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债将成中国商业银行放贷扩容利器
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商业银行债券托管量为1.2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次级债9,027.7亿元,其中将在未来一年内到期的约为930亿元。而自商业银行执行新的资本管理规定后,二级资本债渐替代次级债,成为补充资本的主要工具之一。
路透上海7月1日 (作者 边竞) - 市场议论已久的中国银行业存贷比监管终于迈出调整步伐,尽管在计算口径调整方案中,“分母加法”中少了此前预期的同业存单,但“分子减法”中大幅放松与债券相关贷款的核算标准,令人眼前一亮,此举或令发债成为商业银行放贷扩容的利器。
在商业银行所发行的债券品种中,小微企业贷款专项债此前已符合存贷比分子扣除标准,新规在贷款额度释放效果上,次级债和二级资本债会反映的更为明显。
目前次级债存量最大,按存贷比新规分子扣除条件,理论上可达约8,000亿元人民币,表面上看为贷款提供的释放空间不小;但由于存量债券部分不少发行时间已较久,其具体认定标准仍存不确定性。
而作为次级债升级版的二级资本债,尽管从今年才开始大规模发行但存量已达千亿规模,未来将是银行补充资本金的主力品种,又具有期限长资金来源稳定的特点,有望成为银行进一步拓展放贷空间的“蓄水池”。
此外,银行发债意愿上升则令债市中期面临一定的供给压力,但由于仍受监管政策约束,其步伐应整体可控,市场消化不难。
银监会周一称,商业银行存贷比的监管计算口径自7月1日起调整,仅对人民币业务实施存贷比监管考核。存贷比分子即贷款除今年已实施的扣减支农再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三农”专项金融债对应贷款等之外;还增加了:商业银行发行的剩余期限不少于1年,且债权人无权要求银行提前偿付的其他各类债券所对应的贷款等。
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商业银行债券托管量为1.2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次级债9,027.7亿元,其中将在未来一年内到期的约为930亿元。
而自商业银行执行新的资本管理规定后,二级资本债渐替代次级债,成为补充资本的主要工具之一。
**发债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与期限多为三年和五年的小微企业贷款专项债相比,二级资本债的期限更长,至少为10年,且仅附有发行人赎回选择权,没有提前偿还压力,其作为更稳定的资金来源匹配贷款投放,留给银行灵活摆布的空间更大。
而本次银行业存贷比的核算口径调整,长期看将有助于提高发债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使获取更高的收益成为可能,银行发债的动力也会更足。
不过另一方面,当前经济虽现企稳迹象,但能否持续回暖仍有不确定性,银行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考虑,快速提升存贷比的可能性也有限;而未来随着银行发债促进放贷的规模不断提升,如何有效管控风险,平衡风险收益比,亦是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止今年3月底,银行业平均存贷比水平在65.9%,与75%的监管上限仍有一定距离。
据中债登数据,截至目前,今年以来二级资本债共发行了1,034亿元,期限均为10年,其中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
而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亦已提出了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的计划,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明年底前至少将有3,000亿元二级资本债将发行。