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格局

2014-11-11 17:15496

全球经济放缓、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冲击似乎不大。虽然全球PMI综合指数在达到6月55.4的高点后一路下滑至54.9,美国的贸易逆差自08年中期的659亿美元不断收窄至目前的400亿美元,但中国出口增速在1季度后延续回升,9月出口增长15.3%,二季度的贸易盈余总额高达1280亿美元。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浦发银行高级分析师曹阳

  全球经济放缓、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冲击似乎不大。虽然全球PMI综合指数在达到6月55.4的高点后一路下滑至54.9,美国的贸易逆差自08年中期的659亿美元不断收窄至目前的400亿美元,但中国出口增速在1季度后延续回升,9月出口增长15.3%,二季度的贸易盈余总额高达1280亿美元。我们认为随着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国内经济转型推进,未来贸易国别会进一步多元化,同时实现出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进口从工业品转向消费品的转变。

  应该说,2008年“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增加了中国对外贸易压力。比如美国在制造业回流、国内储蓄率从2.7%的低点回升至目前的5.4%,两个因素促使美国企业、居民的对外需求下降,期间贸易逆差从06年占GDP的6.2%大幅收窄至目前的3.1%,又如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倡导TPP,制定的新贸易规则也对中国出口施加了新的壁垒,此外人民币持续升值,带来实际汇率走高也对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有负面冲击。期间中国出口增长中枢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移,从08年的20%的高增长回落到10%以内,但向前看,我们认为中国出口仍将维持在5%以上正增长,而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

  首先,从出口来看,尽管各国增长滞缓,但中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依然稳步提升,出口的国别结构也出现较明显的变化。在12、13年、全球出口的平均增长仅为1.5%,但中国同期增速接近8%,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全球占比持续上涨,在2013年达到12%。从贸易国别占比来看,主要呈现几个特点:第一,中国出口东盟的份额从8%上升至11.3%,第二,欧元区的出口在经历下滑后,在13年6月达到低点后出现了1个百分点反弹,达到16.1%;第三,尽管美国经济复苏较快,但“再平衡”确实在发生,出口美国占比从06年最高点下滑了5个百分点,至17%。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美国间“生产—消费国”的贸易模式正在弱化,但中国领导人推行的新一轮贸易外交的正向拉动效应正在增强,这将在较长时间支撑中国出口增长。2013年后,根据习近平主席“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我国增加了东盟、“金砖国家”,以及与俄罗斯、中欧、中亚、中东、南亚等国家在交通基建、能源和资源等方面合作、李克强总理在非洲、东南亚和欧洲等地也多次推行“高铁外交”。我们观察到以人均GDP来看,新兴市场增长依然较快。13年东南亚的越南、印度、印尼的增长在3—4%,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的增速则达到8%,购买力的提升使这些国家对外贸易需求提高,同时贸易壁垒的消除,也使贸易创造效应较为明显,这些均拓宽了我国对外的贸易易合作空间,也有助提高国内产能利用,促进机械设备、高新技术类产品的出口。

  其次,从进口来看,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在发生改变,这主要反映国内经济转型影响。2008年后,中国商品进口经历了从工业品为主到农产品和高技术类商品并重的变化。以08年底的定基数据来看,14年的9月工业金属和原材料进口增长了72%,成品油下降了15%,同期粮食、飞机和汽车的进口分别增加1.18、1.8和2.95倍。我们理解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其一,中国投资驱动型增长见顶,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中枢从20%下移,预计2013年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例的48%将成为历史高点,产能过剩和需求低迷导致铜、铁、氧化铝等大宗商品原材料需求趋势性下降;其二,中国在推行新型城市化过程中,非农就业人口的减少和低端劳动力成本提高同时发生,加上国内耕地稀缺使中国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近年来中国进口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数量均大幅增加,整体粮食进口量占产量比重达到14%,相比08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其三,海外飞机、汽车等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增长在于政府扶持和富裕阶级扩张的两个因素驱动。在政府层面,李克强总理在出访欧洲中,促进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制造业的贸易合作,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在国内需求层面,人均收入提高带动中高端的进口消费快速增长。根据瑞士信贷统计,2000年到2013年间中国人均财富从5700美元上升至2.2万美元,以美元衡量的百万富翁有112万人,由此对海外民用直升机、游艇豪车、高档服装等的需求增加。

  最后,预计中国仍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定贸易盈余。第一,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仍将维持,可能的原因在以下几点:其一,中国出口企业的毛利率依然较高,价格优势大,以上市公司中出口收入占比达20%的182家企业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资本品、原材料等行业的毛利率均在20%以上;其二,尽管印尼、印度、越南等新兴国家劳动力成本为中国的50%左右,但国内高素质的劳动力、稳定的商务环境和完备的基础设施使中国产品仍有优势;其三,从价格因素来看,人民币汇率结束趋势性升值,汇率双边波动增加会减缓国际竞争力的削弱;第二,我们理解国内的进口扩张放缓可能是继续性的:一方面,随着中国上游企业去产能的延续,对大宗原材料需求延续下降,而在2012年矿产品的进口占比高达17%,另一方面,由于需求偏好转换需要时间,海外消费品的进口增长短期扩张有限。结合以上,我们预计中国在未来数年仍将维持2%以上的贸易盈余。

  我们预计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是对内促进消费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对外推进经济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未来的经济、政治意义无疑也将是深远的。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商务部:去年对外贸易好于预期,货物进出口达42.1万亿元

2023-02-12 18:30
27406

商务部: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2023-01-31 21:33
49174

1至2月江苏对外贸易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2-03-25 15:20
41038

《“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

2021-11-25 14:57
7823

商务部印发《“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

2021-11-25 14:33
1201

阿根廷2020年对外贸易下降14.9%

2021-01-28 11:49
2860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