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债权国内保理业务初探(2)

2014-10-04 17:23 1915

  一、未来债权的概念及分类  (一)未来债权的概念  债权是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其主要特征为请求权。而未来债权(也有学者称

  一、未来债权的概念及分类

  (一)未来债权的概念

  债权是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其主要特征为请求权。而未来债权(也有学者称之为“将来债权” ),是指现在尚不存在,但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债权,即期待将来可以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这种未来债权的主要特征就不再表现为“请求权”,按照民法的基本理论,它实际上是一种“期待权”,即将来有取得与实现的可能性的权利。

  有学者认为,未来债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未来债权,包括:①尚未发生的附始期债权;②尚未发生的附生效条件的债权;③已有基础法律关系,但因欠缺一定事实而尚未发生的债权;④仅有事实关系而无法律关系存在,且未发生的债权。狭义的未来债权仅指第四种情形,亦称纯粹的未来债权。

  笔者认为未来债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一种期待权,而不是请求权,因此,本文中的未来债权是指广义的未来债权。

  (二)未来债权的分类

  从理论上来说,未来债权可以分为两类:即存在基础法律关系的未来债权和无基础法律关系的未来债权。

  1.存在基础法律关系的未来债权

  存在基础法律关系的未来债权是指基础法律关系已经设立,但尚未生效,或者债权的产生取决于对待给付的履行。上述广义未来债权中的第①、②和③都属于此种类型的未来债权。比如租赁合同的租金、借款合同的利息、股东的股息等。

  2.无基础法律关系的未来债权

  无基础法律关系的未来债权是指基础法律关系尚不存在,但将会签订并形成相应的债权。上述广义未来债权中的第④属于此种类型的未来债权。例如有待缔结的买卖合同所涉及的债权,高速公路、电力、水力等公用事业的收费权等。

  区分这两类不同债权的意义在于,这两类不同债权的转让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不同:

  (1)第一类债权在转让时,让与人不仅需要转让将来之债权,也需要转让其现有的法律地位,即特定之取得的期待权;而第二类债权在转让时,则因特定之取得的期待权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存在,因此该转让并不包含特定之取得的期待权的转让。

  (2)第一类债权转让在让与人破产时,已转让给受让人的期待权,不属于破产财产;而第二类债权转让在让与人破产时,则应由破产管理人缔结此相关契约使债权发生,该被转让的债权属于破产财产,受让人的权利不受保护。

(源:大秦商业保理)
1
标签: 债权 保理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