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介绍2008年封关运作的保税港区发展情况

2009-02-02 22:35 1136

保税港区是目前我国政策最优、功能最全、层次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2008年这些已经封关运作的保税港区发展怎么样? 洋山保税港区 目前洋

   保税港区是目前我国政策最优、功能最全、层次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2008年这些已经封关运作的保税港区发展怎么样?

    洋山保税港区

    目前洋山保税港区共注册企业28家,注册资本11.9亿美元。在保税港区内,已引进马士基、中运、中海、中储、中特物流、DHL、德国全球货运、川崎汽船、卡特彼勒、普洛斯、世天威、叶水福、迅通、怡亚通、马来西亚综合物流、飞利浦物流等国内外知名的物流营运商和配套制造商。2008年1至12月,洋山海关共监管区内保税仓储货物1.51万批次,保税仓储货值达42.37亿美元,分别增长2.2倍、2.5倍。

    洋山保税港区于2005年12月10日正式启用,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比照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自由贸易港区”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四位一体”的功能,即:作为港口的口岸运输功能;作为保税区的综合贸易保税功能;作为出口加工区的保税加工功能;作为保税物流园区的国际中转、仓储功能。洋山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税收政策可归纳为3句话: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为了将国家赋予洋山保税港区的政策落到实处,洋山海关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对洋山保税港区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入区退税”的监管模式,货物进区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切实做到手续最简、通关最快,从而提高了洋山保税港区的国际竞争力。

    海关改变传统的以合同为单位的保税备案制度,确立以企业为单位的“以报代备”的管理模式。通过上海特殊区域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企业为单元,建立了企业进出口商品通关预审数据库,实现海关与企业电子联网监管,区内企业进出口货物的相关信息直接从ERP或WMS系统中导出报送海关,经海关审核后自动生成企业电子底帐。

    同时,海关改变传统保税核销制度,确立“以查代销”的保税港区新型核查机制。对于保税港区内企业的保税加工与仓储业务,海关不再定期办理传统的核销手续,而是根据保税港区海关监管应用系统通过卡口查验、中期核查、风险管理对企业实行风险式管理,并适时开展有针对性重点核查,取代传统的保税核销制度。

    海关还改变传统保税加工重纸质合同的静态管理模式,确立以企业为对象的“动态管理”新型监管模式。通过网络实现对企业保税货物进出区/境、加工、储存情况的远程的实时监控,由此大大拓展了海关监管的时间和空间,使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关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由静态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使海关能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最新动态,改变了重单证轻实体的被动监管,实现向数据与实体并重的主动监管的转变。

    在保税港区,海关搭建科学先进的信息化平台,简化通关手续,提高海关监管效能。以电子口岸平台为基础,海关构建了保税港区信息化监管平台,相继研发了符合保税港区监管特色的保税仓储和保税加工监管系统,实现报关大厅、海关监管卡口、区内企业三者间的数据联网,实时核注,实现了“网上审批、分送集报”的新型监管模式,从而大大简化了通关手续、提高了通关效率、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东疆保税港区

    2008年,含有口岸直通货物管理、综合管理、卡口管理、保税物流管理、企业诚信管理等相关模块的东疆保税港区海关监管信息系统一期开发已圆满完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并扩建了约20000平方米的联合查验中心;卡口设备与卡口管理系统相配合,校验电子放行信息,实现了自动核放;车辆自动识别跟踪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货物查验、放行的全程监控,确保了港区内全天候、全区域监管无盲点。

    东疆保税港区2007年底封关运作,目前有注册企业25家,注册总资本2.93亿元;海关一年来接受进出口申报6972票,监管进出区货物2.24万吨,货值4.51亿美元;征收税款2576.53万元。从2008年1月5日开始,包括港口货物直接进出口、进出口货物查验、卡口24小时物流通关、转关转栈、保税货物仓储、加工、通关监管、船舶监管等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所有港区海关业务,均已全面展开。东疆保税港区向着一个政策最配套、功能最全面、通关最便利的新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向着一个“东疆事、东疆办”的投资环境最优越的特殊经济区域,向着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热点,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

    2008年是大窑湾保税港区正式封关运作的第二个年头,也是保税港区业务拓展,茁壮成长的一年,大连海关主动服务,全力支持保税港区的建设与发展。

    “港区一体化”是保税港区最明显的优势特征,通过将保税区的优惠政策放大到港口作业区、保税物流区和临港工业区,为全面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创造了优越条件。通过吸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和临港增值服务的高附加值业务向大连转移,有利于提升大连港口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大连向国际资源配置型港口转型,向建设国际枢纽港方向迈进。

    2008年8月2日,装载着1000多吨冻马哈鱼的麦哲伦海峡马尔代夫号在大窑湾保税港区靠泊,这些来自美国阿拉斯加的冻品货物在第一时间全部进入保税港区毅都集发冷库,将在这里进行中转并发往欧洲等地。这已是大连毅都集发冷藏物流有限公司第六笔业务。2008年2月,这家公司成功操作了第一次国际冷藏中转业务,大连海关及时为企业制定了科学便捷的货物监管和放行措施,而这次业务的成功操作赢得了国内外客户对大窑湾口岸监管环境、操作模式和工作效率的信任和认可,也引起了国际运营冷藏船的船东对大连保税港区的关注。尝到甜头的毅都集发一发不可收拾,2008年,毅都集发共操作十艘国际冷藏散货船业务,入库仓储冷藏海产品共5万吨。

