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票据市场三大利益链条:买入返售+消规模+搭桥

马媛 |2016-03-03 12:111689

今年开始,银行的思路出现了转变。这个背景是,经济下行期,贷款投放不足的形势下,云南,内蒙古等地银行收电票需求十分强烈,“银行要求贴现,不仅不用消规模,还需要占规模。”

导读

今年开始,银行的思路出现了转变。这个背景是,经济下行期,贷款投放不足的形势下,云南,内蒙古等地银行收电票需求十分强烈,“银行要求贴现,不仅不用消规模,还需要占规模。”


见习记者 马媛 北京报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年猴年春节前,两家银行票据业务风险事件集中爆发,揭开了票据市场不规范的灰色一幕。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两案立案侦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其中一家银行票据风险案件发生在买入返售业务的质押环节,另一家中信银行兰州分行票据风险事件问题则出在“开票”环节。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时,企业以虚假的存单骗过银行。此后,票据在银行间流转,到期后企业无法还钱,银行走正常流程处置存单时,发现该存单是虚假。但记者尚无法从相关部门核实相关消息。


票据专家赵慈拉表示,从2015年四季度到2016年一季度,纸质商业承兑汇票进入风险高发期。这些票据大部分是在去年九月之前产生,有半年滞后期。


这些案件所掀起的,是通过“买入返售+消规模+搭桥”所形成的纸质票据转贴现灰色江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调查多位业内资深票据专家或从业人士,为读者揭开中国票据市场这一异化过程。


利率市场化还剩下最后一公里,连接实体经济和投融资市场的票据,该何去何从?


穿“马甲”的“融资性”票据


融资性票据已经存在多年,有市场人士援引数据称,市场约有60%-70%的银行承兑汇票为融资性票据。融资性票据一般指该票据缺乏贸易背景,主要用途是通过该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套取资金,实现融资目的。


“人民银行关于银行承兑汇票限额的规定是5000万,有贸易背景的票据不可能满打满算五千万。一个合同项下应该有零有整。而接触的票据,碰到一张有零有整的票据的概率并不大。”一位票据市场从业多年的人士直言。


中信建投固定收益部高级副总裁许轶超表示,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是因为国内法律一直没有承认“融资性”票据的合法地位及身份,“融资性”票据不得不穿上“贸易性”票据的马甲,只有通过配合商业银行去迎合监管的要求来变相达到融资变现的目的。


他举例称,在票据签发过程结束之后,企业为将票据变现,通常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把票据交付给票据掮客,一种是把票据交给银行。


但银行给企业办理票据贴现存在利率高、时效慢、手续繁琐的特点,为更快将手中票据变现,企业将票据交付给票据中介。最终,票据中介通过向银行转让票据来实现资金的回流。为形式上要满足银行的审核要求,票据中介拿到票据以后会通过手中多个“包装户”来伪造“贸易背景”。


这背后有其客观原因。


近十年来,商业汇票的使用主体由2005年以前国企和上市公司为主,转化为银行承兑汇票使用主体中七成是中小微企业。商业汇票用途也从起初的应付款工具,变为预付款工具——二者差别在于,前者有发票,后者没发票。


但是,目前票据监管主要法律法规仍为1996年开始实施的《票据法》、1997年开始实施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按办法,供应商受让的预付款票据,没有发票不能申请贴现。


由于监管政策的滞后,票据中介应运而生。起初,票据中介帮中小微企业贴现,寻找低利率银行,后做包装票,逐步延伸到银行回购交易中。


一位银行内人士表示,从银行的角度来说,为虚假贸易背景的企业提供票据融资便利,其实也是变相服务一些其认为风险较低客户的办法。银行没有办法自己解决形式上的贸易背景,票据掮客的出现,为银行节省操作成本同时大幅提高了效率和收益。票据市场发展这么多年下来,许许多多的商业银行就是在这样的竞争中逐渐放低了审核要求,以及放宽准入门槛的。


票据三大利益链条


票据市场如何运转、纸票利益又是如何分配的?

“当前票据市场的转帖现几乎60%都是通过‘买入返售+消规模+搭桥’来实现的。”许轶超表示。


在“买入返售”环节,此前,某国有大行票据风险事件系某票据中介机构以“一票多卖”的方式从银行内套取资金。大致过程是,A银行以买入返售方式与B银行做了一笔票据转贴现业务。但是,在纸票回购到期前,已被票据中介取出,卖给了C银行。买入返售到期后,钱并没有回到账上。而库中的票据则被换成报纸放在库里。但该细节并未得到相关部门核实。


那么,何为消规模?


