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终于出手!万亿债转股,中国银行业巨震!

2016-04-05 23:00 980

导读:别人炒股炒成了股东,银行给别人借钱也要借成股东了!今天实体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升级,银行是时候付出代价了!国家终于出手,中国银行

导读:别人炒股炒成了股东,银行给别人借钱也要借成股东了!今天实体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升级,银行是时候付出代价了!


国家终于出手,中国银行业巨震!


十年最惨!中农工建交五大行年报公布结束后,又一大消息突袭中国银行业!今天,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已超2万亿,不良率高达2.08%!国家被逼终于出手!


辉煌的过去,挣扎的今天



曾经全球最赚钱的10大银行,中国占一半以上!


曾经建行行长当着总理的面自称“弱势群体”,全场哄堂大笑!


曾经民生银行董事长感叹银行利润太高,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曾经A股最赚钱上市公司前十强,8家都是银行!3000家上市公司,16家银行利润占到一半,大量企业都在给银行打工!


谁也没想到短短一年,一切都变了:


净利润:五大行净利润增速均暴跌了10倍左右,中行从2014年的8.08%猛跌至0.74%。中农工建全部跌入0增长,只有交行还在边缘挣扎!


不良贷款:农行的不良率已突破2%“生死线”飙升至2.39%, 3个月猛增337亿不良贷款,比2014年净增70%,傲视群雄!


行长工资:中行、工行、建行、交行的行长乃至董事长的年薪均遭腰斩,建行最惨,从110多万砍到只剩30多万。就连宇宙第一银行工商银行行长一年也被砍到仅剩50万!15个月走了66名银行行长、高管,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巨震,又一数据被公布




昨夜又一消息席卷银行业,最新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已超过2万亿,比年初增加近1500亿!不良贷款率告别了“1”时代,飙升至2.08%!


银行不良贷款持续恶化,五大行一年赚了9000亿,却承担着不良贷款7400亿!记得去年银行公布三季报的时候,银监会也质疑银行公布的不良数据,表示反映不够充分,真实性有待夯实!


令人震惊的是,商业银行关注类贷余额已高达约3万亿!关注类贷款也就是逾期大概两个月的贷款。第三季度的时候,进入预警名单的贷款就比上年大幅飙升了66%,远远高于不良贷款率的增加!这是巨大的隐患风险。


国家出手,拯救企业




别人炒股炒成了股东,银行给别人借钱也要借成股东了!时隔16年,国家再次出手实施“债转股“,银行把钱借给企业,但一些遭遇困难的企业还不起,就干脆不还了,把这部分钱转换为股份,让银行成为企业的股东!很快,银行就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公司!


其实这相当于把银行套了进去,银行一旦成为股东,利息不但没了,企业亏钱,银行还要跟着倒贴!目前国家首批试点规模为1万亿,对象多为关注类贷款,也有可能是正常贷款!


而这在之前,企业一旦陷入困境,银行将进行“抽贷”,雪上加霜,基本是必死无疑!现在好了,一些国企将无债一身轻,银行的不良猛增也得到遏制。银行成了股东,企业老板信心大增。


但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不良贷款也披着正常、关注类贷款的外衣转成股份给银行,银行接盘后通过股市等资本运作从而退出,最终为这些已经“歇菜”的企业接盘的还是社会资金,还是我们老百姓!


国家已经不是三番两次鞭策银行改变了,希望银行能够有所作为,今天实体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升级,银行是时候付出代价了!


央行拼了,一万亿入市!




近日,中国五大行公布实情已全部完毕。

“惨不忍睹”四个字应该最为合适。中行净利最惨、农行不良告急、建行逼近红线,中农工建全部跌入0增长,交行还在边缘挣扎!中行暴跌734个基点沦为最惨,从8.08%猛跌至0.74%超过10倍。

面对这样的惨状,央妈扛不住了,酝酿已久的朱镕基时代就用过的债转股大招,终于挥出。

这次,是1万亿!

清明节不平静,债转股大招要瓜熟蒂落了。

“财新周刊”援引一位国开行高层称,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

看得云里雾里有没有?

内参君还是先给各位简单介绍啥叫股转债吧。

债转股,一句话,就是把国企欠银行的巨额贷款转换成股权。说白了,就是银行放贷放成了股东。企业不再直接还银行钱了,而是还给银行自家的股票。利息怎么办?嘿,利息也不还了,变成了按股分红了。

银行成了股东,可以通过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直接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你也许会问,那银行不是亏了? 本来白花花的银子,变成了一堆股票?

