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违约冲击波:潮水退去,谁在裸泳

马元月 岳品瑜 叶龙招 | 2014-07-23 14:47 987

  今日,华通路桥集团于2013年发行的短期债券“13华通路桥CP001”将迎来兑付,然而就在一周前,华通路桥曾公开表示兑付尚存不确定性。债券

  今日,华通路桥集团于2013年发行的短期债券“13华通路桥CP001”将迎来兑付,然而就在一周前,华通路桥曾公开表示兑付尚存不确定性。债券市场近期正频频曝出因发行人濒临破产、担保人突现经济危机而产生兑付违约危机,尤其是中小企业私募债,更是成为“问题”债券的重灾区。自2012年6月启动以来,作为新兴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私募债一度受到市场热捧,然而繁华过后,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览无余。当这些“裸泳者”在承受被曝光的尴尬过后,会发现,其实投机之下难有赢家。

  现象

  债市违约风波来袭

  今日正是短期债券“13华通路桥CP001”本金和利息的兑付日,不过,截止到发稿时,该债券的发行人华通路桥集团并未披露能如期兑付的消息,这无疑是在助推债市违约风暴的发生。市场之所以对“13华通路桥CP001”的兑付感到担忧是因为在一周之前,华通路桥曾突然提示称“13华通路桥CP001”可能存在兑付风险,这让原本对债券的安全性较为乐观的债权人再次绷紧了心弦。

  此前债券市场一直存在“零违约”的神话,不过,该神话已被在今年3月出现利息违约的公募债—“11超日债”打破。“11超日债”原本应该在3月7日兑付8980万元的利息,然而该公司仅落实了400万元的兑付资金,由此,“11超日债”正式以国内首例违约债券的身份被写入了历史。

  而如今回头去看,“11超日债”只不过是第一只拉开了炸弹导火索的债券,当该债券的债权人还奔波在维权的道路上时,另一只债券的债权人也不幸中弹。3月28日,中小企业私募债“13中森债”宣告1800万元的利息不能按时兑付,该债券是由徐州中森通浩新型板材有限公司发行,总额为1.8亿元,2014年3月28日是首期利息的兑付日。

  “13中森债”加入违约的阵营后,也正式意味着公募债和私募债两大类债券的“刚性兑付”能力均已沦丧。更让市场感到不安的是,种种迹象表明,债券市场违约的风暴很可能正在加速来袭,而且私募债逐渐成为违约债券的集中营。

  按照北京商报此前的报道,中小企业私募债“12金泰债”也在7月11日开始正式出现兑付性违约,涉及的金额达3300万元。“12金泰债”的发行人湖州金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泰科技”)早已资不抵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潘建华是债券的担保人,其也无力代偿债权人的本金和利息。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12金泰债”的债权人也正奔走相告,寻求维权之路。

  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后发现,目前还有多只私募债存在兑付危机,尤其是“12华特斯”,该债券的发行人浙江华特斯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已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这意味着,债权人恐怕很难向发行人要回本金和利息,如今惟一的希望就是通过“12华特斯”的担保方天龙控股集团来代为兑付。“12华特斯”是去年1月23日发行的,期限为两年,每半年付一次利息,到期还本,并在第18个月设置了投资者回售选择权,按照这来算,今日将是该债券约定的回售选择日期,能否如期兑付仍是个未知数。

  此外,“12津天联”也被曝出可能存在违约的风险,该债券将于7月28日回售到期,然而其担保方海泰担保却已发生经济危机,该公司被发现在担保贷款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多家银行要求其提前还贷,资金链紧缩,有分析人士称这可能引发天津金融圈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多因素引爆债市危机

  细看前述几家已出现兑付违约和可能发生兑付风险的债券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多数债券的兑付危机都在或将在今年7月爆发,7月似乎成了债市的“黑色月”。

  那么,为何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呢?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开启时间有直接的关系。中小企业私募债诞生于2012年6月8日,当时上交所和深交所同时发行了第一单私募债,分别是由东吴证券承销的苏州华东镀膜玻璃有限公司私募债和由国信证券承销的深圳市嘉力达实业有限公司私募债,当日,这两只债券就被一抢而空。此后的6月和7月期间,沪深两市发行了一大批私募债,普遍为2年期债券,而这些债券刚好在今年6、7月到期,所以这个时间段出现债券集中违约的情况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时间只是一个表面现象。细究前述几只债券出现违约危机的原因,或许还与债券发行人可能存在违规行为、发行人所处的行业出现危机、发行人被所处的金融圈连累等因素有密切关联。

  债券发行人可能存在违规行为最为典型案例的莫过于“12金泰债”的违约。据了解,其发行人金泰科技从一家地方明星企业沦落为连3300万元债券本息都无力兑付的企业,与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脱不了干系。一位知情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金泰科技的实际控制人潘建华可能涉嫌挪用公司的资金,数额恐怕达到近亿元,再加上金泰科技又陷入了被担保拖累的漩涡,如今其已资不抵债。

