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将重构煤炭进口格局

2014-07-11 17:07 1168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预计2020年前我国煤炭进口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由于主要煤炭进口国资源储量和国内政策等方面的差异,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预计2020年前我国煤炭进口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由于主要煤炭进口国资源储量和国内政策等方面的差异,预计来自印尼和越南的进口量将持续下降,而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的进口量将逐渐上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需求的较快增长和国际国内煤炭市场形势的变化,我国煤炭进口量开始快速增加,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

  我国煤炭进口大幅增加出口明显下降

  2005年之前我国一直是煤炭出口大国,其中,2003年我国煤炭出口量高达9388万吨。“十五”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由此带动煤炭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以来,我国煤炭进口量开始逐年增加,出口量趋于下降。到了2008年,我国已经开始成为煤炭(煤及褐煤)净进口国,且进口量和净进口量均持续快速增长。到2013年,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已达到32708万吨,比2003年增加了31625万吨;出口量则下降到751万吨,比2003年减少了86422万吨;净进口量达到31957万吨,比2003年增加了40267万吨。

  煤炭进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

  我国煤炭进口来源较为广泛,特别是2009年以来随着进口量大幅增加,进口来源地也明显增多。根据海关数据,2013年我国煤炭主要进口来源是: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朝鲜和越南,从这6个国家的进口量占当年全部进口量的88.15%。此外,从加拿大、美国、南非和哥伦比亚等国也进口了一定数量的煤炭。

  虽然煤炭进口来源总体呈增加趋势,但我国煤炭进口量仍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且进口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013年,我国共进口煤炭32708万吨,其中从印度尼西亚进口12570万吨,从澳大利亚进口8819万吨,从俄罗斯进口2728万吨,从蒙古进口1749万吨,从以上四个国家的进口量占煤炭全部进口量的比例达到79%。2009年以来,我国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蒙古等国的进口量增加较多,但近年来从越南的进口量则开始减少。

  未来10年进口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一)全球煤炭资源分布状况和生产情况将对未来我国进口状况带来较大影响

  1.全球煤炭分布并不均衡

  煤炭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衡。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3》的数据,2010年,全球煤炭储量总计为8609.4亿吨,储产比为109年。其中,欧洲及欧亚的煤炭储量为3046亿吨,占全球煤炭储量的比例为35.4%,储产比为238年;亚太的储量为2658.4亿吨,占全球煤炭储量的比例为30.9%,储产比为51年;北美的煤炭储量为2450.9亿吨,占全球煤炭储量的比例为28.5%,储产比为231年。

  从各国煤炭储量情况看,2010年美国煤炭储量为2393亿吨,占全球煤炭储量的比例为27.6%,储产比为244年;俄罗斯煤炭储量为1570.1亿吨,占全球煤炭储量的比例为18.2%,储产比为443年;中国煤炭储量为1135亿吨,占全球煤炭储量的比例为13.3%,储产比为31年;澳大利亚煤炭储量为764亿吨,占全球煤炭储量的比例为8.9%,储产比为177年;印度煤炭储量为606亿吨,占全球煤炭储量的比例为7%,储产比为100年。美国、俄罗斯等全球煤炭储量最大的5个国家合计占全球煤炭储量的75%。此外,德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南非的储量也较高。

  煤炭资源分布状况基本决定了中长期煤炭产量的供给潜力。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中,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南非的储产比均较高,这表明这些国家的煤炭开发潜力均很大。此外,在这些煤炭储量大国中,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能源资源总量也非常丰富,如俄罗斯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也是油气产品出口大国;美国由于在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方面获得重大突破,近年来油气产量增长较快;澳大利亚也是液化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能源资源总体均较为丰富。

  2.全球煤炭产量并不均衡

  2012年,全球煤炭产量总计78.6亿吨。其中,亚太地区煤炭产量达到52.2亿吨,占全球煤炭产量的66.3%;北美地区的煤炭产量为10.0亿吨,占全球煤炭产量的12.8%;欧洲和欧亚地区的煤炭产量占全球煤炭产量的16.3%。

