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挑战Uber模式
在一次极不愉快的Uber乘坐过程中,有那么一刻,我发现我和Uber司机还是有一点点共同语言的。文|徐涛当时我实在无法忍受这辆车内糟糕的气息,它让我想起北京冬天跑了一宿夜车的出租车,混杂着汽油、烟味、体味以及没有清理的空调味。我一边遏止恶心想吐的感觉,一边想为什么Uber不能对司机和车辆做更多管理,而
在一次极不愉快的Uber乘坐过程中,有那么一刻,我发现我和Uber司机还是有一点点共同语言的。
文|徐涛
当时我实在无法忍受这辆车内糟糕的气息,它让我想起北京冬天跑了一宿夜车的出租车,混杂着汽油、烟味、体味以及没有清理的空调味。我一边遏止恶心想吐的感觉,一边想为什么Uber不能对司机和车辆做更多管理,而且,我以前乘坐的Uber可不是这样呀。
而那位爱唠嗑的司机也埋怨Uber没将他们视为 “自己人”—他援引正在旧金山举行的一场诉讼,原告说Uber没把司机作为自己的员工来对待是错的,应该将这些司机都纳为雇员(Employee)而不只是合同工(Contractor),并为他们提供从健康保险到税收各方面的福利。
所以,那一刻,我们都觉得Uber也许将这些司机都雇为自己的员工会更好一些:我作为顾客认为的乘车体验也许会更好;而那个不讲卫生的司机则希望这份工作能更稳定也有更多福利。
这个想法让我自己吃了一惊。
在这之前,我也关注Uber面临的各种诉讼和非议,但我多少会更倾向于Uber。
Uber的创新模式让更多劳动力进入这个市场,巧妙提供了又快成本又低的打车解决方案。如果让Uber将这些劳动力都纳为自己的雇员,那弹性解决供需的妙处将不复存在。而这种妙处,还启发了现在硅谷无数“Uber for X”的创业公司呢。
况且,这可能还会让更多Uber司机失去赚点零花钱的机会。尤其是在硅谷这个地方,智能化的机器越来越多地在代替人工,所以这类脏脏司机群体是不是能得到更好的工作,我还挺悲观的。
当我重新查看Uber正在面临的诉讼时,提起诉讼的律师Shannon Liss Riordan给出了另外一个视角。
她觉得Uber虽然技术上有创新,但这个公司和司机之间的关系却并无新意。她说联邦快递也曾用类似的方式来节约运输成本—将有着自己汽车的司机签约为合同工,并让他们刷上联邦快递的商标,穿上统一的制服。这些司机需要自己支付保险、邮费以及其他开销,却要严格按照联邦快递的要求来工作。
在2005年的一场诉讼中,联邦快递声称自己做的不是运输的生意,而是一个复杂精密的信息系统和分发网络,那些司机事实上是使用他们网络的客户。
这听起来是不是和Uber的说法还挺像的:Uber只是一个平台,实时提供司机和乘客的信息,并将之匹配。和联邦快递的司机所受的约束类似,Uber的司机也需要遵守很多规则,例如没有选择乘客的自由,也没有拒绝去某个区的权利。
在联邦快递诉讼案中,马萨诸塞州立法庭判联邦快递败诉。而提起诉讼并赢得胜利的正是Riordan。此后,这名强硬的律师经手了无数类似案例,并常常获得胜利。
一些苗头已经显示Uber所面临的情况未必比联邦快递乐观。按照Matter杂志的报道,在庭审过程中,法官不耐烦地打断了Uber律师的陈述;而且Uber在诉讼期间,已经换了一次律师,这可以视为他们认为原有律师团队会让他们输掉官司。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这样的诉讼让Uber商业模式中进退维谷的一面体现出来:如果要给乘客更好的体验,势必增加对司机的控制,甚至是招募为自己的雇员;但这会增加公司的成本,也会让管理变得复杂。
当然,如果Uber败诉,受到影响的不光是Uber,还有所有和Uber模式类似的公司,例如Lyft和Instacart。
在受到诉讼影响之前,硅谷另外一些打车创业公司已开始将司机纳为自己的雇员。同样处在按需经济(On-demand Economy)风口中的公司Munchery和Spoonrocket,为了让用户能在订餐后20分钟之内就拿到餐点,已经招募了自己的车队。
而且一个正在硅谷地区发生的趋势是,当这类公司越来越多,对快递司机需求越来越大时,很多公司要保证司机忠诚度,并且保证他们的服务质量,最好的方式还是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员工。
无论如何,Uber这家看起来分分钟要IPO的公司,遇到的麻烦会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