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荒到资产荒,银行已无“余粮”过冬?
中国已经从过去几年的“钱荒”转换到了“资产荒”的时代,而就银行来说,资产规模收缩,不良贷款大幅上升,净利润负增长,一向头顶光环的银行业,一只脚已经迈入冬天。
中国已经从过去几年的“钱荒”转换到了“资产荒”的时代,而就银行来说,资产规模收缩,不良贷款大幅上升,净利润负增长,一向头顶光环的银行业,一只脚已经迈入冬天。
1、资产规模收缩
虽然部分银行三季度报业绩飘红,但是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这个冬天仍然不好过。重庆、宁波等地银监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当地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
宁波银监局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当地银行业总资产2.4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617.54亿元,同比增长7.05%。尽管总体仍在增长,但股份制银行4862.66亿元的资产规模,同比大幅下降7.29%,国有大行则为7479.27亿元,同比仅增长1.07%。只有城商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同比增长了20.92%、12.64%。
重庆地区银行业同样如此。根据重庆银监局统计数据,截至三季度末,该市银行业总资产为3.87亿元,比年初增加3514亿元,增幅约为10%。而在6月底,上述数字分别为3.83亿元、3040亿元,增幅约为8.8%。
虽然仍在增长,但同二季度相比,重庆地区国有大行、股份行第三季度的资产、负债均出现了负增长。今年6月底,当地国有大行、股份行总资产分别为1.22万亿元、7613亿元,比年初增加1255亿元、526亿元,总负债分别为1.2万亿元、7534亿元,比年初增加1331亿元、604亿元。
而到了9月底,重庆国有大行的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1.21万亿元、1.2万亿元,增长1192亿元、1239亿元,比二季度末减少约63亿元、92亿元。股份制银行同期总资产、总负债则分别为7583.58亿元、7469亿元,也比二季度末分别减少30亿元、65亿元。
2、不良贷款增加
除了资产规模收缩,进入三季度以后,上述地区的不良贷款仍在加速生成。截至9月末,宁波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已达380亿元,重庆地区则已猛增至171.98亿元,比年初增加78.93亿元。
而根据银联信最新发布的“中国信贷风险专题分析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局部地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继续呈“双升”态势。浙江、江苏、云南等地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分别比年初上升0.27、0.1和0.8个百分点,区域不良贷款呈现“普涨”特征。
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分析,分行业来看,光伏、钢铁、船舶、平板玻璃等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快。分区域来看,银行新增不良贷款分布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等区域,有逐步向其它地区蔓延的迹象。受国内外需求疲软影响,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小微企业普遍出现订单下降、成本上升、利率下滑等问题,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资金较为紧张,企业信用风险相对集中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3、存款增速减缓
低成本存款一直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但数据显示,面对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同业竞争加剧等诸多因素影响,银行揽储成本正在进一步提高。
从部分银行业绩发布会披露的情况来看,存款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互联网金融的分流所致。余额宝、现金宝、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断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理财模式,更对银行核心存款产生冲击。
另外,近两年来,受通货膨胀高位运行影响,居民理财意识不断上升,居民以及企业不再满足银行存款的实际负利率,纷纷转向国债、股票、基金、黄金白银等理财产品。
一些专家还表示,除了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外,也与整体经济形势走弱有一定关系。李佩珈认为,居民收入增速和企业营业利润增速下降势必会影响存款增速。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叠加银行业自身面临的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监管趋紧以及资产质量问题等诸多挑战,银行业高速扩张和高盈利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银行业的经营发展进入新阶段,如何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各家银行共同面对的问题。
4、转而青睐非标业务
与此同时,今年6月以来出现的股灾也对银行业务形成一定冲击。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银行也面临着资产配置荒。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受“去杠杆”影响,银行新的伞形信托、配资等业务无法继续开展,不但丧失了利息收入,中间收入也随之受到打击。在此情况下,不少银行目前又将利润增长点寄望于中间业务。
某股份制银行同业业务条线人士表示,与之前相比,近期银行的业务重心变化,主要出现在非贷款的金融市场、同业条线。除了买债券,不少银行还大力开展非标业务。
该人士说,从配置的方向来看,此类非标业务,资金主要是用于购买地方政府相关的债券和融资。由于经济增长放缓,波及地方政府财力,此类项目的风险把控也比以前更为严格。此外,流动性好、收益较高的票据类资产也是银行近期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
从本质上来看,非标业务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但更注重于项目制,资金池的业务少了很多。目前资金宽松,各种债券、非标资产、票据的收益率已经很低,银行的利润很微薄,甚至无法覆盖成本,需要通过加杠杆才能获得一定收益,因此风险也在累积,无法形成持续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第四季度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但也不会有向上的趋势。”某大中型银行人士说,在三季度GDP增速同比跌破7%的情况下,银行“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人民银行宁波中心支行的一份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第三季度银行业经营景气指数稍有上升,微升1.58个百分点至53.22%。但对于四季度,经营预期指数下降0.12个百分点至57.26%。
面对当下的经营环境,银行也变得更加谨慎。由于出现不良贷款,涉事人员都将受到处罚,一些存量业务规模比较大的业务人员,甚至不愿开展新的贷款业务。同时,银行风控部门对业务的审核也一再趋严。深圳某股份制银行中层此前表示,今年以来,其申报的多个项目都被审批部门否决,而得到通过的项目只是其中的少数。
本文由财金阅读(ID:goldread365)编辑整理发布, 文章综合自第一财经日报、网易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