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法20年来首次大修 摘除75%存贷比“紧箍咒”

2015-06-25 10:13 707

导语腾讯财经讯(杨玚)存贷比即将取消,银行即将摘下戴了20年的“紧箍咒”,能将更多精力转移至资产管理等蓝海领域。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导语

腾讯财经讯(杨玚)存贷比即将取消,银行即将摘下戴了20年的“紧箍咒”,能将更多精力转移至资产管理等蓝海领域。

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这是自1995年起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首次迎来大修。

其中,被业内长期诟病的“存贷比”红线将正式删除,不再作为硬性监管指标出现。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改革利好银行中长期发展。

再见存贷比 再见通道业务

“尽管在2003年小幅修订过一次,但只称得上是小打小闹。”一名从业15年的资深银行家对腾讯财经感慨。

腾讯财经了解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在2003年对《商业银行法》进行修法。然而,该次修法主要内容是将商业银行的监管部门,从央行修改为银监会,并针对我国加入WTO的现实,将个别与入世承诺不相适应的规则作了小规模的修改。

“业务层面的修法不多,主要还是因为2003年我国的银行业还在起步阶段,连上市银行都没有几家,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业务种类各方面都不成熟。不能拔苗助长。”对于该次修法低于业内预期,金杜律师事务所一名银行业务合伙人这样对腾讯财经解释。

然而,在《商业银行法》实施20年之际,中国银行业已走向成熟,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述银行人士对腾讯财经坦言,现行《商业银行法》已经不合时宜,“再不大规模修法将阻碍银行业的发展”。

事实上,监管层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中,《商业银行法》就被列入修法项目之中。此外,腾讯财经从部分银行了解到,银监会在今年年初成立了相关修法小组,牵头起草修法草案,并选调了部分银行人士参与其中。

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获国务院通过后,还需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存贷比紧箍咒解除

被业内诟病已久的“存贷比”监管红线,终于“由硬变软”,不再作为硬性指标出现。

上世纪末,为配合我国当时的“双紧缩”政策,抑制通胀,《商业银行法》引入“存贷比”指标,规定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

对此,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在一次公开场合表示,在银行业发展初期,由于银行主要负债为存款,主要资产为贷款,因此将存贷比作为监管指标,可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控制贷款。

然而,吴晓灵也批评,在银行负债端和资产端多元化的今天,存贷比指标早已不合时宜,甚至侵蚀了商业银行的金融自主权。在她看来,用流动性覆盖比例和净稳定资金比例替代75%的存贷比例更为合适。“75%的这种硬性存贷比例,无论从货币创造上还有流动性上都没有特别实质性的作用。”吴晓灵称,从控制商业银行扩张行为,提高银行偿付能力,用流动性指标防范银行支付风险等方面着手,能够更好的控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华泰证券银行分析师罗毅还透露,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存贷比超70%,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等股份行及城商行更是短期突破75%。“存贷比对于银行资产端运作限制性愈发明显。”

事实上,存贷比的紧箍咒亦滋生了大量不法行为。腾讯财经早前曾报道,从2013年底起,受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影响,广东等制造业大省的企业遭遇订单“滑铁卢”,从而导致存款需求不足。银行在存款端受到影响后,为将存贷比控制在75%以内,不得不收缩贷款规模,将大批有贷款需求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遭遇闭门羹的小企业,只好寻找“非正常”贷款途径,如以办理国际业务为名,虚构合同,套取银行贷款。

在业内及学界的强烈呼吁下,此次《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将“存贷比”硬性指标删除,由法定监管指标下降为流动性监测指标。国务院对此也解释,这将有利于完善金融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等贷款的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国务院并未将存贷比彻底取消,而是将其由硬性监管指标,下降为柔性的监测指标。不过,由于信贷资产端的经营主要受信贷额度、资本金、存贷比等指标限制,一旦存贷比取消,银行头顶的一大“紧箍咒”无疑将解除。

中信银行一名前台人员对腾讯财经表示,每逢季末、年中和年末冲刺存款的苦日子也许很快要结束了。“银行领导可以把更多精力转向资产管理等领域,而不用一心惦记着怎么拉存款。”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也表示,银行摘除存贷比“紧箍咒”后,部分精力将由吸储转移至资产管理、存量盘活等未来蓝海领域。资产端经营灵活性增加,负债端存款成本降低,利好银行中长期发展。

不过,罗毅并不认为未来政策落地后,存贷比将在短期内大幅上调。“考虑到存贷比上移主要受存款增速放缓影响,但目前实际贷款需求略有不足,再加上资产扩张还受信贷额度、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约束,因此短期内存贷比不会有大幅度上调。”

混业经营可期

除了取消“存贷比”,业内对于修法松绑混业经营也抱有期待。

按现行法规,商业银行目前不得进行混业经营。其中,现行《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容显文对腾讯财经表示,如今直接融资市场快速发展,若监管层不对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放行,银行将失去很多机会。

不过,年初证监会突如其来的表态让银行业着实“激动”了一把。今年3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公开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商业银行申请券商牌照的制度和配套安排。随后,市场频繁传出兴业银行收购华福证券,交通银行收购华英证券等消息。

多重信息叠加下,业内人士开始期待《商业银行法》修正案对银行业混业经营松绑。不过,包括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中层对腾讯财经表示,即使监管层允许银行混业经营,初期也不会大范围铺开,而是试点进行。

在前述人士看来,随着6月16日交通银行混改方案获批,该行最有可能成为首家实现混业经营的银行。

0
标签: 存贷 紧箍咒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