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P2P平台有资金托管却还是雷了?
年底有托管的平台雷了一个又一个,好几个还都是比较有名的平台,比如三农资本、黑火金融、国控小微。显而易见,托管不等于不中雷
年底有托管的平台雷了一个又一个,好几个还都是比较有名的平台,比如三农资本、黑火金融、国控小微。显而易见,托管不等于不中雷。 在聊托管之前,先要了解网贷平台的那些“雷”。最普遍也是最恶劣的情况就是平台卷款跑路,根据贷出去的数据,目前失联跑路的平台为824家。另一种为提现困难,目前是420家。
失联跑路属于道德风险。说通俗点,平台老板根本就是来搞金融诈骗的,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没想好好干。开一个P2P平台吸纳资金,钱都汇聚到公司或个人的账户里,这个账户就像一个蓄水池,称为“资金池”。资金池非常好理解,银行就是资金池模式,先把投资人的钱(储蓄也算是一种理财投资)吸纳到银行,银行再拿去放贷,挣取利差。
但是P2P平台和银行不一样,民营老板搞一个资金池,随时都可以卷款跑路,而且跑了之后你基本找不着他。目前跑路的平台那么多,被抓到的似乎只有十几个。即使被抓到了,骗来的钱也败得差不多了。 所以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资金池现象出现呢,监管意见说了,平台不能搞资金池,要托管。就像证券投资基金一样,基金的管理是基金公司;基金的资金托管交给银行。
政策之下,以汇付天下为代表的支付平台开始做P2P平台的托管业务。但结果还是有一些平台雷了。为什么呢?
首先,必须了解托管的意义是什么(此处将存管也称为托管)。托管的意义在于避免资金池。但不做资金池就不会雷了吗?显然不是。有托管的平台跑路的可能性虽然降低了,但还是会出现提现困难啊。 P2P可以将其视为“影子银行”,承接的基本是银行不愿意接受的次级贷款(借款人如果能从银行贷到钱,谁会跑到P2P借高息?)。这些债权的风险本身就是比较高的,加上不少平台在债权的风险审核上缺乏经验;或者无法在次级债中筛到“金子”--获得相对优质的资产,风险会加剧。
而中国式的P2P扮演的不只是一个信息中介的角色,它承诺“刚性兑付”,它要给这些次级债权保本保息。它赚百分之几的服务费或利差,这部分毛利除了要支付员工工资、写字楼租金、推广费用、担保费用(如果有担保)、第三方支付工具的结算费用、托管费用等运营成本以外,还要保100%的本息。除非平台实力很强,否则一个大额的坏账或者逾期就可能让平台无法履约“刚性兑付”。
所以呢,即使平台想好好干,没打算过跑路,但托管所无法解决的经营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提现困难的风险也总是存在的。 其次呢,托管无法解决发假标自融的问题。其实多数的托管其实都是存管,而不是托管。存管方不负责审债权的的真实性,平台该发假表还发假标,因此,存管也不能解决平台发假标自融的问题。
还有一点,有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存管,是帮平台左手倒右手,只是做一个通道而已。甚至呢,比如连连支付,它就只是个支付工具,但很多平台声称“连连支付”托管。。。所以监管说了,P2P以后要银行存管,觉得就是这个原因。只是目前有实力和银行合作的P2P实在太少了。
说了那么多,那托管有用吗?即使是第三方支付工具存管,觉得也是也用的。一个平台愿意去做托管,至少还比较用心,从数据上看,托管平台的爆雷比率也相对低很多。托管平台的雷大多数是“提现困难”,很少有“失联跑路”的。同样是“雷”,至少性质不那么恶劣。而且一旦逾期的款项还款了,或者抵押物处置得当,平台还有机会东山再起,投资人也可能化“雷”为夷。
列举几个托管“雷”:1、黑火金融:提现困难 2、国控小微:体现困难 3、三农资本(发假标,经侦介入),都是属于上面说的两种情况。
全文总结如下:托管降低了跑路的可能性,但是无法降低平台的经营风险,也无法避免平台自融。所以有托管的平台仍有可能出现“体现困难”和“经侦介入”这两种“雷”。
来源:头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