    大连毅都集发冷藏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尤君说:“一直以来东北亚国际冷藏中转业务都由韩国、日本港口主导,直到大窑湾保税港区的出现,政策优势让我们看到了大连在冷藏物流业务上的巨大市场。”

    目前,包括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加工贸易在内的多种功能性业务模式已在大窑湾保税港区全面开展。

    “集中申报通关”制度是海关为支持高资信企业发展在保税港区实行的出口便捷通关模式,企业的出口货物无需报关就可以直接进入保税港区,在一个月内向海关进行集中电子申报。受这一优惠措施的吸引,佳能(大连)有限公司的物流业务移至保税港区经营。据了解,货物转至保税港区存储后,佳能公司只需要一次报关就可以随时选择出境出区时间,简化了以往需要从保税区二次向大窑湾海关办理转关的繁琐手续,同时,海关的“集中申报通关”制度和24小时通关服务保证了货物及时入区,实现了企业仓储的零库存。

    由于佳能大连工厂的生产线实行全天生产,直至临晨三点仍有货物需要及时入库,为支持企业发展,大连海关在保税港区卡口、查验、放行等岗位坚持夜间通关服务,保证货物及时入区。目前,该公司每天平均有40个40英尺集装箱、货值200万美元的出口货物直接从生产线运至保税港区。佳能(大连)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海关的便捷通关模式,大大方便了企业货物出境,平均每票货物出境时间比以前减少三天,同时降低了企业成本,每月节省物流费用近50万元。

    据了解,2008年年底,英特尔公司也将把产前配送分拨中心放在保税港区经营,为支持企业发展,大连海关认真研讨,针对企业的特殊需要制定了便捷通关方案,保证其进口配件在两小时内就能从仓库运至英特尔工厂。

    大连保税区物流发展局徐晓军副局长说,“大窑湾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和海关监管模式搭建了便捷的国际物流操作平台,现代物流的发展效应直接带动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实现了企业的零库存管理,对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完善操作流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保税港区功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科学高效的海关监管模式,为了全面提升保税港区物流速度,大连海关不断提高保税港区的软硬件监管水平,目前,保税港区卡口的电子车牌识别率达99.9%以上,实现卡口对货物放行、布控指令自动化,仅几秒钟就能自动完成车辆入港指示;海关先后对物流平台程序进行了11次升级,增加并开发了“港港调拨”、“进口拆提”、“内外贸同船”、“进口空箱快速通关”等业务管理系统,针对保税仓储业务开发了大窑湾保税港区物流管理系统,实现对区内仓储企业的信息化动态管理。

    大窑湾保税港区海关筹备处副主任张军说,“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区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与其他口岸的数据共享,海关实现了对保税港区的信息化监管,为提升港区物流效率提供了保证。”同时,海关对进境入区货物实行先提货后报备、对出口入区货物实行分送集报,简化了手续,缩短了通关时间,有效提高了一线通关效率,据统计,保税港区平均每票进出区货物通关及入库时间仅为2小时。

    优越的通关环境吸引了包括伊藤忠、京大物流、东方海外、台湾世邦、东芝物流、近铁物流、莫莱克斯、怡亚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保税港区开展业务。

    京大物流(大连保税港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照和告诉记者,在大窑湾保税港区封关运作之初,海关积极指导企业规范操作流程,并推进企业与海关的数据直连,减少企业通关环节,降低贸易成本,开展新的业务类型。正是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和海关的高效监管模式让企业赢得了客户和效益。谷照和兴奋地说:“2008年,京大物流平均每月业务量为1563票,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但达到了6%的增长速度,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

    2008年,大窑湾保税港区受理进出口报关单31.7万票;进出口货物694万吨,货值达到165.8亿美元;保税仓储业务实现进出区货物421.5万吨,货值约27.7亿美元;区内入驻企业达81家,开展保税仓储业务的备案企业共28家。大窑湾保税港区正发挥着提高港口竞争力、促进物流和加工贸易升级等积极作用,成为东北地区开放发展的前沿高地。

    海南洋浦保税港区

    2008年11月28日,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从德国进口的长网造纸机用零件等29个集装箱的货物顺利通过洋浦保税港区海关卡口运往厂区。洋浦保税港区正式封关运作后的首批进口货物顺利通关。

    9点15分,报关单电子数据进入海关通关作业系统。

    9点35分,海关通关作业系统发出货物放行指令。

    9点50分,进口货物开始从船上卸货。

    10点30分,第一批货物通过保税港区海关卡口。

    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报关员黄晓锋高兴地说:“这次通关过程让我真正感受到洋浦保税港区的先进、高效和便捷,大大减少了企业的通关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

    洋浦保税港区海关王新关长介绍说,这批大宗进口货物如按一般通关监管模式从申报到货物实际离港通常需一天以上的时间,但通过保税港区监管模式从进口申报到货物放行运出保税港区仅需1个小时左右。这充分体现了海关对保税港区管理手段的创新,真正实现了“手续最简化、进出最快捷、管理最高效、服务最便利”的管理目标。

    洋浦保税港区海关自2008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共放行货物158票,货运量101万吨,货值5.2亿美元,集装箱541个标箱,税款入库4.5亿元。其中,保税港区业务现场货物14票,货运量5.58万吨,货值3557万美元,集装箱363个标箱,税款入库18.8万元。

1
标签: 港区 洋山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