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将为贸易复苏注入新活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陈婧
7月13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2015年上半年进出口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时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区域布局趋向合理,贸易条件有所改善,贸易方式、贸易主体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例如,上半年,我国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额分别下降6.8%和10.6%。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分别下降4.8%和14%。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8.6%。此外,今年6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4.8,较5月回落0.2,表明未来两三个月对外贸易出口压力依然较大。
哪些原因造成了上半年疲软的外贸形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项内外部因素造成了上半年外贸数据的疲软。从国际来看,第一,欧美国家经济低迷,进口我国产品的需求相比2008年之前大大降低。第二,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回归对中国的出口构成了较大压力。目前发达国家的就业压力非常大,需要再工业化以减少对海外进口的依赖,以提振本土制造业来化解就业压力。因此对中国的进出口进行了反补贴、反倾销的“双反”制裁。第三,美国和欧洲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人民币的被动升值,这对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国内来看,一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价格竞争力在减弱。目前,要素价格的上升构成了制造业成本的压力。二是产业空心化问题对我国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企业不愿意再挣辛苦钱,而是想去赚快钱。三是跨国企业投资大幅回落,导致出口也跟着出现压力。
正如孙立坚所说,人民币汇率是加大企业出口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以来,人民币对欧元、美元、日元均呈现升值走势。截至6月3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欧元、美元、日元分别较年初升值6.9%、0.2%和2.2%。
针对这种情况,就在数据发布当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7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六大政策措施,强调“在扩大开放中增强发展动力”。
考虑到国家统计局当天公布的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个百分点,且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仍为负值,有分析认为,官方选择六策并举,旨在对症下药补短板,以提升贡献率偏低的外贸出口来确保全年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在内外承压的背景下,不可忽视的是,我国贸易仍然出现不少新变化、新亮点,例如,贸易伙伴多元化取得明显成效、对新兴市场和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势良好。上半年,我国对美国、东盟、印度双边贸易分别为1.64万亿元、1.38万亿元和2096亿元,分别增长4%、1.6%和1.1%。其中,对东盟、印度、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9.5%、10.7%、3.7%和12.9%,出口值合计占我国出口总值的26%,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9个百分点。此外,对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均超过17%。
以上数据显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但是,孙立坚认为,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消费能力和欧美国家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虽然它们贸易增长规模大,但基数小,因此,新兴市场国家对中国市场依赖的出口增长率虽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但是对我国出口规模的支撑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欧美国家经济的复苏才是我们真正贸易回暖时代的到来。
展望下半年外贸形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每年10%以上增长的时代看来已成“过去时”,但中国亦面临一个新的有利局面:“一带一路”创立,大量吸收外资,并且没有出现资本外逃,在这种情况下资金走出去也会拉动商品的输出,“产能国际合作”可能是一个新的机遇。
徐洪才预计,如果再加上我国本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和转型升级,那么在下半年或明后年,外贸可能会再有所恢复,恢复正增长甚至比较快的增长都有可能。
“下半年贸易或许依然处在混沌的局面。”孙立坚持不同观点,一是由于环境改善并不是太明显,尽管美国经济在回暖,但是美国再工业化可能会把美国经济回暖的需求的好处留在自己国家,此外,希腊债务危机造成了整个欧洲经济的疲软。而目前中国海外市场主要还是依赖欧美国家强劲的消费能力,因此下半年形势还是很严峻的。
“但是,我相信亚投行基础设施建设一旦到位,未来中国企业在海外舞台上会增加很多投资机会,到时候中国将出口大量民族自主品牌的商品,通过海外投资拉动国内出口。”此外,孙立坚表示,未来贸易情况还要考虑到汇率因素,中国的汇率还在不断走向市场化,美国的再工业化等因素造成的我国贸易顺差压力会减弱,将来人民币贬值的优势会更加明朗。所以汇率优势也有利于我们开拓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