票据贴现占用银行信贷额度,银行为扩大规模或在不增加规模的情况下扩大收益,就必须把票据的规模消掉,于是“消规模”的需求便十分旺盛。


“消规模”通常是利用村镇银行、农信社等会计科目记账违规和会计记帐漏洞来实现。信用社以质押回购的方式将票据(即作为卖出)给银行,回购有到期付款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在会计科目里,把原本应该计入的负债给清除掉了。票据“消规模”存在多年,以前是通过银信合作方式, 2011年叫停过,后来还是有农信社冒险去做。


票据消规模一直是当前票据交易中的关键环节和影响票据利率的重要因素。


对于可以进行消规模处理的银行来说,这是一个可以迅速制造净利润的行为。按照一次交易金额1亿的半年期银行承兑汇票来算,2011年一次消规模的费用是100个BP,也就是说,一次交易便可净赚50万,而当年一个消规模行一天的交易至少100亿元,这意味着消规模行一天便可实现5000万的盈利,所以一些农信社为了可以快速冲抵不良,不惜以此方式违规操作。


由于消规模,导致监管层公布的票据融资数据出现较大差异。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4年银行承兑汇票累计签发22.1万亿,由中小型企业签发约占三分之二。“但体现在银行表内不及4万亿元。”“考虑纸票是半年期,签发量要除2,即11万亿,去除10%-20%票据未不贴现,那也应该有大概8万亿-9万亿贴现规模,这意味着至少5万亿没进表。”许轶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许轶超表示,企业之所以愿意将票据转让给票据掮客是因为他们不仅可以大幅降低企业办理票据贴现的手续,同时贴现利率还能紧跟市场,较大行有许多优势。国有大行的票据贴现业务,要求有贸易背景、提供原始发票,往往需要很长流程。同时,放款需要T+1日,但中介的效率奇高。


“中介可以做到收票,只要觉得票是真的,没有贸易合同也立即给钱。拿到票据,中介再去伪造贸易背景。”中介会先去找村镇银行办理贴现,贴现完以后就变成银行的资产了,在银行的二级市场进行转帖交易的时候,就不需要再追究贸易背景有多真实。而回购交易,只是票据交易中的资金交易,与票据是否存在贸易背景无关,所以买返银行并不强调贸易背景。“回购就是资金拆借业务,你把票质押给我,我给你钱,你是用信用在我这做担保。”许轶超说道。


何为“搭桥”?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票据转贴现市场上,华南某中型股份行、华北某中型股份行、华东某中型股份行和江浙某城商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或城商行,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们从大行拿到资金,立即倒手给企业,从中赚取1-2BP通道费。这些银行的系统既可以实现消规模,又可提供“同业户”的方法和渠道。


因为在票据转帖交易中,过桥需求来自于,一些村镇银行或农信社需要从大行拆借资金,但它们不在国有大行的交易对手名单上。而一些股份行可与四大国有银行进行授信交换。这时,村镇银行利用上述股份行作为信用中介作过桥。


“大行即使知道最终资金流向村镇银行或农信社,因为有股份行背书,还是会放款。因为票据的权利,是请求付款权,到期要承兑人要求付款。如果承兑人不付款,就向前手背书的人索要资金,最终由承兑人把钱给到持票人。股份行一旦在交易里背书,就意味着大行对其有无限追索权。”上述国有银行票据部门人士表示。


该人士称,以某股份行为例,其业务灵活,可以做快捷授信。如一家农商行去国有大行授信往往要一两个月,股份行则只需要一两个星期,甚至几天之内就可完成。“甚至有没有授信都没关系。”票据法规定,承兑人是第一付款人,交易时认承兑人,而不是回购人。通常四大行总行规定,交易对手有授信的才能做,理由是“不能占用承兑行的授信额度”。而平安、民生等股份行可以,即使交易对手并没有任何授信往来,只要是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就可以占其授信额度。


上述股份行之一的票据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行票据量80%是由中介提供的。“中介找到我说,每天给你4个亿票据量来消化,我手上有10个中介,每天一家有4个亿,那我去卖就可以了。”上述其中一家股份行票据部门的人士称。每天做一笔过桥业务可以赚取2BP,年化是7.2%的综合收益。虽然看似利差很薄,但是由于票据的量很大,通道一直在转,一年下来收益非常可观。这就是此类银行做过桥业务的动力。


与消规模类似的“打同业户”


该人士表示,上述股份行或城商行的系统,打同业户的功能亦十分强大。与“消规模”的功能类似,“同业户”是这几年银行做票的另一种创新模式。同业户本质是村镇银行,在大行开一个同业户,户的性质和企业账户完全一样,但操作上,并不是打到银行在人民银行开立的基本户上,而是进入银行的内部账户,被视为同业户,意味着交易可以绕开人行的大额支付系统,资金流向大都无从监控。