且慢,你要知道,这些债务原本企业可能还都还不上了,在银行会计账目上直接化成了呆坏账,不良率将迅猛上升。现在变成了股权,银行的呆坏账也不至于一下子暴露在账面上,好歹好看一点。

另外,国家还答应了,今后经济好了、企业经营好转了的时候,可能还会回购这些股票,你100元质量不高的贷款,说不定可以换回来80块钱的现金,总比所有的都打水漂好吧?

反正银行是国家的,国有企业也是国家的,只不过钱从大儿子手里,转到了二儿子手里,左右手互倒,钱还是那些钱,但企业的资金链不至于断了,喘口气。有些企业虽然现在还不上钱,如果能有后续的资金支持,挺过这一段时间,也许就会绝处逢生。

这是一剂苦药,是不得不而为之的苦肉计。要不然,当企业陷入困境,银行肯定是上门逼着还贷,这雪上添霜来一下,结果必然是大型企业的批量倒闭,紧接着就是大面积的失业,对经济影响太大 了。

很多时候,事缓则圆,央行这一招,也是拖字诀,拿时间换空间!

希望这么一拖,拖过了经济下行周期,拖出个柳暗花明也说不定!

债转股,其实不是一项新发明,老武器重出江湖而已。

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国有企业举步艰难,朱镕基就使出了“债转股”这一大招,成立了长城、信达、华融、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应收购、管理农行、建行、工行和中行的不良资产。然后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跟债务公司签订债转股协议,资产管理公司成为股东。

在那次债转股中,国有大行剥离了1.4万亿的不良资产!

1999年那次,整的挺成功,一方面让大企业解困,不再承担沉重的还款责任和巨额利息;另一方面,银行的账面也清爽了很多,不良贷款比例大幅减少。

因为有了债转股这些大招,企业熬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后那几年的艰难岁月,然后遇到了加入世贸组织的大利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中国一下子成为了制造业大国!

时隔17年之后,当初朱镕基的超级大招重出江湖,希望能够取得同样的功效!

当然,债转股,说来说去,主要是争取时间,延长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最后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关键取决于,在导火索嘶嘶燃烧的窗口期,我们能不能完成拆弹任务!

啥拆弹任务?

就是把僵尸企业、产能过剩企业,转变为适应市场需要、产销对路、产品升级换代、有竞争力的企业。

债转股成败,最终取决于中国企业。搞得好,企业活了,银行也活了。搞不好,就会延缓旧增长模式出清和鼓励加杠杆,相当于银行身上拖着一个僵尸,有毒证券进入市场。

这个以债转股换来的时间窗口不会太长,我们必须抓紧改革,企业必须抓紧升级改造。一方面,改革要攻坚。现在营改增的推进,让大家都看到了希望。这种改革,成熟一项,就要出台一项。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非常非常重要!

一切取决于中国企业能否还魂归来!

当今时代,国家与国家的竞争,重点体现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企业的命运,和一个国家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密相连。大家没有忘掉美国用排放标准违规搞大众汽车的前例吧?大众出事了,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急了,整个德国都急了!

大众这档事,给咱们自认为擅长的制造业,提了个醒:要抛弃机会主义的侥幸思想,切实拿出视质量为生命的真正的企业精神。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率由两位数变成了一位数,经济不那么景气,传统企业受到冲击,许多企业也浮躁起来。在经济萧条期,企业家不知道该怎么经营企业了。困境中苦苦奋战的企业,究竟该怎么办?

内参君想起最近很火的两篇文章:

一篇是写任正非的。文中评论道:人靠绝活立身,企业靠好产品实现高收益。企业家必须守住自己的根本,做出有魂的绝活,企业基业才能长青!如果企业家眼里面只有钱,只有企业规模,好产品绝活出不来,却用语言去娱乐大众,企业死期就近了。

另一篇是写董明珠的。文中评论到:董明珠这个女子,放在我们这个商业时代,的确相当自恋乃至“奇葩”。这种奇葩,我宁愿把它理解为中国企业家身上最为匮乏的近乎偏执的“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自己产品质量近乎宗教式的狂热。希望格力的偏执能继续下去,为转型期的中国制造业创出一条新路。

越是艰难的时候,中国企业更需要定力!如果千千万万个企业,都有华为和格力这样的顽强精神,何愁中国经济不兴?

中国企业,雄起!


资产管理圈(ziguancn)综合自:鸣金网(微信号:mingjin-wang),作者:奔跑吧,琪哥、财经内参(mofzpy),转载请注明来源。



0
标签: 股东 债转股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