功发行供应链金融第2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2024-11-14 12:12
5276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