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跨境电商为何"花多果子少" 流通成本是关键
跨境电商无疑是今年上海两会经济领域的一个热词,但提及此,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徐家平似乎“窝着一团火”。来源
来源:国际商报
他有话要说——上海跨境电商的问题在于“花多果子少”,落地总是慢半拍。徐家平认为,上海一定要“大干快上”,将通关成本降下来,并且通过金融优势,做大做活跨境电商。
规模仍偏小被人抢了先
2013年5月,国家先后批准了8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上海是其中之一。按说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拥有世界级港口和航空货运机场,又引进了诸如亚马逊等国际巨头,成绩应该非常出挑。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两年多过去了,上海跨境电商一直不温不火。数据显示,上海跨境电商出口量仅次于广东,列内地第二,但跨境电商进口规模一直偏小。有业内人士坦言,深圳、广州、宁波等城市去年上半年都交出了“业务增长超3倍”的成绩单,上海却是“规模小、发展慢”。
徐家平一针见血:“上海似乎总是慢半拍,我们还在宣传政策,宁波、厦门都已经落地了。”上海市政协委员、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勇明也深有体会:“我们公司下面的跨境电商公司的业务大都落在广东、浙江,上海‘干货’,比较少。”
民革上海市委在本届政协会议上递交的一份题为《关于促进上海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建议》的集体提案也指出,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对于跨境电商的监管力度有差异,上海监管相对比较规范与严格,但跨境电商产业在地域上是开放式的,因此经营主体往往会往监管较弱的区域迁移。
成本降下来金融跟上去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上海如何破解跨境电商“洼地”尴尬,抢占产业“制高点”?徐家平认为,跨境电商平台要“大干快上”,率先把价格降下来。原本新世界想与日本企业合作,开一个楼层的日本商品专卖,马桶盖、电饭煲等“爆款”统统可以买到,但一个流通转下来,价格起码比日本当地价格贵一倍。
上海市人大代表、原嘉定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赵烨建议,在关税征管上,探索试行“单一进口税制度”,可借鉴欧美国家做法,逐步取消货物税与行邮税的区别。在退税方面则可试行出口商品增值税免税政策,通过政府阳光通关渠道出口,享受“免征税、不退税”的待遇,把通关成本降下去。
赵烨同时建议,上海在金融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与跨境电商相结合,鼓励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之间规范开展合作,利用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可查询、可追溯的特点,为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跨境电商交易提供在线支付结算、在线融资、在线保险
等完备便捷、风险可控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同时,大力支持鼓励国内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海外建仓,进一步扩大出口贸易在跨境电商贸易中所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