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金融大鳄潜伏跨境套利业务!

2015-05-20 14:21 890

粤津闽三大自贸区挂牌已有半个月,银行纷纷跻身其中布局跨境金融业务。据了解,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以及浦发、中信、兴业、招商等多家股份制银行,都在筹建基于跨境融资业务的综合金融创新平台,通过“一站式”服务增加跨境贷款投放量。 粤津闽三大自贸区挂牌已有半个月,银行纷纷跻身其中布局跨境金融业务。据了解,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以及浦发、中信、兴业、招商等多家股份制银行,都在筹建基于跨境融资业务的综合金融创新平台,通过“一站式”服务增加跨境贷款投放量。

▎资本项目开放提速,银行抢滩四大自贸区跨境金融业务


粤津闽三大自贸区挂牌已有半个月,银行纷纷跻身其中布局跨境金融业务。据了解,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以及浦发、中信、兴业、招商等多家股份制银行,都在筹建基于跨境融资业务的综合金融创新平台,通过“一站式”服务增加跨境贷款投放量。


业内人士认为,由跨国企业供应链贸易带动的融资业务已成为银行新的掘金地,而自贸区正是提供投融资便利的一大平台。据悉,粤津闽三大自贸区在研究FT(自由贸易)账户,拟借鉴上海自贸区FT账户框架和经验,各地细则将在不久后陆续落地。


银行跻身自贸区布局多项跨境金融业务


前不久,中行新加坡分行与天津市分行、广东省分行、福建省分行以及境内合作方签署了多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包括向天津自贸区内企业提供最多1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同时,与多家客户签署总额为4.2亿元人民币的跨境贷款相关合同。


同样,工行也在福建自贸区设立了福州片区支行、平潭片区支行、厦门自贸试验区象屿支行、厦门自贸试验区机场支行和厦门自贸试验区航运支行;在广东自贸区,工行成立了南沙自贸区金融创新与服务中心,筹建跨境金融“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天津自贸区挂牌当天,工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为区内企业办理了首笔600多万美元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并且未来也将跨境金融业务作为自贸区内的重点开拓领域。


目前,进驻广东自贸区的银行,主要业务创新包括人民币跨境使用、企业境外融资等,尤其强调侧重港澳的定位。以总部位于深圳的平安银行为例,该行在自贸区内的综合金融服务中心包含离岸业务中心、保理业务中心、跨境结算中心三大业务中心。


据了解,具有跨境贷款需求的通常都是跨国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在自贸区政策下,跨境贷款融资成本低。广东自贸区的《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前海企业可申请跨境人民币贷款,这一政策在自贸区内延续。农行广东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贷款业务的优惠利率为3.9%至4%,比境内融资通常低1个百分点左右。


同时,允许企业借外币外债,这意味着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做相应的套期保值,如远期结售汇、期权等方式,锁定汇率。深圳某家物流采购平台相关负责人透露:“过去银行贷款至少要5天左右,现在钱到了,就给银行相关的合同、发票,立刻结汇,然后支付。企业可以获得同外资企业一样的待遇,并且债务性融资与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一起,形成本外币‘两条腿走路’的境外融资渠道,缓解了企业融资难、成本高、时效差的问题,利于跨国企业的公平竞争。”


自由贸易账户将借鉴上海经验先后试水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研究员张琦认为,经过这些年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各家银行跨境人民币贸易产品同质化已达到较高程度,因此不断培育多元化的贸易融资客户资源,应成为下一步业务拓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各家银行重点发展的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境内企业客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具有跨境结算或投融资需求的境内外向型企业;另一类是在海外设立平台,以实现对外集中采购、销售和进行投融资的‘走出去’集团。银行对这些客户的营销可谓‘尽善尽全’,但目前很少有银行将目光投到中小型涉外企业客户市场上,其实这一市场大有可为。”张琦说。


实际上,在自贸区内开展跨境融资业务和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立FT账户,办理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等,比如帮企业跨境投资做结算,未来还可以办理资本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粤津闽政府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这三地自贸区正在研究FT账户监管细则,拟借鉴上海经验复制推广。


不过,也有消息称,在经济下行期,为了防止资金外流风险,三个自贸区不会同时试点FT账户,天津很有可能率先放开FT试点,广东、福建地区推后试点。总体来看,自贸区跨境金融业务的创新领域会集中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甚至个人境外直投。


以天津自贸区为例,区内金融业务创新包括:一是人民币跨境使用,包括跨境人民币支付、跨境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跨境融资业务创新;二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包括天津自由贸易区账户、跨境人民币投融资、跨境人民币、外币双向资金池;三是利率市场化,包括小额外币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大额可转让存单;四是外汇管理改革。此外,天津自贸区还将为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并鼓励服务国家战略的金融企业利用自贸区政策创新发展。


