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四五月或集中减持 中资银行迎第二轮减持潮

2009-03-25 10:20 369

外资的自保与自利性在金融危机面临新一波挑战时表现的一览无余。自1月中资银行遭受外资股东大量抛售后,进入3月,建设银行再遭股东减持套现四

     外资的自保与自利性在金融危机面临新一波挑战时表现的一览无余。自1月中资银行遭受外资股东大量抛售后,进入3月,建设银行再遭股东减持套现四亿元,或许拉开第二轮减持中资银行股的序幕。据华尔街日报23日报道,高盛集团正在考虑出售所持中国工商银行(3.78,-0.05,-1.31%)股份有限公司15%至20%的股权。数据显示,4月将有更多的外资战投锁定到期,加之几大行年报即将出炉,更为减持事件增加了变数……

  【发生】第二轮减持拉开序幕?

  ■建行两月内遭四亿市值减持

  最新的数据显示,建行成为新一轮外资减持的对象。资料披露,一位建行股东近日通过瑞银以每股4.05港元的价格,抛售一亿股建行H股的限售股,最终套现四亿零五百万港元。市场人士推测卖家应该是外资基金或香港富豪。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没有证据显示是外资股东,但此前建行第一大外资股东———美国银行一月份大手抛售建行H股套现220亿港元后,余下部分持股的禁售期将在两个月结束。而该股东在这样一个关键时间点减持套现,不排除有为大规模减持“试水”之嫌。

  虽然美国银行已发表声明强调无意进一步减持建行,但也不排除未来改变选择。此前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在北京参加两会时已透露,美国银行可能在5月7日禁售期解冻后,最多减持建行5.8%的股份。

  ■淡马锡证实:已全部减持民生银行股份

  3月中旬,有消息传出,淡马锡目前已全部减持民生银行股份。

  不久前,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在“两会”间隙表示,淡马锡控股去年第四季度出售了略高于1%的股份。

  3月7日,民生银行公布公司第五届董、监事会董事、股东监事、外部监事19位候选人名单,记者发现,曾作为富通金融公司派出的董事苏庆赞已不在名单之中。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淡马锡没有实际参与民生银行的经营,其退出不会对民生银行产生多大影响。

  ■新一轮减持潮即将开幕?

  除建行外,工行外资股东———高盛、美国运通及安联所持的股份,首批将在4月28日解禁。而有报道称,高盛集团在所持工行股份解禁期尚差一个半月之时,已开始在市场上进行减持试盘。

  资料显示,由高盛集团牵头、包括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在内的财团,于2006年工行上市前,投资37.8亿美元购入该行约10%股份。截至 2008年9月底,高盛、安联、运通分别持有工行约164.76亿H股、64.33亿H股及12.76亿H股,占工行总股份的比例分别为4.9%、 1.9%和0.4%。上述三公司所持股份的一半将于4月28日解禁,余下一半则将在10月20日解禁。

  中行的情况相比要好些,继遭遇瑞银及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撤资后,淡马锡已表示上半年不会有抛售行动,其余多位外资股东及基金也表示暂时没有出售中行的计划。而汇丰也已经承诺不会减持所持交行股份,中信银行的战略投资者BBVA不仅没有减持计划,据说还有意增持中信股份。

  ■银行年报或影响减持结果

  继上周交通银行、深发展披露2008年年报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年报将在本周相继登场。这也为减持增添了不少变数。

  已披露的交行、深发展的年报有诸多亮点,尽管三大行没有公布2008年业绩预告或快报,但从已有的数据来看,其业绩增长仍有保障。不过,不良贷款增加和拨备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让市场有些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评级公司近日纷纷“看空”中国银行业。三大评级公司标普、惠誉和穆迪均认为,中国银行业在2009年或将面临资产质量下降、 不良贷款增加与利润大幅减少的局面。穆迪评级上周一将中国银行业展望为“负面”;惠誉表示,考虑到国内经济增长压力日趋显现,且更依赖于银行资金支持,银 行贷款高速增长将使银行业今年面对诸多挑战,资产质量中期展望不容乐观。

  不过,高盛的最新报告宣布将交通银行的股票评级从“抛售”提高至“中性”。高盛同时调高了13家A股上市银行的目标股价,包括浦发银行北京银行等。同时将其对中国银行业的评级维持为“中性”,并看好在两地上市的中资银行股。

  【解析】外资减持百亿中资银行股的图谋

  ■外资减持是要套现自救

  针对两次集中减持事件,有观点更侧重于解释减持时间点上的巧合。认为外资银行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受伤同样严重,自家“后院起火”已经无暇外顾,通过减持套现实现自救。

  长城证券分析认为,境外战略投资者近期的减持举动源自多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其自身财务状况变化;究其源头则是多家境外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凸显。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资银行股并非出于不看好中国银行业的前景。

  ■外资看空银行业抢先出逃

  除了套现自救论,市场上还有一种主流看法,即认为外资银行对中国经济以及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前景预期持悲观态度。

  1月中旬,瑞银集团在上海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对银行股持谨慎态度,原因在银行息差在缩小,且受经济放缓影响,贷款增速也在减少,且潜在不良贷款可能会增加。

  摩根大通也认为,预期银行息差缩小、收费收入增长放缓、信贷成本上升,并将中国内地各银行今明两年收益预期分别下调9%和8%,内地上市银行的目标价也调低13%至34%。

  持此观点者认为,2009年中资银行将迎来大小非解禁高峰,外资机构抢先出逃是明智选择。

  【应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将于5月1日施行,财政部新规巧妙设限外资减持

  近日,财政部发布《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增加了外国投资者大量购买或出售中资金融机构股权的难度。新规定要求外国投资者转让中资金融机构股票必须通过证券交易系统进行,转让价格不得低于市场价格水平。

  分析认为,财政部此举有两重含义:一是规范大小非减持,以免因为大小非估值过低压低市场价格;二是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境外投资者陆续退出,数百家城商行忙引资之际,加强对国有金融机构股权的管理,以避免贱卖套利现象再次发生。

0
标签: 外资 中资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