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投稿| 贸易融资七十二变

洪烨 | 2016-01-27 10:17 912

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融资币种可以为人民币或是外

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融资币种可以为人民币或是外币。人民币的贸易融资各家银行办理较少,因为同等条件下企业一般选择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而非周期较短、限制较多的贸易融资。外币贸易融资仍然是主流产品,因为外币的成本更低。然而中国人民银行在2015年共五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5.6%降至4.35%,外币贸易融资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产品的推广也变的越来越难。对企业来说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使用时间长、操作方便,但是对银行来说以较低价格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不但需要占用银行自身大量的经济资本,而且收益甚微。之前外币贸易融资直接以价格取胜,简单粗暴的推广方式一去不复返,传统的流贷也难以独自挑起银行资产业务的大梁,贸易融资已经不得不变。


文/洪烨

金华成泰农商银行国际业务中心

感谢作者投稿


如何变化,见仁见智,但目的无非是变的风险更低、价格更便宜、流程更简化几类。以下四点为当前银行主流的改变方向:


一、资金归集、信用贷款


银行为企业办理授信业务时一般都会要求申请人有足额的抵押物或是有资产状况较好的担保人/企业,但近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景气,导致大量不良贷款的出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良贷款并没有因为原有的风险缓释措施而明显降低损失,反而因为互保圈的问题导致部分经营良好的企业也被无辜牵连。银行在后期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抵押物流拍、担保人不愿意偿还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回归本源,银行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永远是企业自身的营业收入,而非其他的风险缓释措施。只有企业自身经营情况良好才有能力来支付融资的利息,并最终顺利偿还本金。目前经济环境不景气导致大部分房产和土地贬值,总价值较高的资产更是难以处置,评估价值再高也等于零,经营情况较差的企业光靠抵押物已经很难获得银行融资;同时,越来越多在这波风暴中“活”下来的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退出原有担保圈,担保模式在银行授信中的占比逐步下降。另一方面,基于企业自身信用和流量的贷款成为了很多银行的第一选择。在纯信用流量贷款中贸易融资的占比绝对要高于普通流贷。因为在办理信用流量贷时银行会先要求申请企业将主要资金流归集到融资行的账户,这样银行不但能获得部分低成本的资金沉淀,还能够从企业的日常结算中看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主要合作对象等信息,在此基础上配套短周期的贸易融资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贸易背景的真实性,降低融资风险,并且还能根据企业最新的结算情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不过,即使有流量归集银行仍需提高警惕,视贷后管理,防止企业虚增流量,随时关注企业资金流量的变化。


二、产品组合、降低成本


企业对能够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的方法都是愿意尝试的。外汇衍生产品、信用转化产品、资金理财产品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收益、降低融资成本。


(一)外汇衍生降成本


前几年银行办理外汇衍生业务主要是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而汇发【2014】53号文发布后,银行可以为客户办理卖出欧式期权业务,让银行在产品组合上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特别是针对汇率变动有明显预判倾向的企业,银行可以直接将卖出期权产品配套到外币贸易融资业务中。比如当前很多企业看空人民币,银行可以为企业办理卖出美元看跌期权,用期权费收益来抵消部分融资成本。与传统的衍生产品不同,涉及卖出期权类业务企业还是要承担行权的风险,银行在业务办理前必须向企业充分揭示风险,并签订协议,最好能够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二)利率衍生避风险


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和外汇衍生产品类似。2016年美联储预计加息3到4次,有部分企业明确在2016年看涨LIBOR,那么银行可以建议企业对现有美元融资配套利率掉期业务,将以LIBOR计价的浮动利率换成对应的固定利率,以此来固定企业财务成本,规避浮动利率带来的不可测风险;反之,如果企业看跌LIBOR,就可以选择固定换浮动的方式来操作。


(三)信用转化显奇效


信用转化类产品也是近年比较热门的组合产品之一。举个例子, A公司从国外采购设备卖给国内公司B,向国外采购的结算方式为后T/T30天,而国内销售的结算方式为三个月的远期信用证。A公司在银行没有授信,到期需要对国外支付时通常选择在银行办理国内证贴现业务,正常的贴现成本为每月0.34%左右。如果采用信用转化,银行可以用A公司已经承兑的国内证应收款做质押直接为其办理进口T/T押汇,押汇的成本为每月0.20%。如此操作大幅降低了企业融资的成本,银行也可以更好地增加客户粘性,提升竞争力。诸如此类的产品组合方式还有很多,随着市场的变动会衍生出更多的新兴产品,是否能充分顺应市场需求,研发并善用这类产品是对当前环境下银行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引进外援、共享收益


2015年开始我国“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跨境融资对国内企业来说已经不再新鲜。目前人民币还是属于高息货币,而境内外的外币资金还是存在一定利差,“走出去”企业如需在境外使用资金通常采用内保外贷的方式替代大额资本金汇出。针对没有境外平台的企业,银行也可以建议其办理福费廷、进口代付、内保直贷等直接使用境外资金的融资产品。有境外分支机构的银行还可以将出口项下的应收账款转卖境外机构,获得境外资金来降低融资成本。银行不但能引入境外资金,还能引入第三方的授信额度,如福费廷和双保理等业务占用的就是开证行或是保理商在融资行的授信额度,不需要企业自身在银行有授信。无论是使用第三方的资金还是授信额度,都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实际的利益,让贸易融资焕发光彩。


四、延长期限,简化手续


贸易融资一直被企业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融资周期短、办理手续复杂。在这个“因客户而变”的时代银行也在寻求方法克服这个缺点。比如引入应收账款池概念,实现应收账款的循环出入池,以突破出口商票贴现融资周期3-6个月的限制。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我国进出口作业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原有的纸质单据越来越少,银行同样开始接受客户提供的电子单据打印件(电子口岸卡数据、网站定单等)来审查企业贸易背景。电子单据获取较快、也较简单,可以提升业务办理效率,也减少了企业和银行的工作量。在使用电子单据时有几个注意点,首先,银行要确认电子单据是否真实,比如订单截屏是否有修改痕迹,最好能够直接进入客户网站或软件后台查看数据细节;其次,注意数据是否可以被随意修改,如电子口岸卡的报关数据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被企业再次修改的,银行审查人员只能保证审核时数据的正确与否,针对这类情况定期贷后检查就很有必要;最后,作为一笔贸易融资业务银行操作人员仍需要留存纸质档案,在审查完毕后不要忘记将电子单据打印出来并让客户盖章确认。


在外部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精细化经营成为了银行一大主题。贸易融资要延续过往的辉煌,应施展七十二变,成为吸引客户、实现银企双赢的利器。


0
标签: 融资 账款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