掘金供应链金融倒逼资本项目开放


在自贸区内,跨境融资业务迅速发展的背后,供应链金融领域已成为银行的掘金地。以前海为例,去年8月,前海管理局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前海跨境贷借款主体中,供应链等商务服务类企业借款占比60%,主要用于跨境贸易国际收支和企业日常经营等。


按照这四大自贸区的长远规划,未来还将衔接“一带一路”战略。不过,四大自贸区也各有侧重,上海自贸区扩区后要继续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广东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贯彻“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探索粤港澳经济合作新模式;天津自贸区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福建自贸区贯彻“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探索闽台经济合作新模式。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自贸区跨境金融业务的扩容将进一步倒逼人民币国际化和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参照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经验,资本项目可兑换计划分“两步走”,首先应该先建立自由贸易账户,这是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才是完成资本项目可兑换。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贸易金融部相关负责人指出,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境外融资采用“双轨制”,外商投资企业可在投注差范围内自行举借外债,中长期外债累计发生额和短期外债余额之和控制在投注差范围内;而中资企业境外贷款须经发改委批准,管控较为严格,且外债要按发生额计算总规模。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认为,融资渠道拓展可降低国内融资成本是完全成立的,在上海自贸区扩至其他自贸区,并在全国复制的话,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打通资本项目的问题。资本项目基本开放,资金基本可以自由跨境流动,这是很重要的金融改革项目。


“当前,全球跨境贸易投资发展呈现新趋势,一方面,全球产业内分工持续深化,资金、货物、服务等要素跨境流动更加频繁,服务外包与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发展助推经销环节扁平化,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中国银行总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程军撰文指出,“为顺应和促进这一趋势,在总体方案中,四地自贸区均注重推动跨境资金融通便利化,均注重促进服务业开放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均注重培育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形态。商业银行应将自贸区作为顺应这一趋势、加快跨境金融创新的练兵场,一方面要推动全球供应链金融、全球现金管理等交易银行业务创新,完善服务贸易、科技创新项下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另一方面要适应互联网跨境金融服务发展,完善在线跨境服务渠道,丰富网络跨境金融产品,加强跨境交易数据挖掘,深化与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合作,构建互联网跨境金融服务体系。”(经济参考报)


▎跨境投融资火热:港股或迎“互联网+”炒作潮


5月18日,金蝶国际(00268.HK)与京东联合宣布达成合作协议,京东将出资13亿港币现金(约1.71亿美元)认购金蝶约10%股份。按照双方公布的合作协议内容,除了计划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一次金蝶和京东还想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基于云服务的ERP整合解决方案。


金蝶国际当日一度暴涨超过15%,收盘涨10.57%,报收5.65港元;其余包括金山软件(03888.HK)、畅捷通(01588.HK)、中国软件国际(00354.HK)等软件股都有较大涨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深港通的推进,京东入股金蝶国际,港股市场上的科网股可望跟着起舞,本来远低于A股的估值优势,也使得港股“互联网+”有着更多被追捧的理由。


汇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岑智勇称,香港上市的中资科技股的估值较深圳和上海上市的同业低,应能继续吸引中资资金参与,京东入股金蝶国际的估值并不低,在香港投资者眼中绝不便宜;但内地投资者看法不同。深港通进程推进也可望加速这些香港科网股的炒作。


深圳一位港股私募人士则认为,如果未来内地出台打压创业板的政策,那么大量内地资金很可能因此流入估值较低的港股科技股,目前来看港股中小盘股比内地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要安全,机会也不会少。


广发证券认为,在3月放开了公募基金通过沪港通渠道投资香港之后,南下资金的积极程度已经有了明显上升,如果深港通消息确定,资金南下的热度有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尤其是深港通有望纳入的中小盘科技股,相对于A股的低估值有望成为南下资金的重点目标,而且这部分标的控制权相比于蓝筹股来说更容易取得,值得重点关注。目前是港股投资的良好时机,两地证券市场的联通正在日趋明朗化。除了深港通之外,QDII2的试点也值得期待,随着以深港通以及QDII2为代表的港股投资渠道的打开,港股的投资机会将不断明朗化。


瑞银认为,中国监管机构于未来6至12个月会启动深港通、增加QDII额度、放宽内地居民海外投资,鼓励ETF与海外资产相连。内地公墓基金及散户投资者于未来两至三季,会买入约2000亿元人民币金额的港股,预计资金将来自三方面:现时QDII的配额、透过新配额发行的QDII产品,以及互联互通南下资金。


