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定调经济“L”型走势背后的信号

丁开艳​ |2016-05-09 22:26921

时隔四个月权威人士再次在《人民日报》谈经济形势,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文章,其中定调: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文/《清华金融评论》丁开艳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订阅号(ID:thf-review)


时隔四个月权威人士再次在《人民日报》谈经济形势,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权威人士谈中国经济文章,其中定调: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这是权威人士去年5月以来第三次以此规格在《人民日报》上谈中国经济,上次访谈为1月初谈论供给侧改革。此次权威人士的访谈对经济走势,货币财政政策,股市,债市,楼市,物价等均有所谈及,其背后透露出多层信号意义。


不可能U型、V型,而是L型,不是一两年能过去


权威人士:总的看,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到底怎么看?还是要坚持两点论,还是要结合发展阶段和国际背景来看。


从一季度形势看,我们希望稳的方面,稳住了,有些甚至还出现意想不到的回升。一季度GDP增长6.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部分工业品价格有所回升,工业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新开工项目大幅增长;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去库存明显加速。


我们希望进的方面,也有了新进展。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火爆,长三角、珠三角等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需求分析、追求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地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加强。尤其是各地区各部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按照中央的要求主动开展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然而,不可否认,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有所暴露。“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低端、结构单一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就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有所加剧。因此,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进”才是“稳”的根基。“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我要强调的是,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解读:

此前,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曾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很有可能是L型;从短期来看,有可能是阶段性的U型或者是W型。对于未来经济走势是L型、U型还是W型的很多讨论在原则上并无分歧,只是判断经济走势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视角不一样。


和此前的上述表述不同,此次权威人士定调经济走势将呈现“L”型。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对经济的反弹要有客观的认识,我国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L型,单季度上即使有反弹或者回落,幅度也不会太大,总体是平稳的,波动只是短期的。二季度将是今年国内经济的反弹高点,但反弹持续性不强。钢价和煤价会有小幅波动,但市场未除清,市场需求不明确,价格反弹的持续性不强,黑色商品也一样,大宗商品的交易讲究“速战速决”。


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指出,对经济的“L”型走势无论是宏观调控者还是投资者都要对此有所准备。


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


权威人士:俗话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困难,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困难,这很正常。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判断困难的性质,采取正确措施加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秉承“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坦然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勇于闯关夺隘、爬坡过坎,一点一点攻坚破冰,一年一年发展壮大,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当前,确实存在一些“两难”或“多难”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一方面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高杠杆,如果急于克服下行压力,杠杆率就会进一步提高,怎么办?那就要具体分析问题的性质,看看哪个问题更是要害。

我国劳动力总量逐年减少,产业结构在优化调整,即使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行,社会就业也能保持总体稳定,何况我国经济也下行不到哪里去!所以中央一直强调不以增速论英雄。但是,杠杆问题就不一样了。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这么一比较,就知道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就知道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两难”也就成了“一难”。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比如,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任由物价飞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两难”,左右不是!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解读:

管清友分析,股市、汇市、楼市将回归各自的功能定位,国家将尊重其各自的发展规律。指数的涨跌不应在金融监管之列,监管要注重打击内幕交易、提高信息公开质量等等。在楼市方面,要通过城镇化推进去库存,而不是通过杠杆炒房去库存。应该防止加杠杆去库存,防止房地产泡沫。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指出,各种风险因素依旧困扰着经济,股市、债市、楼市、汇市不仅存在原发病造,也有交叉感染的路径与环境。其中,汇市的问题则是体现出两难,贬值过度不利于强化对人民币的信心,无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继续升值则不利于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至于楼市,既是民生问题,又是稳增长的抓手,还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五大任务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


“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从全球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结构性改革才是走出眼前困境的根本之策,但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西方国家多党执政的痼疾,没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结果是“心想”而“事不成”。我们有制度优势,一定要形成共识、狠下决心,马不停蹄向前走,千方百计抓落实,扎实作为见成效。

去年以来,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进行了全链条部署。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专题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提出了“五个搞清楚”,即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搞清楚谁来干,搞清楚怎么办。

按照这样的要求,中央各部门紧锣密鼓,认真细致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针对性较突出、政策措施较明确,可操作性也较强。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同时,各地也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广东、重庆、江苏、浙江、山西等陆续发布了本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不少企业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主动抑制盲目扩张冲动,收缩战线、突出主业,有的已从“减量提质”转为“量质双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都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进。

完成“五大任务”,各级政府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带头作为:


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解读:
管清友认为,目前国家有空间有条件做结构性改革,大规模的刺激手段不会再有,因为它不显示,后续反应也非常大。供给侧改革事关国家长远发展,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下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要并行,单靠市场手段是推不动改革的。


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权威人士: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核心出了问题会拖累全局,会拖累全面小康的实现。尽管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特别是银行体系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也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在利用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边际效应持续递减的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目前银行坏账处于上升趋势,是经济问题在金融部门的必然反映。只要我们勇于面对,主动应对,不掩盖和拖延风险,结果就没那么可怕。

解读:

就在权威人士解读中国经济走势前几天,央行发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定调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


管清友认为,在宏观调控上,财政政策要更积极,货币政策要更稳健,同时要注意边际变化。要稳定和扩大就业,“保人不保企”。该破产的就要破产,地方政府要认清形势,扎扎实实去产能,目前我国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过期改革和去产能至关重要,应当放在改革首位。


文/《清华金融评论》丁开艳


0
标签:走势 信号 背后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世元周评:金银上涨乏力 等待走势信号

2013-01-25 14:39
968

新疆推进实施“信号升格·数联天山”专项行动

2024-06-06 13:04
94016

魏建国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4-03-06 16:01
653947

中国密集释放政策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2023-03-09 11:47
77658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新信号

2022-08-27 21:21
7791

超150家数字藏品服务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监管再释放积极信号

2022-08-02 15:35
717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