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们的忧伤:不良双升到底咋消化?

2015-08-03 13:10556

如何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银行们的心头大患。广发行长利明献曾表态,不良资产处置任重道远,目前的重点是存量结构的调整,存量的问题资产是非常严重的,同时经济下行在未来一两年还会继续有非常大的挑战,银行资本补充困难,获利的内生资本补充能力会下降。


导读
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大戏”虽刚开始陆续揭开,但此前已有多家研究报告预测,中国银行业将继续面临经营压力,不良率持续上升已成必然趋势,首家披露半年报的南京银行也证实了此前预测,不良率出现同比上升。中国银行业的不良率为何一路攀升,又该如何消化?
中国银行迎不良率高峰


根据银监会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连续14个季度上升。在这种惯性攀升的趋势下,资产质量不断恶化的压力,已经成为当前银行业的心头大患。在“三期叠加”外部大环境下,商业银行不良反弹的压力大增。而这种压力目前来看有增无减。近期,多份研究报告均预计,中国银行业经营压力将进一步放大,下半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向下迁徙的压力将会持续存在。


根据毕马威发布的《2015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预计,今年银行业的不良率仍会继续攀升,有较大的可能超过1.5%的水平。更有报告指出,不良贷款率峰值将出现在2015年中或年末,至2015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达到11247亿元,预计未来两年仍将保持上升态势。


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同样不乐观。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预计,二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5%左右,不良贷款率将小幅上升到1.45%左右;三季度中资上市银行仍将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左右,不良贷款率将小幅上升到1.5%左右。


而对于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现状,银行业自身也显出担忧,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称,相比不良资产管理,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都是能够应对的,不良资产的管理才是银行业最大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城商行,大型银行的平均不良率反而较高。分析认为,由于工业企业贷款数量急剧下降,致使商业银行猛砍贷款利息率以增加贷款实现盈利,经济不景气则导致大量贷款无法偿还。


不良率能否见底要看宏观经济“脸色”


究其原因,宏观经济形势下行首当其冲,未来银行不良率能否见底、何时好转也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是否能“转危为安”。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向新浪财经指出,银行业属于顺周期行业,而中国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比又非常高,宏观经济下行必然会在银行信贷质量上有所反映,过剩产能行业风险集中暴露。随着经济下行,风险也在逐步扩散,信用环境变得糟糕。


要想抵御风险,除了银行自身多提拨备,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未来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宏观环境变化的发展趋势,如果宏观经济能企稳,出现复苏迹象,企业层面的资金经营状况能够改善,企业偿还能力就能缓解,不良贷款的上行趋势也就能稳定下来,这个也是不良率能否见底的最重要因素。


从行业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过剩产能行业,包括制造业、钢铁、能源、纺织等,这些是过去一段时间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受需求萎缩影响,风险暴露比较严重,其中中小企业的风险比较突出。由于产业跟区域重叠,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省份集中制造业,也就导致风险比较集中于这样的一些区域。另外,一些内陆的能源省份,由于在经济萎缩过程中对能源经济下行影响比较大,风险较为突出。


风险可控并不意味着可忽视


曾刚表示,银行的不良率是动态的,正常都会有一个可承受区间,经济状况好就会低一点,不好就会高一点,例如美国不良率金融危机时期高一些,平时正常就会低一些。目前中国银行公布出来的数据,显示还在一个正常区间范围,通常随着经济周期有一定波动也算正常,除了本身数据变化,也要看银行自身拨备是否足够来应对不良资产。


目前,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情况良好,各大银行都在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由于有正常积累下来的利润可以应对不良贷款,因此不良水平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这并不意味着看起来风险可承受就可以掉以轻心。风险的趋势性很重要,如果趋势不改,一直持续上升,最终将会对银行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要保持对风险变化的高度警惕和关注,最近一两年都应该把风险防控放在第一位。而在防风险的同时,又不能降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因此银行们恐怕要找到一个风险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平衡才行。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的五类贷款中,关注类贷款上升势头迅猛,关注类贷款一般是有瑕疵的贷款,比如有点预期将会出问题,又没有说完全成为不良,但是如果资产大量被放到关注类贷款,再恶化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不良贷款,关注类贷款的上升说明资产质量还是存在较大压力的。


如何消化不良资产
靠自己、资产管理公司还是证券化?


如何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银行们的心头大患。广发行长利明献曾表态,不良资产处置任重道远,目前的重点是存量结构的调整,存量的问题资产是非常严重的,同时经济下行在未来一两年还会继续有非常大的挑战,银行资本补充困难,获利的内生资本补充能力会下降。


目前来看,银行解决不良资产的方法主要可以采取三个途径,银行自身消化、资产管理公司和资产证券化。其中,银行自身消化就是银行自己计提拨备,用以前积累的利润去核销坏账,但是核销坏账的过程中会涉及税收、信贷责任认定等问题,因此过程很慢需要很多程序,甚至还需要税务的支持,尽管这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在处置不良资产上效率并不高,在银行压力较大并且急于把资产负债表变得更加健康的话,就需要去探索其他更有效的方法。


相比之下,和资产管理公司的交易就容易一些,不需要核销手段,只要打折定价就可以完成,程序比核销好得多,而且通过相对市场化手段处理不良资产,不良资产估值更透明准确,银行自己核销有些资产自我评估未必准确,这也是为什么核销程序比较严格的重要原因。


自2014年以来,银监会一直在推动批复省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地方版“坏账银行”已经扩容至15家。成立地方版“坏账银行”的目的也是专门为了缓解银行坏账风险。由于目前银行出售的不良资产其实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因此资产管理公司购买热情也比较高,资产管理公司也是目前一个有效缓解银行坏账风险的途径。


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的实质形式,实际上跟资产管理公司购买性质一样,只不过资产管理公司是一对一的交易,资产证券化实际是一对多,资产打包分级之后可以面向更多更广泛的投资者。曾刚表示,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问题是,现行正规的资产证券化,银监会对基础资产质量要求太高,目前还没有允许把质量较差的不良资产包括在内。不过官方已经多次表态,将继续探索不良贷款证券化,未来将有望把质量差的不良资产纳入证券化范围,为银行消化不良再提供一个有效途径。


事实上,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市场空间很大,银行业更愿意进行这样的资产证券化,因为潜在收益率更高,可以吸引投资者。目前私下通过非正规的P2P、金融资产交易所等平台,已经在做类似性质的资产证券化的活动。原则上来讲,只要资产保持透明度,披露信息准确,可以让市场对资产进行有效估值,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投资品,因此未来市场空间还是有的。


结语
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连续14个季度上升,未来经营仍承压,不良率能否见底还要看宏观经济运行趋势。银行应警惕和关注这种趋势性风险,在消化不良资产上,除了加大拨备计提,还应探索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化等高效手段卸下“坏账包袱”。



来源/新浪财经

主编/刘小萃 监制/李 博 本期编辑/新媒体中心


0
标签:双升 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浦发银行举办2024年供应链系列行业论坛,以数智供应链提升产业全链条质效

2024-11-22 15:24
9865

浦发银行举办2024年供应链系列行业论坛,以数智供应链提升产业全链条质效

2024-11-22 10:29
9117

渤海银行新一代国内信用证全新面市 创新打造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生态

2024-11-20 11:03
18740

第九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公私联动,交易银行服务的新模式

2024-11-19 18:08
23483

世界银行批准7.5亿美元贷款 助推菲律宾数字化转型

2024-11-19 12:41
26173

第九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场景化创新,金融服务无缝嵌入企业运营

2024-11-18 17:12
7887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