  从主要产煤国家的产量来看,2012年,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五个国家的煤炭产量占全球煤炭产量的比例达到76.2%,比2010年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的煤炭产量为36.5亿吨,占全球煤炭产量的46.4%,比2010年下降1.9个百分点。需要关注的是,在全球煤炭产量最大的五个国家中,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远高于其储量占全球储量的比例。

  3.近年来煤炭产量增长较快的国家并不是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世界主要的煤炭生产国,21世纪以来,产能增长比较快的主要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俄罗斯。除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外,其他产量增长较快的国家普遍不是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储产比均低于120年,印尼甚至只有14年。

  4.发达国家煤炭消费量总体呈稳中趋降态势

  本世纪以来,全球煤炭消费量快速增长。2012年,全球煤炭消费总量达到37.3亿吨油当量,比2000年增长了59.3%。虽然全球煤炭需求持续较快增长,但不同国家的煤炭消费增长趋势却存在较大差异。从全球范围观察,美国等OECD国家的煤炭消费量总体呈稳中趋降的态势,2012年,OECD国家煤炭消费量为10.53亿吨油当量,比2000年下降了7.02%。本世纪以来非OECD国家的煤炭消费量大幅增长,2012年,非OECD国家煤炭消费量达到26.77亿吨油当量,比2000年增长了121.33%;其中,2012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为18.73亿吨油当量,比2000年增长了175.8%。显然,本世纪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煤炭消费量的大幅增长是全球煤炭消费量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未来全球煤炭消费需求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能源需求增长的状况,二是能源结构调整的状况。能源需求的增长趋势主要受经济增长状况和能效状况影响,目前以OECD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煤炭需求量总体呈稳中略降态势,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经济体煤炭需求量增速较高。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能源结构状况决定了短期内其煤炭需求仍呈增加态势,但中长期煤炭需求增速将逐步放缓。综合判断,预计2015年之前,全球煤炭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仍是带动煤炭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2015~2020年,受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等因素影响,全球煤炭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

  (二)未来5~10年我国煤炭进口量仍将持续增长

  2005年以来我国煤炭进口量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煤炭需求的持续增长;二是我国东部沿海省市煤炭资源十分有限,远离国内煤炭生产基地,且国内煤炭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中西部煤炭主产区的产量增长难以满足东部沿海省市煤炭需求,而东部沿海省市港口条件好,在利用进口煤方面具有优势。

  未来5~10年,我国经济增速虽会有所回落,但总体仍处于较快增长阶段,能源需求仍将保持持续增长。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消费产品,由于能源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预计“十二五”期间煤炭需求仍将呈持续增长趋势,“十三五”时期受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影响,预计煤炭需求增速将会进一步放缓。综合判断,未来5~10年我国煤炭进口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三)未来我国煤炭进口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虽然未来5~10年我国煤炭进口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受全球煤炭供求结构变化影响,未来我国煤炭进口格局将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1.印尼、越南等目前主要煤炭进口国的进口量未来将趋于下降

  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离我国南方主要煤炭消费省区较近,且海运成本较低,近年来一直是我国煤炭进口的主要来源地。2011年,我国共进口煤炭18240万吨,其中从印度尼西亚进口6469.6万吨,占我国当年全部进口量的35.5%;从越南进口2206.6万吨,占我国当年全部进口量的12.1%。虽然目前印尼和越南占我国煤炭进口的比例较高,但由于两国煤炭资源不足,加之两国对煤炭出口的管理日趋严格,预计未来我国来自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煤炭进口量将趋于下降。

  从印度尼西亚的情况看,2010年,印尼的煤炭储产比已降到世界主要产煤国的最低水平:14年。受国内煤炭资源不足等因素影响,印度尼西亚已开始逐步加强对煤炭出口的控制。综合考虑印尼的煤炭储量状况和煤炭出口政策的变化,预计未来印尼煤炭出口量出现下降甚至明显下降的可能性较大。