招商证券(香港)则称,从QDII基金的增量资金规模变化情况来看,5月初QDII基金曾大举进入港股市场扫货。而从板块和个股的涨幅情况来看,科网和电子通信股受到青睐;预计恒指在26800点一线有较强支持,继续超配科网电子、环保新能源等新经济板块,逢回调买入中资非银行金融、中资和香港本地地产股、部分业绩反转明显的有色、航运股,继续自下而上挖掘互联网+、国企改革、深港通等主题投资机会。(第一财经日报)


▎国务院常务会议: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改进口岸工作政策措施,促进扩大开放和外贸稳定发展。措施包括提出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取消和下放一批涉及口岸通关及进出口环节的审批事项以及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等。


会议认为,保持外贸稳定发展,对稳增长、调结构,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必须加强和改进口岸工作,营造便利高效、公正透明的通关环境。

会议确定,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取消和下放一批涉及口岸通关及进出口环节的审批事项,全部取消相关非行政许可审批,不得违法设定或变相设定审批。对必要的审批要简化程序、明确标准,承诺办结时限。


二要改进通关服务,提高非侵入、非干扰式查验比例,加强口岸执法政务公开,坚决取缔进出口环节违规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推进通关无纸化,为企业减轻负担、提供便利。


三要创新大通关协作机制,加快跨区域、跨部门大通关建设,推进全国一体化通关,由“串联执法”转为“并联执法”,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四要优化口岸布局,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建立和完善通关管理和质量安全监管系统,为创业创新营造更为宽松便捷的环境,助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大智慧财经)


▎国内最大2家信托公司秘密布局跨境投融资:中信中融找到蓝海!


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的不断宽松,中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对海外市场的需求会不断扩大,各类金融机构必将加快“走出去”步伐,其海外业务拓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自2009年7月开始,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五年来,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与人民币跨境使用形成了更加积极的互动关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并已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从跨境贸易结算拓展至全球,到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RQFII的开展、成功落地的沪港通等,都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正在迅速拓宽。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人民币跨境收支占中国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比重仅为1.7%,而行至2014年,中国各项跨境贸易、投资和融资人民币业务达到9.95万亿元,占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约20%,与我国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74个,人民币跨境使用明显加快。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中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全球第五大常用支付货币。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认可度的不断提升,在全球范围内贸易及投融资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信信托的跨境投融资战略布局:中信信惠国际资本有限公司+中信聚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由中信信托全资子公司——中信聚信(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云南聚信海荣股权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2月正式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及云南省金融办批准,从事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海外贷款业务。至此,中信信托正式成为国内第一家可从事人民币国际投贷业务的信托公司。


事实上,中信信托对于海外战略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0年。早在那时,中信信托依托强大的集团支持,开始研究香港、东南亚、美国以及欧洲的市场。2012年,中信信托就成功推出了针对美国市场的产品,与此同时,还启动了依托香港作为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桥头堡的业务战略。2014年,中信信托正式成立了中信信惠国际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信惠”)。


聚信海荣享有中国人民银行和云南省政府给予的多方面优惠政策,包括:设立的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可根据《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将境内募集的人民币资金调拨给境外子公司;以非金融企业身份申请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以非金融企业身份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通过结算代理人进行债券交易和结算;通过子基金在境外金融市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融资产品等。


据了解,聚信海荣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有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高净值人士;有海外直接投资业务需求的信托、保险、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境外直接投资、并购、资产配置等需求的其他国内企业等。


中信信托内部人士表示,聚信海荣作为中信信托进行海外投资业务的主要渠道平台,近期将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投资领域涉及医疗健康、消费零售、文化旅游、商业和住宅等。中信信托本次业务战略延伸,不仅能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时还可以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实施。


聚信海荣将秉承中信信托“无边界服务、无障碍运行”的经营理念,按照“普惠金融、资本民享”的原则,立足中国云南,聚焦东南亚,放眼全球市场,借助中信信托的平台优势,整合金融与人才团队资源,建立强大的运营体系,力求构建一个以人民币结算为纽带,以跨境投融资为手段的全新金融平台,预计未来三年内基金管理规模将超过人民币200亿元。


中信信托国际业务总监、中信信惠总裁张浩曾表示,中信信托一直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努力探索国际业务,在与中信证券、美国银行等多家知名金融机构的国际合作过程中, 不断探寻业务机会,严格风险管理。中信信惠作为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国内信托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持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第四类证券咨询及第九类资产管理业务牌照。


