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破解难题还需“组合拳”

2015-06-04 15:01 1032

当前,我国煤炭产业经济运行主要受市场需求放缓、过剩产能难以消化、控制煤炭总量难度增加、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破解“多挖

当前,我国煤炭产业经济运行主要受市场需求放缓、过剩产能难以消化、控制煤炭总量难度增加、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破解“多挖煤不挣钱,少挖煤丢市场”难题,维护煤炭市场供需平衡、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还需要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盛夏临近,煤炭产业却仍未能摆脱“寒意”。在日前举行的2015年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嘉琨表示,当前我国煤炭经济运行仍处于低位徘徊,这一态势短期难以改变,行业脱困任务艰巨。

从挖煤就能赚钱的“黄金十年”,到如今的“多挖煤不挣钱,少挖煤丢市场”,煤炭产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当前,在消费减量化渐成趋势、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还是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破解煤炭产业“两难”还需多方合力。

政策托底行业有所回暖

2012年5月份以来,全国煤炭市场连续35个月波动下行。一方面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全社会库存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则是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企业经营困难。

为帮助煤炭产业尽快脱困,去年下半年以来,有关方面和地方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煤炭行业脱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介绍,到2014年四季度,全国煤炭产量快速增长势头得到遏制,煤炭进口量减少,市场价格小幅回升,资源税改革与清理不合理收费工作稳步推进,煤炭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

“去年四季度煤炭产业状况有所好转,主要得益于政策层面的支撑。正是‘限产能、紧进口、控产量、减负担’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煤炭产业有了‘着底’的感觉。但在煤炭产业自身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还不能说成功筑底。”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进入2015年,受市场需求放缓、原油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价格再次出现持续下跌,库存居高不下,企业经营困难加剧。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6.5%,但全社会煤炭库存已持续40个月超过3亿吨,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由年初的520元/吨下降至5月初的421元/吨;截至3月末,煤炭企业应收账款3551亿元,资金链紧张问题较为突出。

供需矛盾有待缓解

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监测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创下2011年11月下行拐点形成后的新低,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预警指数打破10个季度的横盘,比去年四季度下降3.7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煤炭产业经济运行持续低迷,主要是受市场需求放缓、过剩产能难以消化、控制煤炭总量难度增加、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

从宏观上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国民经济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据测算,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煤炭消费量约6亿吨,同比下降2.2%,其中电力行业耗煤3.3亿吨,下降5.6%;钢铁行业耗煤1.05亿吨,下降0.9%。3月份重点发电企业日均耗煤同比下降15.8%。

从能源结构看,洁净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替代作用明显。2014年,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由2013年的15.6%提升至2014年的16.9%。今年前2个月,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7.5%,水力发电、核电、风电发电量分别增长12.7%、31%和22%,火电则同比下降0.8%。

从煤炭市场本身看,由于在“黄金十年”煤炭产能迅速扩张,产能过剩压力加大。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27万亿元,8年来累计新增产能达30亿吨。目前,全国煤矿产能超过40亿吨,在建产能在10亿吨左右。

此外,一些地方和煤炭企业违法违规盲目建设生产和超能力生产问题比较突出,采取“以量补价”方式竞相降价促销,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大了产能过剩压力。一些煤炭用户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过招标采购方式压低煤炭采购价格,或改变煤炭交货方式和货款结算方式,或延缓付款、增加承兑比例,使煤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多措并举助行业脱困

为帮助煤炭产业脱困,在不久前举行的2015年煤炭行业脱困暨经济运行调节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必须严格治理违法违规煤矿建设和生产,严格治理超能力生产,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严格治理劣质煤生产、进口和使用。

梁嘉琨表示,在当前煤炭经济下行期间,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应该站在维护煤炭市场供需平衡、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主动控总量、稳煤价、保安全、保稳定,严格按照煤矿公示产能和承诺事项组织生产,做到不违法违规建设,不超能力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维护市场供需平衡,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针对当前煤炭产业迫切需要加快“去产能”的现状,王显政建议,应加快推动建立和完善煤矿退出机制,着力解决原政策性破产煤矿历史遗留问题;着力研究煤矿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措施,明确关闭破产煤矿基本条件和国家支持范围,推动资源枯竭、灾害严重、扭亏无望、煤质差的国有煤矿有序退出,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煤炭开发布局,推动煤炭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

他同时建议,应通过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煤炭企业税费,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的支持力度,维护企业资金链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强化企业自律意识,以控总量、稳价格为重点,防止降价促销,引发恶性竞争,努力促进煤炭经济平稳运行。(经济日报记者 林火灿 实习生 王冰洁)

0
标签: 煤炭 产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