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融资租赁行业2014年度报告》在京发布
2014年11月5日,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在北京发布了《中国融资租赁行业2014年度报告》(下称《报告》)。这是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成立以来,发布的首份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年度报告。
2014年11月5日,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在北京发布了《中国融资租赁行业2014年度报告》(下称《报告》)。这是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成立以来,发布的首份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年度报告。
《报告》在梳理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历史脉络,对比中外融资租赁行业差异的同时,以法律、监管、税收、会计“四大支柱”为主线,全面反映了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概况和热点问题的演进动向。
《报告》指出,中国融资租赁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个行业在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繁荣到没落,又从没落走向繁荣,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不断发展壮大。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在册运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已达1026家,比年初的560家增加466家,增长了83.2%,整个行业的注册资金达到了306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底的1890亿元增加1170亿元,增幅为61.9%。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210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底15500亿元增加约5500亿元,增长幅度为35.5%。
融资租赁业在中国诞生之际,支持行业发展的四大支柱——法律、监管、税收、会计基本都是一片空白。直至20世纪末才基本确立了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四大支柱。
2007年,银监会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开闸允许商业银行控股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租赁公司。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加入开启了中国融资租赁业的新篇章。但相对于行业的快速发展而言,配套的环境支持,即法律、监管、税收、会计这四大支柱仍显得滞后。
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2013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面临的“四大支柱”都频频出台新政策,这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还亲赴天津考察了行业的龙头企业——工银金融租赁。
李克强在考察时表示,金融租赁产业在我国是新的高地,但我们经验还不丰富、人才不充足,配套政策不完善。他鼓励企业要闯出自己新天地,同时带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吃“皇帝蟹”,还要能够驾驭“皇帝蟹”周游世界。
李克强的鼓励,被融资租赁行业视为进一步大发展的新动力。
在欧美发达国家,租赁已经是与信贷、资本市场并肩的社会融资三大主要工具之一,其租赁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租赁渗透率)在15%—30%之间,而国内仅在5%左右。这意味着,融资租赁行业在中国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报告》由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与联合研究单位——零壹财经融资租赁研究中心共同完成。
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由来自内资、外资、金融三大板块融资租赁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士组成,旨在超脱于现有的行业格局,搭建一个行业交流和研究平台。论坛于2011年12月5日在北京成立,由李思明、丛林联合召集,李思明、丛林、刘小勇、万钧、王佳林、高克勤共同发起,《第一财经日报》联合发起。
零壹融资租赁是新锐的融资租赁研究中心,运营专业的融资租赁垂直媒体,关注和探索融资租赁与互联网的结合,为融资租赁从业者和使用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