作为中信信托海外子公司及海外业务拓展的平台,中信信惠将依托于母公司的资源与优势,运用不断创新的能力努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海外平台,积极配合母公司为现有及潜在客户创造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融资渠道,提供海外资产配置及海外融资安排。信泽金商学院金融创新培训部相关人士提示,中信信惠于2014年成功完成一笔规模超1亿美元的创新型结构化海外债券融资。据悉,该结构化海外债券融资项目成功利用境外债券抵押,盘活债券持有人的资产,助力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银团贷款项目。此举不仅为海外业务未来发展开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融资之路,同时为中信信托服务于客户的海外战略奠定的坚实的基础。中信信托内部人士表示:“中信信托将充分利用香港及海外市场的多渠道融资优势,为客户及自身进行海外投资融资。目前香港市场对中资公司的信用接受度不断提高,对投资债券的信用评级及担保条件进一步放松,公司将抓住这一市场契机,为信托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按照中信信托规划,中信信惠未来将成立全球化视野的宏观投资基金,充分利用香港的全球化交易的硬件及软件优势,以中国区市场为主要投资标的,进一步丰富中信信托客户在资产配置上全球化的产品选择。中信信惠将根据货币掉期市场水平及市场供求关系,自主选择发债币种,如在香港市场主动选择人民币、美元或港币;同时,公司还将密切关注各金融市场流动性变化,主动选择融资市场,除传统的伦敦,香港市场外,公司与中东市场也已经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中融信托的跨境投融资战略布局:中融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作为中融信托的唯一海外投资控股权平台,在港设立的中融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中融资本”)主要从事直接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充分利用中融信托的品牌优势和强大的项目及市场资源,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和中融信托的市场化优势结合起来,全面提升自身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投资机构和资产管理平台,为中资企业跨境投融资和海外资本进入中国提供投融资支持和服务。


香港资产市场成熟、高效。截止2013年,非上市公司发行的港币债券总规模达到2,030亿港元,人民币债券总规模达1,166亿元。2015年伊始,中融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已经悄然成功发行了跨境投资产品——中融港融通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预期收益率是25-40%(浮动收益),项目规模是5000万美元,瞄准“港股锚定投资”,受托人是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期限是1年(3个月解禁),投资门槛是100万元 ,资金流向是通过QDII用于联交所上市的港股锚定(大连万达)。信泽金商学院金融创新培训部相关人士表示,该产品的境外管理人是中融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境外管理费是0.7%(按日计提、到期支付)。而信托报酬是0.3%(按日计提、到期支付),托管费是0.2%,按日计提、到期支付。


中融国际信托董事长刘洋曾表示,不断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资管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新一届政府一直以来坚持改革,不断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成熟的资本市场对行业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资管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市值管理以及员工持股计划,拓宽金融服务的领域。开放以互通互联为目的的资本市场有利于资管机构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即一方面可以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投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高净值客户境内外资产配置扩大选择范围。居民财富增长带来财富管理新需求。目前中国资产超过一百万美元的高净值人士有一百多万人,三千万美元的超高净值人士超过一万人,然而与巨大的市场相伴的是中国高端财富市场开发程度不够,高端人士的理财观念尚未建立。目前各资管机构正深入参与到高端财富管理行业中来,我们相信未来财富管理将是资管机构一块重要的业务来源。如此看来,跨境投融资业务已经成为中融信托率先转型创新的旗舰业务之一。(中国证券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跨境金融热点:跨境租赁是解决国内融资贵的一个有效措施


在“2015中国金融论坛”上,安徽钰诚集团融资租赁项目总监郭宁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跨境租赁是解决国内融资贵的一个有效措施。”


郭宁介绍说,安徽钰诚融资租赁公司从去年开展做跨境租赁业务,主要服务于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重点解决资金贵的问题。“去年我们利用通道业务,从境外引进资金,为国内企业融资近200个亿,利率比国内贷款利率低近10%。”郭宁说。


对于今后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趋势,郭宁认为,专业化经营是融资租赁行业的新方向。当前融资租赁公司开展的业务比较雷同,都在放贷款。但这不是融资租赁的本质属性,以后必须要细分市场,做专业化融资租赁业务,做经营性融资租赁业务,专注并做精做强某一行业,这样有利于融资租赁公司做大做强。


2011年上海发生高楼大火事事故之后,高楼消防安全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视,但消防属于国家财政支出,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地方财政。安徽钰诚与蚌埠市消防部队合作,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为其提供了一大批消防车辆。“这是我们在特殊车辆领域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郭宁说。


此外,安徽钰诚与凤阳县政府、扬子客车公司进行合作,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购买了一批校车,不仅解决了凤阳学生的出行安全问题,也减轻了地方上的财政集中支出负担。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上海自贸区跨境结算人民币5万亿元

2016-05-05 15:29
1655

自贸区跨境融资谁更强?前海PK上海大战三回合

2015-03-12 21:31
1190

临港新片区落地上海首单跨境离岸人民币权益融资产品

2022-07-23 23:02
18267

国务院新规:持续优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环境

2022-06-03 20:40
22258

天津保理业首创“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CIPS标准收发器”方案

2022-03-25 15:12
40386

浙江自贸区首笔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花落中行

2018-01-30 17:08
1616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