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亿,又一银行陷入票据大案!银监会发布“加急”通知
7.86亿,又一银行陷入票据大案!银监会发布“加急”通知
财金阅读编辑整理,文章综合自华尔街见闻、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行业网、信托圈、财新周刊、轻金融、Bank资管
封面来源丨《蝙蝠侠大战超人》
今年以来,票据市场风波不断。年初农业银行被曝出39亿元票据案,风波未平,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又发生票据无法兑付事件,涉及金额9.69亿元。昨天,天津银行又被曝出7.86亿票据大案!
刚上市不久,天津银行就爆出票据大案。4月8日,天津银行公告称,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一起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为7.86亿元。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根据业内有关方面的说法,该案可能是票据逆回购方在交易中被取走担保物“票据”,而回购款未能到账所引发的。
该消息进一步指称:
对于这一行业说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早致电上述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对上述消息进行核实,至记者截稿时,尚未收到该行答复。
天津银行票据案只是票据市场最近积弊浮现的最新案例。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银监会本周下发通知,要求银行高度重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风险,要求各银行认真核验票据真伪、跟单资料及交易对手信息,加强风险防控。
通知透露,近日,发生了一起不法分子冒用龙江银行名义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转贴现风险事件。截止日前,龙江银行未开展过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转贴现业务,但近期发现有不法分子伪造龙江银行牡丹江分行汇票专用章和负责人名章,加盖于所持的商业承兑汇票之上,盗用该行名义办理虚假贴现,之后又冒用龙江银行牡丹江分行名义与其他银行办理转贴现业务。
目前已知涉及商业承兑汇票9张,金额合计6亿元。该6亿元资金已经全部收回,但伪造的印章尚未被公安机关收缴,涉及的犯罪嫌疑人也未全部到案。
该通知已发送给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所持有的商业承兑汇票立即展开排查,若发现票据背书前手之一有龙江银行或其分支机构的,应立即向属地银监局报告。
近期来,票据市场风波不断。年初农业银行被曝出39亿元票据案,此案尚未平息,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又被曝出票据无法兑付事件,涉案金额达到10亿元。 事实上,在这两起事件之前,票据市场也没有想象中“宁静”。近两年各地银监局对银行票据业务的违规行为就开出了多张罚单。根据银监会现场检查局抽查数据大致估算,截至去年6月末票据承兑业务违规全国规模可能为4000亿元,票据贴现业务违规金额达约2500亿元,票据转贴现违规金额最为严重,可能逾8万亿元。 据统计,仅2015年下半年就有上百份罚单,仅湖南银监局2014年和2015年共开出了10张罚单,这其中,除了本地银行长沙银行和华融湘江银行以外,多数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当地分支机构,违规事实包括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 的银行承兑汇票、违规开展票据买卖业务、贴现的部分银行承兑汇票不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违规使用票据贴现资金,将他行银票在本行贴现后回流至出票人,并用该贴现资金作为本行客户签发的商票保贴保证金、向小型微型企业客户收取票据承诺费。 此外,有媒体数据统计显示,去年福建、浙江、广东、河南4个省的银监局共开出至少69张票据业务罚单。据悉,2015年河南17家银行机构因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其中,14家银行机构涉及办理虚假票据业务。从“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来看,这14家银行涉及“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涉及办理虚假票据业务的银行机构几乎涉及全国所有大中型银行的河南(郑州)分支机构,不仅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等政策性银行,还包括工、农、中等国有大型银行河南省分行以及招行等10家股份制银行机构。 同时,据了解,上述银行机构办理虚假票据业务的违规行为主要分为两类,除光大银行郑州分行、中信银行郑州分行违规“为无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办理贴现”外,其他办理虚假票据业务的银行机构则全部涉及“签发或者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及贴现”。目前,河南银监部门已经向14家违规办理票据业务的银行机构开出了共计330万元的罚单。 对于银行票据业务存在的风险,有业内人士表示,一类是外部风险,包括使用克隆票据、伪造票据、作废票据,达到骗取银行资金的目的。另一类则是内部风险,包括,业务人员经验不足,对假票的辨识能力不够;内控制度不严格;内部人员参与作案。还有一点是,目前银行的相互协作通道还未完全打通,银行之间的票据查询、查付、方位还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检查系统。 为了警示票据业务的风险,去年年底,银监会下发了《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其中指出,在2015年上半年票据业务现场检查中,发现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票据业务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不审慎行为。通知中提出了票据业务的七大风险提示,分别为: 票据同业业务专营治理落实不到位; 通过票据转贴现业务转移规模,消减资本占用; 利用承兑贴现业务虚增存贷款规模; 与票据中介联手,违规交易,扰乱市场秩序; 贷款与贴现相互腾挪,掩盖信用风险; 创新“票据代理”规避监管要求; 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为他行隐匿、消减信贷规模提供“通道”,违规经营问题突出。 对于近年来票据业务暴露出的风险,银监会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要求。未来票据业务将会更加规范,同时也会有所收紧。 违规频现、风险不断暴露的银行票据业务,未来将如何发展? 对此,融360分析认为,银票业务将发生转变,票据业务电子化,电子票将逐步代替纸质票据。 相比于电子票据,纸质票据存在两方面风险: 一是,容易造假、克隆或多次质押,很难分辨; 二是,纸质票据需要人工参与,手工交付验收。 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成本,而且也增加了违规操作的风险。 电子票据则完全没有上面这样的问题,不容易做假,交易的每一步都方便查证,能有效避免多次质押等违规操作,更加安全。 同时,融360指出,央行2015年上半年数据,虽然电票承兑、贴现和转贴现的增速很大,预计2015年全年电票交易量占比将达到30%左右,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比例还较低,票据电子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为规范票据市场,央行也正在大力推广电票。有消息称,央行日前下发通知: 从2017年1月1日起单张出票金额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商业汇票全部通过电票办理。 2018年1月1日起,单张金额在100万以上的商业汇票全部通过电票办理;到2018年底,各金融机构办理的电票承兑业务在本机构办理的商业汇票承兑业务中金额占比应达到80%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今年3月9日政协小组会议间隙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建立统一的电子化票据交易市场是央行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之一,这将有助于提高票据市场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防范票据市场的金融风险。对于建立全国统一票据市场是否有时间表时,潘功胜表示央行正在抓紧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