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五个金融大泡沫2015-03-04 17:29700“泡沫”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为形容经济过热的常用表达,想想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和前几年的美国房地产泡沫就知道了。但是早在这个词成为金融行话之前,世界各地经济在历史上也有好几次因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而困难重重。“泡沫”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为形容经济过热的常用表达,想想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和前几年的美国房地产泡沫就知道了。但是早在这个词成为金融行话之前,世界各地经济在历史上也有好几次因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而困难重重。 斯坦福商学院的彼得·库迪斯(Peter Koudijs )解释说,当投资者们购入资产时不考虑它的基本价值,而是计划着以高价倒手转卖给下一个投资者的时候,“泡沫”就产生了。 看上去最美的一次泡沫发生在荷兰。当时,郁金香的期货交易——尤其是那些感染了病毒的球茎的交易(这种病毒能使花瓣的色彩斑斓多样)——引发了1636年到1637年间的冬季里疯狂的投机风潮。 通常来说,球茎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要埋在地下的,但是当这个等级分明的社会狂热地寻找稀有的身份地位象征物的时候,对于郁金香花苞的需求就异常强烈,它们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期货交易的一部分。期货合同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廉价投机的机会。当时金钱交易规则欠缺——当期货合同的期限到了,且交易物品价格下降的时候,社会上就出现很多拖欠钱款的违约现象。 英国议会1720年在“泡沫法案”(Bubble Act)的条文里使用了“泡沫”一词,这标志着“泡沫”这个术语正式被官方使用。当时英格兰刚刚批准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接手该国的战争债款,作为交换,该公司得到了在盛产金银的南美殖民地的独家贸易权。投资者迅速哄抬起南海公司和一些类似贸易公司的股票价格。而这份法案就意在遏制这些公司和其他“泡沫”公司。 一个世纪以后,西班牙帝国分崩离析,这带来了投资于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国债的机会。在1822年,苏格兰的格雷格·麦克格雷格(Gregor MacGregor)就充分抓住了这个机遇。他劝说投资者们购买“博伊斯”(Poyais)的政府债券,这个国家的位置在今天的洪都拉斯。问题是什么呢——“博伊斯”只存在于这位苏格兰人虚构的地图上。 到1822年末,这个泡沫破了,投资者们益加担心拉美政府不能偿还他们的债务。于是投资者们抛售债券,价格暴跌。面临这样的资本逃离,相关国家也别无选择,唯有债务违约。 以下的五张图片展现了历史上的一些大泡沫:郁金香狂潮 当抢购荷兰郁金香的狂潮达到顶峰的时候,花苞的价格曾一度飙升到5500荷兰盾,这个价格当时可以在阿姆斯特丹购买一幢很好的、毗邻运河的河景房。泡沫的破裂对于荷兰经济整体的影响甚微,但是这个事件破坏了信任,金融市场此后也不再是往昔模样。密西西比泡沫 在1716年,生于苏格兰的经济理论家约翰·劳(John Law)夸下海口说,他能够让饱受战争摧残的法国经济恢复活力。他获准开设银行发行钞票,并以此支撑政府债务。一年后,这座银行已经控制了密西西比河谷流域的法国贸易。约翰·劳开始印刷纸质钞票,抬高银行的股价,但是当钞票持有者慌忙将纸币换成硬币的时候,这个计划崩溃了。南海泡沫 从1720年的8月31日到当年10月1日,接管了英格兰战争债务的南海公司股价从775英镑骤跌到290英镑。拉美债务危机 名贵的木材,靠近未来运河的战略性地理位置,这些说辞都被格雷格·麦克格雷格用来引诱投资者投资于他虚构的“博伊斯”国。他使用过的宣传材料把这些内容清晰地标示了出来。大萧条 在1920年代的头几年,技术创新蒸蒸日上。以77层高的克莱斯勒大楼为代表,曼哈顿的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但是到30年代的开端,这个国家却已经陷入了大萧条的泥潭。 0标签:泡沫 金融 历史 继续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