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智库:实务解读跨境融资新路径

2016-04-12 17:23 986

编者按|今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配合央行发布《关于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的通知》,政策建立了宏观审慎规则下基于微观主体资本

编者按|今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配合央行发布《关于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的通知》,政策建立了宏观审慎规则下基于微观主体资本或净资产的跨境融资约束机制,试点地区企业和27家试点银行均可按规定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


新政对于金融机构及“走出去”企业的跨境融资带来哪些变化?试点企业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借入外债?金融机构未来或将通过哪些产品切入“走出去”企业的业务?


走出去智库今日分享一篇文章,作者从金融机构从业者角度,对新政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进行解读,希望为企业跨境融资提供实务帮助。


要点


1、金融机构可通过境外负债补充核心资本,帮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进行境外融资。


2、金融机构要把握“一带一路”、跨境融资试点等政策机遇,实现对“走出去”企业的业务切入,并积极探索跨境贷款、跨境电商支付、跨境资金池等创新业务。


3、试点企业可灵活选择运用以前的“投注差”模式借入外债,或使用新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下借入外债。


正文


文/蔡思隽,广发银行


根据《关于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16年1月25日起,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将扩大至27家银行以及注册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自贸区的企业。


鉴于目前市场主体正在去外币借款杠杆,加之近期离在岸人民币汇差缩窄,境外人民币借款需求缩减,《通知》的实施,短期内不会引发境外融资暴增,中长期则可为境外资金流入创造了条件。


政策效应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通知》的影响效应主要是金融机构指标监控方式调整后,银行要注重合规经营。


国内银行原有的跨境监控指标主要为跨境规模和短期外债规模。在新的监管模式下,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的各类型融资,纳入计算的比例不同:


一是外币贸易融资下,试点企业和试点金融机构的外币贸易融资按20%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


二是表外融资(或有负债)下,试点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的内保外贷以及因向客户提供基于真实跨境交易并出于资产负债币种及期限风险对冲管理服务需要的衍生产品而形成的对外或有负债,按20%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


三是试点金融机构因自身币种及期限风险对冲管理需要以及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按50%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


四是其他各类跨境融资均按实际情况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不被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的业务包括人民币被动负债,贸易信贷、人民币贸易融资,集团内部资金往来,境外同业存放、联行及附属机构往来,自用熊猫债以及转让与减免。


《通知》也明确将试点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MPA考核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方面,共计14个指标。


其中的外债指标,用来适应资金跨境流动频繁和跨境借贷增长的趋势,加强风险监测。对违规开展跨境融资情节严重的,人民银行还可视情况向其征收定向风险准备金。


更新思路


新的管理思路促使商业银行构建新的经营策略。


思路一:迅速建立适应《通知》要求的跨境融资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外汇及跨境业务协调工作机制。在本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框架下,坚持本外币一体化,强化资本管理、逆周期调节、总量与结构调控并重等原则,积极研究、领会监管政策变化,统筹跨境产品规划、定价管理、跨境业务的指标监控。


其次,进一步落实条线职责,加强业务规划。根据银行内部管理职责划分,分别由公司、个人、机构的前台部门负责相应的业务领域的跨境业务规划和合规性管理。


金融机构指定牵头部门或形成矩阵式的联合工作组,根据要求梳理行内跨境业务分工,落实业务衔接,避免业务监管出现真空。


再次,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培训及指导。根据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现行外汇管理规定,金融机构应相应制定或修订系列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分支机构应予以严格执行。


对于总行制度要求分支机构必须制定细则的,分支机构应制定适用于本机构的操作细则。对于银行制度未涉及的业务,应严格按照现行监管制度办理。金融机构上下应加强跨境业务政策培训和研讨。


最后,优化系统支持,强化跨境业务指标监控。针对《通知》提出的各项监控指标,金融机构应立即研究开发统计监测系统,以便从核心系统获取业务数据,及时进行汇总监测,达到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的要求。


思路二:密切关注跨境业务变化


金融机构一是要关注辖内跨境收支(本外币)申报和结售汇数据,比对数据,关注环比变化;对于频繁、大额付汇及对外付汇短期大幅增长的经营单位和客户,要及时提出警示;


二是要密切监控辖内结售汇顺逆差情况,如发现逆差有扩大趋势或其他异常情况,应逐级上报,并相应调整银行代客和自营结售汇业务的监控措施,加强监管执行力度;


三是要及时、有效地调整银行代客和自营结售汇轧差情况,保持与人民银行和外汇局监管方向高度一致。


思路三:跨境融资成为资本补充渠道


《通知》放开了跨境融资的用途范围,试点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跨境融资的方式补充资本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但要符合国家产业宏观调控方向。


金融机构可通过境外负债补充核心资本,在适当条件下帮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进行境外融资。可以预期,跨境融资将成为境内金融机构常态化补充资本的重要渠道之一,也为金融机构利用外资开辟了新的市场。


思路四:积极拓展跨境融资相关的业务机会


尽管当前人民币外汇市场汇率波动加大及国内整体经济环境不甚乐观,但在跨境融资区域还是存在不少业务机会。金融机构要从“客户单一业务”向“用户综合服务”转型。


核心是将金融产品和服务渗透至市场的产业链、资金链、投资链中,变“客户”为“用户”;要注意为客户提供跨业务品种、跨交易对手、跨境的综合金融服务,并以核心客户为重点,大力拓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打通企业资金运作链条,推出上下游客户组合优惠。


要把握“一带一路”、自贸区扩容、跨境融资试点等政策机遇,运用贸易融资、现金管理等产品,实现对“走出去”企业的业务切入,并积极探索跨境贷款、跨境电商支付、跨境资金池等创新业务。


要大力拓展跨境中间业务,包括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对接业务、境外银团直贷中介业务等。


对话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


早在2015年年初,花旗银行就作为上海自贸区开展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的首批外资银行,为自贸区内的企业从境外借入相对有竞争力或适宜的资金提供服务。


此次花旗银行再次作为首批三家外资试点行之一,参与到这一扩大版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业务中。以下为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财资与贸易金融部总经理裴奕根的对话访谈。


问:花旗银行全程参与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工作,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您认为应如何正确理解宏观审慎管理?


裴奕根:人民银行近期推出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是中国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本外币外债一体化的改革中迈出的一大步,也是自2015年2月在上海自贸区试点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之后,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在此政策之下,试点金融机构可在与其资本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即核心资本的80%),试点企业可在与其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即净资产的一倍),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


央行可以通过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指标来调整该融资上限。


与之前的跨境融资管理政策相比,此次扩大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具有本外币管理一体化、总量与结构调控并重等特点。


规则统一、公开、透明、市场化,有利于拓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审慎经营理念基础上提高跨境融资的自主性和境外资金利用效率,改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


问:《通知》允许试点金融机构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如何将宏观审慎管理与业务开展有机地结合?


裴奕根:本次扩大版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业务,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试点企业,二是试点银行。


从企业的角度看,试点企业可以灵活选择运用以前的“投注差”模式借入外债,或者使用新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下借入外债。


这对于原来没有外债额度,或者原来外债额度很小的企业来说,特别是中资企业及中小企业,就有了新的途径从境外融入自身所需的本外币资金。


根据《通知》规定,企业无需行政审批,只要进行登记或备案,即可以开展本外币/短中长债灵活使用的外债业务。


鉴于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中涉及期限风险转换因子、类别风险转换因子以及汇率风险折算因子等一系列计算,对于企业来说,其外债额度将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而是需要通过这些计算来实现。


从银行的角度观察,试点银行可以选择运用现行跨境融资模式或者使用新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借入外债。


来源:《中国外汇》,有删节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