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和自贸区背景下的离岸金融
就目前而言,推进落实“一带一路”,较为可行的途径是在国内外以一些核心区域和重要节点作为战略支撑,这些重要节点就是自贸区。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并将“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建设列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
就目前而言,推进落实“一带一路”,较为可行的途径是在国内外以一些核心区域和重要节点作为战略支撑,这些重要节点就是自贸区。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并将“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建设列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各地代表们也就自贸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新思路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已经达成共识,各个自贸区就如同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而“一带一路”就如同两条“丝线”,只有把所有的“珍珠”通过这两条“丝线”串联起来,形成合力,才可结成“珍珠链”,这就是“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关系的典型写照。换言之,“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要点是东西互济、陆海统筹,而这些节点地区就构成一个大的环路,陆上和海上将来会无缝连接。只要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就可形成两大战略的纲与目的关系,即“一带一路”战略为纲,自贸区战略为目,纲举而目张。
眼下,天津、广东、福建三大自贸区挂牌在即,“一带一路”规划也即将出台。而将两大战略相结合,已成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大自贸区的新思路。事实上,这四个自贸区都可以纳入“一带一路”范围内。上海、广东、福建等地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系密切自不用说,天津作为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经济中心和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对“一带一路”的国内核心区域和相关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与联动作用。从深化对外开放战略角度来看,如果说,“一带一路”是从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高度出发,那么,自贸区则是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行政管理简化(以下简称“四化”)等方面先行先试。作为全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设立一年多来,“四化”的先行先试已初见成效,并且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都已在平稳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基本确立;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基本形成。特别是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制度创新,为改进口岸工作、促进扩大开放以及外贸稳定发展起到了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金融作为不可或缺的实体,其作用至关紧要,而除了自贸区正在推行的FTA(自贸账户),另外一个在我国发展至今已近二十个年头的OSA(离岸账户),其作用及效果与“一带一路”及自贸区经济不谋而合。因本身离岸银行业务就是指银行吸收非居民的资金,服务于非居民的金融活动,并且业务的天然特性就是“两头在外”--资金及账户两头在外。
可能有个疑问,离岸业务已经在中国存在了近二十年,还有其存在的意义或发展的空间么?答案是肯定的。纵观银行关于离岸业务的各类产品线,已属高度成熟,并且日益更新以跟进时代变迁及经济发展,离在岸联动等模式,正在紧密连接各类经济活动,促进国家境内外经济的发展。如今,以“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概念为导向的大环境下,离岸业务正悄然与其融合,与“一带一路”的走出去和自贸区的扩散模式相互结合,齐头并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