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建行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专电 题:大银行服务小企业 转变观念重在创新——解读建行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近日成立了一级部建制的小企业金融服务部,专门负责全行小企业金融业务。这标志着建行小企业业务进入了专业化运作的新阶段。
建行小企业金融服务部总经理靳彦民从2001年参与建行小企业金融业务,一路走来,感受颇深。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建行来说,如何为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是个挑战。大银行要成为服务小企业的主力军,需要转变观念,并在组织结构、产品工具方面进行创新。
转变观念:培育小企业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传统优势在基建投资、住房信贷等领域的建行,对中小企业业务的认识,经历了不情愿干、试探性干、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利润增长点稳步发展的过程。”靳彦民说。
在完成海外上市后,建行认识到,随着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客户融资渠道越来越多,议价能力增强,银行利差压缩;与此同时,受制于规模,小企业融资渠道少,贷款收益高,只要控制好风险,小企业将成为建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利润增长点。
2005年建行将发展小企业金融服务纳入业务发展战略纲要,迈开小企业业务发展的稳健步伐;2007年建行专门成立负责推动小企业业务发展的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建行将银监会倡导的“六项机制”细化成四十六项配套政策;2009年全行工作会议突出加快发展小企业服务,实现战略转型。
与此同时,建行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迅速。截至今年3月中旬,建行小企业贷款增幅达到14.2%,高于对公贷款增幅1.79个百分点。
创新结构:设立专业化机构 “信贷工厂”应时而生
“小企业客户数量多、业务金额小、使用频繁,要求管理精细化,建行必须对原先服务大客户的分、支行进行改造。”靳彦民说。
为了更加贴近市场,为小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建行在总行设立一级部建制的小企业金融服务部,并下沉小企业业务重心,在二级分行建立以小企业经营中心为依托的专业化经营体系。
靳彦民表示,总行设立的一级部建制部门,增强其资源调度和业务推进能力。另外,今年小企业专营机构的建设将纳入分行年度考核管理。
2009年,建行为小企业配置专门新增贷款规模,并明确规定大客户不得占用小企业贷款规模。
“以前一个地区的十几家支行同时开展小企业贷款,都要进行评级授信、产品销售、贷后管理等后台工作,重复劳动使得成本提高,并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靳彦民说,“为了控风险、降成本、提效益,‘信贷工厂’模式应时而生。”
“信贷工厂”是建行借鉴流程银行理念,按照专业原则实行分工,将市场营销业务和信贷业务相分离,实现信贷中后台业务集中,标准化操作。在镇江分行的“信贷工厂”,一个客户经理可以管理120个以上的客户,成本降低;规模化、标准化操作使得小企业贷款效率提高,每笔贷款受理时间平均为3-5天。
截至目前,建行已在全国建立83家“信贷工厂”小企业经营中心。
“下一步的计划是,年内建成150家‘信贷工厂’模式小企业经营中心,形成覆盖全国中心城市的专门服务小企业客户的组织体系,并逐步向分账核算、独立考核的事业部制模式过渡。”靳彦民对此充满信心。
产品工具创新:贴近小企业 构筑风险防火墙
结合小企业贷款需求“少、频、急”的特点,建行通过创新产品、研发风险控制工具,产生规模效应,达到收益和成本有效平衡。
建行2005年推出的“速贷通”和“成长之路”两大业务品牌不断完善,在服务小企业方面成效显著。四年来累计向2.9万家企业发放了1700多亿元贷款。
2007年,建行打破传统信贷业务客户评价和风险控制模式,与阿里巴巴合作创新了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信贷业务,推出了“网络联贷联保、网络大买家供应商融资、网络速贷通”等三大系列网络贷款产品,已向656家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5亿元。
目前,建行正在浙江和深圳两个试点分行,对信用条件好的老客户推出100万元小额无抵押贷款,并采用年审制,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在贷款到期无须归还贷款,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继续使用。
靳彦民表示,风险大、信息不对称、对企业认知能力不足是大银行服务小企业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产品创新的同时,建行同时加快了新型风险管理工具的打造和应用步伐,研发小企业客户筛选工具、风险定价工具、资产组合管理工具、风险预警工具、信贷审批辅助工具等七大管理工具,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并计划今年在全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