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66%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
国内66%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而欧盟国家只有13%的企业认为融资是首要问题。如今,银行“惜贷如金”,小额贷款公司“僧多粥少”,灰色地带“高利贷”陷阱重重,“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国内66%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而欧盟国家只有13%的企业认为融资是首要问题。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成为政府决心的重复表达。30年来,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小企业由“草根经济”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构成“半壁江山”以上的主体部分,在提高产值、贡献税收、创造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引导作用。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融资困难和市场萎缩的难题。如今,银行“惜贷如金”,小额贷款公司“僧多粥少”,灰色地带“高利贷”陷阱重重,“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有些中小企业已经拿到订单,利润达几百万、上千万元,但缺乏流动资金,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国内66%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而欧盟国家只有13%的企业认为融资是首要问题。目前,全国中小金融机构中城市商业银行不足100家、农村商业银行20多家、农村合作银行近150家、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00多家。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国务院多次强调,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抓紧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力度。但中小企业反映融资难的呼声仍居高不下。因此,应当尽快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出台金融扶持政策。鼓励金融创新,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银行。
中小企业融资难,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则更难。发展农村中小企业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农民家乡兴业,本土创业,带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帮助农村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首先可以由国家农业部门牵头,联合金融部门就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对策;其次,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充分发挥担保公司的桥梁作用;第三,建立农村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制订评定信用企业等级制度,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能力;第四,尽快出台“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的实施办法。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首先应创新金融扶持体制。为此,应扩大村镇银行覆盖面,增加农村金融品种。同时,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使其享受与国有商业银行同等的待遇。另外,根据邮政储蓄银行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可考虑将其定位为服务于中小企业、农村经济的政策性银行。
我国已于200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5年开始实施《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都曾就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做出了规定,但至今该基金仍未能设立。国家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仍然分散在若干个部门,其中主要包括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管理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部管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商务部管理的“外贸发展基金”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等。难以做到专款专用,最大化地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技术含量,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升级换代,从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增速低的问题,成为目前经济理论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相关焦点问题包括:小企业产品需求下降、银行信贷体制障碍、担保体系不作为、融资渠道单一。上一轮信贷紧缩,收回去的就是小企业信贷;而近期信贷扩张很快,中小企业也很少获得贷款。据央行行长周小川3月6日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小企业贷款全年增长13.5%,小企业贷款增长更慢一些。而2008年人民币贷款增速为18.75%。
去年下半年以来,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小企业纷纷出现倒闭现象。因为产品需求不足,银行也不敢给他们贷款。只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或者大企业带动小企业配套生产,产生新的需求,银行才肯贷款。而中央财政的投入主要是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所以码头、港口、电站等获得贷款较多,相对来讲小企业获得的就比较少。
在经济下行过程中,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比较大,银行放贷的成本收益肯定是不匹配的,特别是有些小企业财务报表还不规范,所以对银行来说就有顾虑。而且银行还要受到不良资产比率等方面的监管,也要考虑到股东们的反应。但是,风险大、成本高,不能成为不贷的借口。如果中小企业问题不解决,经济不能正常运行。
要从根本上中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政府需要出台一些支撑政策,促进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完善风险分散体系,降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应该真正地落实国家和监管部门制定的各项支持措施,测算好风险并与企业密切联系以降低风险;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应增强自身信誉,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清晰的财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