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业互联网交易金融平台”

2015-05-18 09:45561

近年来,市场上对互联网金融的讨论如火如荼,从个人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到产业互联网金融,话题无所不包,观点多种多样,但往往都对这两者的不同属性轻描淡写,鲜有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目前,以BAT为代表的电商, 在商流部分已经开始接触到了零售业的核心企业,但是市场上,尤其是银行业,则普遍认为BAT电商虽然已经垄断了个人互联网,但是产业金融的发展却离不开银行,电商很难进入这个领域,至少在产业互联网金融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近年来,市场上对互联网金融的讨论如火如荼,从个人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到产业互联网金融,话题无所不包,观点多种多样,但往往都对这两者的不同属性轻描淡写,鲜有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目前,以BAT为代表的电商, 在商流部分已经开始接触到了零售业的核心企业,但是市场上,尤其是银行业,则普遍认为BAT电商虽然已经垄断了个人互联网,但是产业金融的发展却离不开银行,电商很难进入这个领域,至少在产业互联网金融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圆石金融研究院则以为电商进入银行的企业金融业务板块,其实并非那么遥远,它会以“产业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掀开魔盒,快速高效的进入这一片蓝海市场。

电商做小微金融,发端于零售业的最下游,交易特性是金额小、频率高,触发于用户体验的提升,然后带动商流,随之切入金流,发展路径是从个人到小微企业,充其量算碰到了产业金融的末端。而真正的产业金融则围绕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其交易特性是金额大、频率低,一次交易的金额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因此关键点是对授信的把握以及对风险的控制,从这点上来说,和小微金融是完全不同的。

而由“产业金融”到所谓的“产业互联网交易金融”存在一个巨大的跨度,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配合。“产业互联网金融”的形成需由两个层面组成,一个是产业金融,一个是互联网金融,即以产业金融为基础来扩散,同时依托互联网来“网网相连”银行与金融机构的金融资源与资产渠道,两者互相支撑,最终形成一个“产业交易金融平台”。

[ 企业电商平台]

话说E-Commerce在1996年就已拉开序幕,当初国外E-Commerce的兴起,着重的是企业的电子商务板块,而不是目前诸如BAT的个人互联网业务。早期,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是融资的问题, 二是市场经济规模的不足。在经过了大约5-6年的摸索挣扎,到2000年左右几乎都偃旗息鼓。尽管大部分企业的电商已经销声匿迹,但E-Commerce在银行企业金融的服务领域还是留下了一些重要的足迹,如Bolero、TradeCard、Orbian和BPO等,都是这一时期留下的重要遗赠,并且至今还一直在产业交易金融与电子商务的领域持续发挥跨界融合的作用。(参考:http://www.yicai.com/news/2013/08/2968021.html)

回顾过去几年国内产业电商的发展,许多做产业电商或互联网平台的公司,在设立初期都是意气风发,愿景与规划都很美好,主事者在产业上也都有充沛的社会人脉资源与产业历练,创立初期的过程都很相似,但往往在历经了3-4年的努力经营后,却始终无法步入正轨,企业惨淡收场,过程和结果都很相似。

不论是个人互联网还是产业电商,市场的纵深往往决定了企业能否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土壤很重要,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和趋势非常重要,中国的人口红利及20 多年来的经济高速成长就提供了中国的个人互联网与产业电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基础。E-Commerce在中国转了个弯,在零售终端与互联网结合,大放异彩。然而,产业电商目前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它的持续发展依旧受到融资瓶颈的制约。随着融资额的扩大,银行专业的授信风控能力优势立刻体现了出来。产业电商若在这方面没有扎实的专业风控能力和体系,又找不到清晰可行的业务盈利模式,产业电商的前景依然坎坷。

[ 产业互联网金融业态]

银行也是谋求盈利的商业机构,有业绩指标的压力,当然也有放贷坏账的问责机制。轻资产的产业电商担保能力不足,和银行业务人员讨论后发觉应收账款可以质押、可以让渡,要有货权,最好还有仓储监管,有了上述这些风控的补强措施,银行就可以考虑提供为平台上的客户融资服务。但是这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系统,每上线一个系统都需要钱,等做完所有的系统并与合作银行对接后才发觉,这些风控措施也只能解决到平台上一小部分边际客户的需求。

现在的电商言必称互联网,坊间的各类保理公司、金融公司亦是如此,这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资金成本至少需要10%,能放给中小企业多少资金?什么样的客户会有需求?