同业户和消规模的不同在于,消规模还能找到银行,而同业户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账户余额是0,交易明细不通过大额系统走账。“基本户至少要在大额系统里留痕,而同业户相当于与大行做了笔交易,钱就在银行系统内流转。不知道是否有真实业务。”上述股份行人士告诉记者。


因为功能更加强大,收费也更高。由于一些股份行做票据业务,可以和机构突破管制的交易,拿到很多大行的业务,“根据难度系数来定价。比如打同业户,要10BP,打村镇银行消规模只要5BP”。


“这些系统可以打同业的银行。既提供给大行想要出资金的渠道来做票据,同时又把钱给同业户——村镇银行。村镇银行拿票据再质押给股份行,等于又消掉了规模。”前述股份行人士表示。


于是,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家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只有千万规模,但票据贴现交易量却达到10-20亿元,且无法监控其资金流向。村镇银行和票据中介合作,尽管钱最终还是流向企业,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一票多卖”,将杠杆放大到无法计算风险敞口的地步。


“一票多卖”通常是指,中介机构与中小金融机构利用银行同业间的信任和信用,用票据清单(纸票不见实物票)以短期代持或短期回购的方式从银行套取资金用于票据周转或投资。而对票据转帖交易的银行来说,是将原本的“质押拆借”变成“信用拆借”。


票据乱象之源


追溯票据风险案件的本源,除了票据中介,还包括银行的内控问题上。


许轶超认为,票据市场只有银行参与,交易规则高度同质化,考核体系、在一级市场拓展业务诉求等高度雷同,导致票据市场交易方向是一致的。因此银行会选择在信用授信上突破监管限制。


2011至2013年监管层曾多次下文规范票据业务。主要监管重点从利用票据虚增贷款规模到调节信贷规模、资本占用、资产质量等多个方面。监管的主要对象也从前期的中小金融机构扩展到更大范围。


2015年底,仅在票据案发前半个月,银监会又下发“203号文”,要求各家银行高度重视票据业务风险,认真落实监管要求。从各地银监局披露的处罚通知书显示,各地正在大力整顿和严查票据业务。据记者统计,仅2015年下半年,就有数百张名目众多的票据业务罚单。


票据市场何以至此?


20世纪90年代,中国首家票据专营支行——原工商银行华信支行激活了中国票据市场,不仅建起了全国票据市场的雏形,而且盘活了央行再贴现市场,推动了贴现利率的市场化。华信支行亦被称为票据市场的黄埔军校。目前民间票据市场的实质缔造者上海普兰金融及银行间转贴现市场的最大参与者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都源流于“华信系”。招行、民生、兴业、广发等很多做票据业务的人士,都是当年从华信支行出来的。


一位当时在工行华信支行从事票据业务的人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多数银行那会都在躺着吃利差,没人有动力去做票据业务。不像现在都是票据中介上门收票,那会是企业上门送票。“尽是广州企业飞到河南来办理贴现业务的,那会求着你贴。”


而今,在宏观经济下行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信贷投向和资本受到约束、面临盈利模式的考验。


一位当时在工行华信支行从事票据业务的人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多数银行那会都在躺着吃利差,没人有动力去做票据业务。不像现在都是票据中介上门收票,那会是企业上门送票。“尽是广州企业飞到河南来办理贴现业务的,那会求着你贴”。


而如今形势不同往日,在宏观经济下行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信贷投向和资本受到约束、面临盈利模式的考验,这导致监管套利的动机增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近年一些银行为了完成全年信贷任务,会主动去找这些资金丰厚的票据掮客,来帮他们完成信贷任务。


具体做法是,银行让企业存入一笔保证金,银行为其开立承兑汇票。企业拿到票当天再去银行办理贴现,这样一进一出,企业可以从中套利,因此愿意去做。对银行来说,这相当于拉了一笔定期存款,如果贴现,则放了一笔一年期流贷。同时中间业务收入考核也完成了。


一些银行正是利用上述资金空转的方式,来完成考核任务的。“这种行为套的是国家的利,是银行的利,是体内和体外的利。”一位监管部门人士认为。


同时,各家银行都在合理的做制度创新,增加市场竞争力。也有一些银行在税收上“做文章”,形成自身比较优势。比如华南某些股份行是通过少缴或者交差额税的方式来突破监管限制的,形成竞争力,给客户更低的贴现利率。


