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保理出过啥大事?
这些应收帐款有了银行的帮忙,在前一年质押融资,就可以马上回转成帐上「新鲜的现金」。如果这项业务是国内银行所承办,会计师若起怀疑,还能函证银行出具是否受到限制用途的说明。
回想2004年时的商业周刊文章(附后),那时金融机构跳进来拼命作Factoring,懂得也作,不懂得也进来市场瞎搅和,弄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博达案",眼看主管机关和会计师都打算将Factoring列为拒绝往来户了,最后证期会跳出来要求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设立项目研究。记得那年夏末秋初,会计基金会通知中国信托以业者的身分出席开会,我代表那天出席时,才知道以纯粹以银行业者身份出席的仅有我1人,再外加某件类似"博达案"相关的会计师和牵涉在内其他两间银行同业出席。
会议的气氛肃杀,会场上坐着十几位市场上重量级的会计师和教授,座位的安排好像在法院般要接受审判般,而会议程序就先针对那个会计师"审问"了一番,又把两个同业对质般的又"纠正'了一番,会场上弥漫着一股Factoring这产品是个"妖魔鬼怪"的气氛与共识......
记得还好基金会的副会长,话锋一转说:今天中国信托也有派人与会,请说说以银行业者的立场,如何看待和管理这个产品。这时我转头看了另外两个同业被之前质询修理得很惨,表情严肃,似乎也没心情想帮factoring伸冤了,心想我在不说两句,Factoring在台湾岂不要被判死刑,...也没想太多<一开口就说了<"Factoring这产品本身没有错,错在是不懂的人乱作,就像银行放款坏帐高时,难道要说放款这项业务不要作?" 既然市场许多人不懂,那就请各位在座的专家,研究规范出一套合理标准的法规来遵循,就算要判罪,也不应判错人......." 。讲完,现场一群乌鸦飞过去....过了半分钟,会长才开口说:"业者讲的有道理,请副会长成立研究小组开会,订定规则..." 心想,刚才说话说得太重了,没想到副会长散会后还来告诉我,小组成立后请中国信托多提供点意见.....。间接参与了这项目,贡献了一些意见后,没多久基金会就发布Factoring的会计操作规范,使得市场玩家有一定的标准遵循,也使得Factoring不再背上无因的十字架。有时候回想这一幕,当时的我要是想避免被扫到台风尾而选择沉默,而会长和副会长又没做出英明的决定,不知现在台湾的Factoring市况不知会是怎样。
商业周刊有关博达案的文章如下:
透视公司经营层的「五鬼搬运」术
《商业周刊》卢怡安2004-08-16
博达财报信息揭露不实,只是上市柜公司唯一的个案吗?但许多报表之外的交易,在报告上根本看不出来,连资深的会计师都无法识破……
八月四日,在一场「会计师经营执业环境的未来与挑战研讨会」上,台湾省会计师公会理事长陈兆伸当着金管会委员吴琮璠及副主委张秀莲的面,针对博达案后社会对会计师查账的要求日升,大声直言说:「现在会计池里的(公司)都是鳄鱼,根本不是一般的鱼!」形容在财报表面上交易一切正常,公司体质却已经出了问题;就像是平常不动如浮木的鳄鱼,会突然张开血盆大口吞掉了投资人的钱。
这些发言引起了一阵喧腾,把会计师和上市柜公司的「紧张关系」拉升到了最高点,但也点出了上市柜公司经营阶层「五鬼搬运」的手法,越来越高明,在上市公司半年报即将公布的前夕,更让会计师界笼罩在草木皆兵的气氛中。
致远会计师事务所执行长王金来表示,现在会计师要负责监督的,都是「高级的管理舞弊」,而非过去与一般阶层的行政错误,但不肖公司的交易手法日渐复杂,要看董事会纪录有纪录,要函证、要合约都具备,对象也绝非关系人,但是,「一个借贷转成十几个借贷,衍生性商品交易纪录密密麻麻,还都是英文的,叫人看不懂。」
到底有哪些衍生性金融商品和新颖的手法,竟然能让上万名会计师奉行的审计准则都失效?许多会计师其实吃过不少公司的闷亏,但依据现有会计准则编报表,却很难逼他们现形,从他们经验中,可以整理出最骇人听闻的十大手法。
银行将应收帐款转卖海外增加会计师查证难度
首先,第一次因为博达事件而翻上台面的,就是利用应收帐款质押融资(Factoring),把不实应收帐款变成帐上现金的新手法。原本银行是为了开发更多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收取企业客户的应收帐款,并相对融资给他们,多半是买断客户的应收帐款,将收款权移至银行内部。过程有点类似过去大家熟知,把应收票据拿去银行,折成现金的贴票业务。不过,却因此被业者利用来衍生为列在帐上的现金。
一位资深的会计师指出,过去上市柜公司到了四月份年报结算前,为了要美化财务报表,制造出连年屡创新高的假数字,会将堆放在仓库多年、已经失去市场性的「烂存货」,透过向子公司塞货的方式拉高营收,存货变成财务报表上「新鲜的应收帐款」。但是即使堆到子公司去,存货毕竟还是卖不出去,子公司没有钱付款给母公司,到了来年编财报时,往往就会出现过期的「烂应收帐款」。过去膨胀营收的手法,会计师说,公司自己玩到了这里,通常游戏就玩完了。
但是这些应收帐款有了银行的帮忙,在前一年质押融资,就可以马上回转成帐上「新鲜的现金」。银行也不是笨蛋,在这些可疑的应收帐款尚未确实回收之前,公司拿到的现金是受到限制的,可能被银行止扣,或是背后有合约规定无法动用,除非帐款一一回收。
银行这项业务,应该是让正常营运的公司运用,取得灵活的营业资金,但是有些公司着眼的,却是会计报表上巨额的帐上现金,足以让投资人赋予正面评价;加上营收数字可藉由这种手法不断灌水,股价很容易炒作。今年博达还没出事之前,就曾经有会计师「误会」博达是一家好公司,资本额才四十六亿的公司,竟有六十三亿元现金,还心动的想要去买,却不知道这六十三亿元,根本是不能动用的虚帐。
如果这项业务是国内银行所承办,会计师若起怀疑,还能函证银行出具是否受到限制用途的说明。但是,一旦经由国内承办此类业务的银行,转介到国外银行去,再经过包装,由国外银行将这些应收帐款债务证券化,分散销售给不特定投资人,国内知名事务所的会计师坦承:「这种合约根本连看都看不懂。」若想要函证,公司甚至可以「安排」国外银行答复,一些没有邦交国家的外国银行,国内又没有设分行,所收到的「答复」可信度也不见得高。
转载自:正天国贸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