你说保理业务是依托于核心企业的,风险低,可是怎么个依托?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坏账中90%来自于供应商伪造单据或者与买方的商业纠纷;让买方接受应收帐款让渡也没办法把买方给圈死;买保险,保险公司也只承担买方的资不抵债风险,不承担供应商的履约风险。

你说供应商出货给买方后,让买方先确认发票,你再提供融资,但是买方确认发票只是确认收到货,买方有保证说到期付款吗?依据基础交易合同,供应商出的货品日后发现质量问题产生任何纠纷,买方都是有权退货的。

这里值的注意的是,由买方确认发票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最大的风险就来自于产业的系统性风险以及买卖双方的串通欺诈风险,因为买方从始至终并未保证付款。这一模式一旦出问题,基本上公司就挂掉。

另外顺带一提的是,市场上许多的P2P机构,为扩大业务源,现在也开始进入企业应收账款的资产买卖,这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就是一个随时可能会引爆的“炸弹”。原先的P2P 资产是单纯的借贷关系,起码“冤有头债有主”,现在进入企业交易的应收账款融资领域,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日后一旦有买卖商业纠纷,买方甩脱付款责任,供应商又周转不灵,金融保理公司本身轻资产,投资方连求偿的机会都没有,只能自求多福。

[ 产业价值链进入金流时代]

论资产规模,电商百亿资产与银行千万亿资产不在一个档次上,毕竟电商所专注的零售业金融板块属于产业的神经末梢,过去也是银行看不上的市场。不过话虽如此,电商近几年的每每出击也都让银行眉头频皱。

电商是以商流、信息流撬动了小微的金流,以金流回过头来优化物流与商流,强化信息流。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光棍节”,BAT开始直接对接了部分的核心企业,而这一块正是银行企业金融的核心领域。BAT与核心企业对接的商流,或可以顺藤摸瓜进入核心企业的金流。

银行是以融资授信的角度提供企业客户服务,BAT是从商流的角度提供客户服务,两者对企业客户都有诱因。而相对的,银行的授信对核心企业不是唯一,国内有上百家的银行,优质的核心企业大家竞相争取,而BAT等电商所带给核心企业的商流价值或是银行所或缺的,对核心企业的服务可能是相对唯一的。国内十数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百余家城市商业银行都在做企业金融业务,而以BAT为代表的电商进入企业金融业务似乎也并非天方夜谭。

以目前银行企业金融的主要产品竞争力来看,圆石金融研究院认为,未来BAT等电商进入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障碍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 银行的企业金融服务主要从授信业务展开,授信业务产品的特性是同质性高,延展性低,粘性弱;

- 国内银行的交易金融产品也是授信业务的延伸与附属品,相对于国际银行,交易金融产品有经济规模,但无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电商进入企业金融领域在不远的未来或是水到渠成之事,渠道平台不是问题。电商的优势在贴近市场的商业模式,它进入产业金融的路径应该还是会以商业模式进入,以商流的诱因来延伸到核心企业,再利用金流贯穿核心企业上游的供应商产业链条。而利用产业互联网金融比较可能的形式,是利用电商的云平台技术开放成套的交易金融解决方案来吸引国内的中小型银行、非银金融机构的资源放到一个开放的平台,共同服务企业实体,再“网网相连”引进海内外的风险投资方建立资产渠道,优化金融资源。

[ 产业互联网交易金融平台]

产业金融的核心在交易金融,交易金融的引擎在供应链金融,而供应链金融的神经中枢,就在核心企业。“打蛇打七寸”,电商进入交易金融的第一步是供应链金融,快速聚集大量现金流,一切交易金融都应该是以现金流为主轴。

圆石金融研究院以多年的研究和实务操作,总结出如何以最少的运作成本、最低的交易风险,运作产业互联网交易金融平台,进入企业金融的领域,高效地达到最广的市场覆盖率与最大的现金流量,其中初步的阶段即为“复式供应链金融”模式,我们在另一篇文章《“复式供应链金融” 构建产融汇集和四方通享的平台 》已作叙述(链接点:请点击本文尾部的“原文链接”):

1. 产业上游供应链金融

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坏账居高不下,创新模式可以跳过银行传统应收账款融资、质押、货押、保险及所谓全流程模式,借着商流诱因,以Paying Agent模式进入供应链金融,避开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最常发生的伪造与商业纠纷问题。

1)最大的实质交易现金流量,最高的资金沉淀效益

- 没有大量虚构的贸易套利流量与人民币套利交易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提供的融资是从无到有的资金,资金沉淀低;Paying Agent模式提供的融资是从有到好的资金,资金沉淀高;