“如果将行政管理手段作为一种常规管理方式,而非盯住行为人识别风险的能力上,那么市场竞争最后的收益只会让敢于监管创新、敢于违规操作的银行赚取,因而无法公平实现。”许轶超告诉记者。不规范的行为,也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解决之道


“纸质商票市场份额下降是大势所趋,由于缺乏信用环境,各银行不受理商票贴现后,纸票将逐渐边缘化,电票是完全可以代替的”。票据专家赵慈拉表示。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将会使消规模、同业户等所有交易均在监管下“留痕”,被视为解决票据市场乱象的方法。


电票诞生于2009年11月份,业内人士认为央行设计的整套电票系统堪称完美而超前,但一直发展缓慢,去年开始,电票才出现发展迹象。央行数据显示,2013年电票的占比为8.3%,2014年达到16.2%,2015年上半年达到28.4%。


原因是,电票不易找到“消规模”等利益寻租类的监管漏洞,“打同业户”这样的银行系统漏洞。“水至清则无鱼”,制造了流动性风险,形成了流动性风险溢价,难以在市场找到交易对手(电票很少有回购业务,因为消不了规模)。很长一段时间内,电票的价格甚至比纸票还要高。


不过今年开始,银行的思路出现了转变。这个背景是,经济下行期,贷款投放不足的形势下,云南,内蒙古等地银行收电票需求十分强烈,“银行要求贴现,不仅不用消规模,还需要占规模。”一位票据中介告诉记者。


由于电票和纸票之间,占贷款规模成本的差异小于两者操作成本的差异,票据市场利率亦回归理性。目前电票利率低于纸票10BP-20BP。2月18日,中国票据网数据显示,电子票据与纸质票据买断式买入最高利率分别为3.5%和3.7%。许轶超预测,今年电票和纸票市场的比重持平也是有可能。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于票据市场加强了监管。银监会去年12月发布“203号文”。同时,去年年末,大行开始制定纸质银承进入该行的防火墙制度。


2016年初,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资产负债管理部下发通知,1月14日起对票据融资业务进行风险管控,仅办理本行、政策性银行、农行、中行、建行及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承兑银票的票据贴现业务。其他银行也于节前纷纷下发通知,要求对票据业务作风险排查。


有媒体报道称,民生银行因受风险资产计提影响,票据业务政策收紧,部分风险资产额度紧张的分行票据贴现业务暂停。

票据市场对实体经济作用越来越大,央行201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包含票据融资在内的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4.7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比年初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7062亿元。


赵慈拉建议,和银行发生票据关系的,纸票只限于100万以下金额,足以满足小微企业的需求;100万以上金额则使用电票,以便进行身份认证。


纸票与电票的区别主要在于信用环境。“纸质票据出票人到期是否付款,只有持票人知道。如果电票到期没兑付,系统自动给出票人违约差评,而且永久记载,违约成本更大。”赵慈拉表示。对信用好的企业来说,电票可以助其实现信用增值。出票人资信度很高,按期兑付情况下,电票可以成为“0成本”融资工具。

赵慈拉预计,三到四年内,企业电票账户普及。到时企业都会有两个账户,一个是结算帐户,走货币资金;一个是电票帐户,走电子货币。


现阶段,利率化还剩下最后一步,即央行不再公布政策性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不再公布政策性存贷款基准利率后,市场缺乏一个利率基准,这时需要一个较稳定的市场利率,这个利率就是利率锚。票据的价格指数有望成为这一政策利率调控标的。理由是,票据市场连接了实体经济,和投融资市场,但赵慈拉认为,前提是建立全国一体化的票据市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央行此前已经为此召开座谈会,正在筹备之中。


赵慈拉认为,一体化的票据市场应当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面是票据融资市场。所有持票企业、银行在票据市场进行面对面交易。持票企业通过该平台上,可进行及时的最低的贴现价格交易。第二个层面是,投资市场,央行,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银监证监保监牌照的机构)等投资主体,都可以参与进来。一体化票据市场,可以实现实体经济和投资市场的对接,以便央行在市场进行公开操作。


3
标签:票据 链条 利益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云南大理:鼓励积极开展小微企业供应链票据、应收账款、存货、仓单、订单和保单融资业务

2024-10-25 15:44
73890

上海票据交易所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联合举办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业务座谈会

2024-09-27 13:16
167169

沪上银行联手推出“票据金融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联合行动方案”

2024-09-25 13:14
129112

九部门:深化“通关+物流”“贸易+金融”建设 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业务

2024-09-24 14:43
115072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全面推进防非打非工作全链条治理

2024-09-12 15:01
100001

金融行业标准《票据市场 商业汇票业务信息模型规范》发布实施

2024-08-27 11:53
11766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