  而行业大环境的突变可能是债券出现违约的重要原因之一。南方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李海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大的环境而言,经济在筑底的过程,一些产能过剩的民营企业营收出现了状况,从而导致兑付危机的爆发”。好买基金债券分析师卢杨也有同样的观点,他指出,“建筑业、能源类等传统制造业是最为危险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危机可能会集中爆发”。事实上,“11超日债”的违约就是来自于太阳能行业的产业危机,该债券的发行人超日太阳虽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是受行业低迷的影响,其业绩连年亏损,在长期没有资金盈余的情况下,近9000万元的债券利息对于它来说已是天文数字。

  与“11超日债”违约原因不同的是,“12津天联”违约危机则是源于一起其所处金融圈内的危机事件,其担保方海泰担保被曝正危机四伏,债券的发行人可能因此受牵连。据悉,截至2014年4月末,海泰担保因涉诉被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已有19起,涉及金额约2.7亿元,并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业务陷于停滞。

  违约频发可能推迟债券发行潮

  此前,2014年就被市场看成是信用风险爆发的元年,事实也验证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那么,近期以来债券频现兑付危机又会对未来的债市以及债券的发行产生什么影响?

  今年3月首单债券“11超日债”出现利息兑付危机后,其实就已对债券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特别对信用债市场。不过,随着近半年的消化,在李海鹏看来,如今私募债和短期融资券的兑付危机对未来债券市场影响并不会太大。“年初大家都认为2014年是信用风险集中爆发的一年,对于集中兑付危机的爆发早有防备。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债基的净值都在上涨,这也说明了影响并不大,但从投资角度上讲,应该多关注信用风险。”李海鹏这样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卢杨也同样认为,由于很早之前市场预计到债券市场会出现集中信用风险爆发,特别是“11超日债”发生利息违约后,对于建筑、钢铁等过剩产业的债券早已避开,大家已有心理准备,因此对于债券市场并没有产生较大利空影响。

  事实上,从近期主要债券指数来看,确实并未产生较大的波动。昨日,公司债指数报151.09,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1,涨幅0.01%;企债指数和国债指数都有所上涨,涨幅均达到了0.02%。

  不过,卢杨指出,从短期来看,兑付的违约对于债券倒是存在利空的影响,比如推高债券的收益率,企业发债的成本也会提高,因此可能会出现推迟发债潮的情况。

  实际上,如今确实有不少公司开始发布延迟发债的公告。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7月以来已有19家公司发布推迟发债的公告,多数为过剩产业的公司债以及城投债。其中,昨日就有两只短期融资券推迟发行。据货币信息网显示,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昨日发布2014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取消发行的公告;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也发布2014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延迟发行的公告。对于推迟发债的原因,这两家公司均表示,因为市场波动导致发债成本加大,择时重新发行。

  在李海鹏看来,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对于行业来说并非坏事,机构和投资者都会意识到信用风险,也会加强风险管控,因此从行业长远的健康发展来看是好事。

  建议

  避开产能过剩行业类债券

  债券信用风险集中爆发,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呢?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发债公司资质较低、风险较大的私募债而言,投资者应谨慎购买,以防其出现兑付危机。

  卢杨表示,由于私募债没有公开披露财务报表,很难看清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他提示说,“如果是资质很好的企业,可以发企业债,这种债券利息比较低;发行私募债的企业基本都是一些资质不太好的公司,这种公司发债的风险本来就比较大,投资者必须了解这个情况”。

  而针对部分中介机构可能存在的审计、尽职调查不严的问题,卢杨说可以选择大银行或者大券商作承销机构的债券,在他看来,这些大型机构对发债公司的风控条件把关得更严格一些。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债券的风险一直都存在,只不过以前未被引爆,所以债券投资者一定要有风险控制能力。

  “综合来看,投资者应该查看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财务报告,深层次地分析公司债。另外,投资者不能去赌刚性兑付,因为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是迟早的事,对于刚性兑付的上限和下限没有必要去赌。”一位债券分析师这样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民营企业发行的债券需要尤其关注风险之外,大型央企发行的债券同样需要注意。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央企兵装集团下属公司天威集团发行的“11天威债”就已被暂停上市,这也是继“11超日债”后,又一家因业绩连续两年亏损而被暂停上市交易的债券。

  对此,中金公司表示,在2014年融资成本高企、再融资压力加大、去杠杆去产能优化结构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信用风险固然加大,国有背景企业也未必完全没有风险,一旦发生问题很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需要引起投资者足够重视。

  需要指出的是,“11超日债”违约之后,不少投资者纷纷采取维权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具有一定警示意义。

0
标签: 华通 路桥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