2)提供中小企业最低的融资成本,6.6% - 8.6%,无需土地厂房抵押,无需保险。

- 一般银行提供的中小供应商融资总成本普遍在7.6%以上;非银金融、保理公司提供的融资总成本在12%以上;

3)最低的运作成本,最大的市场覆盖率,最佳的ROA、ROE、RORC表现;

4)以云平台技术开放解决方案予地区性中小型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风险投资方。

- 以“网网相连”形成与资产渠道的对接,优化金融资源;

5)最低风险进入经销商下游通路,凝聚下游金流

- 通过资产规模效应以PRAC模式支撑下游经销商融资业务;

2. 跨境供应链金融的延伸

延伸产业的供应链条至海外,引进跨境进出口业务的大量现金流量。

上文说到,现在国内银行的交易金融很多是授信的延伸和附庸,一般来说,一些银行交易人员并不具备协助优化客户合同条件,提升商流能力的交易咨询职能,因此在这里具有巨大的挖掘与提升空间。

1)对接出口低利率国家的出口业务,以高效、简易的托收保付模式切入,取代高风险、低效率的银行国际保理业务。

- 衔接海外低利率资金成本来服务国内的出口商

- 风险定价移转,降低出口商融资授信条件

- 提供中小企业出口商最低融资成本,无需土地厂房抵押,无需保险;

2)对接高利率国家的进口业务,操作前一步骤

- 优化核心企业的商业合同条件与议价空间

3)最大的的现金流资金沉淀

- 粘性最强,带进稳定的现金流

4)以云平台技术开放解决方案予国内中小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风险投资方;以核心企业对接海外金融机构

- 网网相连建立海外资产渠道的对接

3. 国际贸易福费廷交易平台

引入海外风险投资方,建立中国的福费廷交易报价平台

1)提供国内出口商最低的出口信用证融资、买断最低资金来源报价

2)以云平台技术开放福费廷交易平台服务予中小型银行

3)聚集国际贸易的大量现金流量

4. 贸易监管账户

- 以经济规模效应建立贸易监管账户平台,互补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防范机制

1)高效协助客户降低交易风险与客户操作成本

2)聚集国际贸易的大量现金流量

3)以云平台技术开放解决方案予国内中小银行、非银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方。以核心企业对接海外金融机构

4)“网网相连”建立海外资产渠道的对接

5. 资产管理与产业交易金融平台

1)完善平台内的应收应付资产对接国内外的风险投资方

2)开放式云平台,以核心企业的上中下游垂直整合为起点,进行产业的水平整合,形成产业的交易金融平台

3)在细分的产业领域形成涵盖投行业务的咨询与撮合服务

[ 思维的转变、看见新世界]

圆石金融研究院认为,以物流为载体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费力耗时,以金流为载体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将带来不同的“视界”。产业互联网金融是开放、自由、协作、分享的产业交易金融平台,运用云平台的技术,开放交易金融解决方案,聚集中小型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结合国内外风险投资方,在平台上交易,促使交易资产的流通与优化,并伴随企业商流延伸至海外市场,形成更大的产业交易金融平台,以整合的经济规模效应来取得核心企业的商业利益最大化,上、下游厂商的融资成本最低化与参与金融机构的资源效益高效化。

在中国,庞大的央企、国企占据了过多的银行金融资源,客观上,扭曲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彼此互为寄生,银行庞大的资产规模并未形成交易金融产品上的绝对优势,相对于国际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国内银行在交易金融领域还只是一个跟随者,有时甚至只是旁观者。

我们认为商业银行交易金融转型,一部分银行先行动起来了,同时,电商进入交易金融的时机也日趋成熟,只要路径正确,它将开启产业金融财富之门,更有机会在国际市场上作为积极的参与者与引领者,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的声音”,注入更多“中国的元素”,真正凸显更多“中国的竞争力”。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雅虎核心互联网资产竞购进入末轮 Verizon、AT&T入围

2016-06-14 13:45
1015

跨境电商站稳“互联网+”风口 另辟蹊径为企业出海“搭桥”

2016-05-17 16:39
799

中行副行长:许罗德为跨境电商插上互联网金融的翅膀

2015-08-26 08:01
1300

投融界观察:社区电商或成互联网巨头们角逐新战场

2014-10-30 10:04
714

保险成电商角逐互联网金融利器

2014-05-19 16:29
1197

电商试水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2013-09-04 11:18
76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