  越南的煤炭资源也非常有限,未来不能成为稳定的进口来源。越南也正在逐步加强对于煤炭出口的管制和限制,越南从2009年起开始逐步对主要矿产品开采征缴环保费,其中煤炭的环保费用由地方政府征收,以用于地方环境的保护。从2011年开始,越南政府开始酝酿上调煤炭出口税率,从15%上调到20%。事实上,我国从越南进口煤炭的峰值出现在2007年,当年从越南进口煤炭2461.6万吨,占当年全部进口量的48.2%。2008~2011年,我国从越南的煤炭进口量每年在2000万吨左右,2012年以来从越南进口的煤炭量已开始明显下降。综合判断,越南煤炭出口量的下降趋势已经开始,未来我国从越南进口煤炭的数量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2.俄罗斯、澳大利亚将成为未来我国重要的煤炭进口国

  2009年以来,俄罗斯每年对我国的煤炭出口量已超过1000万吨,2013年,俄罗斯对我国煤炭出口量已达到2728万吨,占当年我国煤炭进口量的8.3%。俄罗斯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量都居世界前列。2010年,俄罗斯的煤炭储产比接近500年,未来煤炭增产潜力巨大。2009年俄罗斯出台的“2030年前能源战略”提出要将俄罗斯的煤炭生产能力再增加60%~90%,出口也将逐步增加。俄罗斯不仅从战略上将提升煤炭产量和出口量,而且其重点也将由西方逐步转向东方。不仅如此,俄罗斯2009年与我国签署《中俄关于煤炭范畴协作的体谅备忘录》,将在煤炭方面展开更多的合作。由于俄罗斯与我国接壤,交通也比较便利,未来俄罗斯煤炭对我国的出口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煤炭资源国、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0%,因此,澳大利亚煤炭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全球煤炭市场具有重要影响。2013年,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量为8819万吨,占当年我国煤炭进口总量的27%。近年来,澳大利亚在扩大煤炭产能和铁路、公路、港口等方面的投资大幅增长,随着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扩建相继投产,澳大利亚未来煤炭出口能力会进一步提高,预计未来我国从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量也有望进一步增长。

  3.蒙古、哈萨克斯坦等新兴煤炭生产国对华出口潜力巨大

  蒙古目前尽管煤炭产量较低,但是其储量比较大,探明储量逐渐增加,未来煤炭具有增产潜力。由于蒙古距离我国较近,陆路交通方便,可成为未来我国重要的煤炭进口来源国。从蒙古的国内政策走向分析,蒙古目前正致力于引进外资开发自己目前尚无力开发的煤炭资源,尤其是和我国的合作较为密切。因此未来我国和蒙古在煤炭方面的合作前景较为乐观。

  哈萨克斯坦煤炭储量位居世界前十,但产量尚处于较低水平,考虑到其地理位置、与我国的交通条件和经济政治关系,未来哈萨克斯坦与我国的煤炭贸易潜力也比较大。需要指出的是,蒙古、哈萨克斯坦均处于我国北部,靠近我国煤炭主产区和煤炭调出区,因此,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煤炭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考虑到煤炭流通的影响。

  4.美国、南非等国可成为我国煤炭进口的必要补充

  近两年来,我国从美国、南非、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的煤炭进口量增长较快,虽然目前从这些国家的进口量占我国煤炭进口总量的比重尚不高,但这些国家煤炭出口潜力较大,加之近年来国际海运市场运价低迷,美国、加拿大、南非、哥伦比亚等距离我国较为遥远的煤炭出口国可以作为我国煤炭进口的有益补充,进口的多元化也有利于保障我国煤炭的持续稳定供应。在这些国家中,美国未来煤炭出口状况特别值得关注。 

  美国是全球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煤炭产量居全球第二位。近年来,随着页岩气在美国的大规模开发,美国国内煤炭需求量逐步降低。由于美国国内煤炭消费的下降,剩余的煤炭供给能力被迫大量出口国际市场。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从美国的煤炭进口量有望进一步增长,但短期内制约美国煤炭出口量大幅增加的因素仍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美国距我国相对较远,且美国西部现在已经没有大型煤炭出口港,大型煤炭运输船难以投入使用,因此,海运费状况和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状况对美国煤炭出口量的增加具有重要影响。

0
标签: 煤炭 进口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